又是长夜的此时,又相逢在长夜的牵引,亲爱的朋友,我是武爽,谢谢你准时到来。亲爱的朋友,此时的你,是在自已的家里收听节目,还是寄居朋友家,长夜里难以入眠呢?人生需要远行,人生需要出外奋斗。可是,人生也需要休息,人生也需要归回。倦鸟思巢,落叶归根,小河流归汪洋,船儿也归航进港。我们这些人呵,穿过漫长的岁月,走过无数个地方,最后归向何方?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是最重要的,为了家人一切,一切为了家人,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奔命着。如果你要问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我想不少人会说,家比生命更重要。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里有我们疼惜的父母、妻儿。而尤其是长时间在外漂泊的人,回家想着给家人带些礼物,岂不知家人需要的最好礼物就是我们平安回家,回家本身就是最好的礼物。
是的,除了远行,奋斗,人生也需要休息,人生也需要归回。《我想有个家》、《常回家看看》等以家为主题的流行歌曲,自“春晚”唱响,一夜之后红遍大江南北,因为这些歌唱出了人们心底的渴望。对家的渴望与向往,现代人有,古代人也有。古诗中思乡是永恒的主题,乡愁是永恒的情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谓”“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其实作为地球上的借住者,无论在何时何地,总有着对心灵可以安歇的土地深深的渴求,总有着对家的执着爱恋。人常把故乡当做异乡,又常把异乡当做故乡。不是有那么一首著名的思乡诗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名句带出千古求索:故乡,人真正安生立命之所何在?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漂泊者的心头。
人饿了,要吃饭;人渴了,要喝水;人冷了,要穿衣。人累了,要休息,要回家休息。思归是人的本能,回家是人的生命需要。有家有归宿,身体需要归宿,灵魂同样需要。人的身体有地上的家就是归宿了。可人有灵魂吗?灵魂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祥林嫂在鲁迅的《祝福》里,问读了书有知识见识多的“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开始支支吾吾说“也许有罢”,最后还是说了句“其实,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就迈开步走了。
祥林嫂需要答案,需要生命的答案,需要生命的归宿。可偏偏没人能给她这些,能给她的就只是鄙视,她的伤口成了耻辱,她的倾诉成了讨嫌。到后来,就在人人忙着新年“祝福”的时候,她被赶出,她倒下了,没有再起来。她是带着绝望的心灵死去的。她的孩子死了,她也没有天堂相聚的盼望。
现如今,生活里的祥林嫂们,他们踏上灵魂的归途,找到灵魂的归宿了吗?《祝福》是祥林嫂的悲剧,但只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剧吗?祥林嫂需要一个家,可她不断被赶了出来。无处可以抚慰!无处可以依归!
诚然,人有灵魂,灵魂需要神圣的安慰,灵魂需要永恒的归宿。今生需要一个家作为归宿,来生需要另一个家作为归宿。今生的路有始必有终,来到终点,我们往何处走,如何一路走好?如何从今生走向永生。或许有人知道:永生才是归宿,回家才是福路。可是,路在何方?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海有海路,陆有陆路,空有空路。人有人生的路。耶稣有永生的路。耶稣是回家的路。人之一生,就像舟行于大海。家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永远的彼岸。耶稣从彼岸来到此岸,又从此岸回到彼岸。他的一来一回形成的神人之路,让所有思归的人藉着他,就可以从此岸去到彼岸,从今世进到永世。
本集歌曲:似乎在天堂—赞美之泉、回家—我心旋律、思念故乡—迦南诗歌、 回家—赞美之泉、天上的家—赞美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