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道神学院
经文:撒母耳记下十二1-7a
1耶和华差遣拿单到大卫那里。拿单到了他那里,对他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翁,一个是穷人。2富翁有极多的牛群羊群;3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之外,一无所有。小羊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4有一客人来到这富翁那里,富翁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招待来到他那里的旅客,却取了穷人的小母羊,招待来到他那里的人。」5大卫就非常恼怒那人,对拿单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做这事的人该死!6他必须偿还小母羊四倍,因为他做这事,没有怜悯的心。」7a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
学者杨百德(Ronald F. Youngblood)指出十一、十二两章在文学上呈现一种扇型结构;扇的轴心位于十一章27节下,即「但大卫做的这事,耶和华的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对大卫所做的事极不喜悦,祂要追讨大卫的罪,于是差派先知拿单到大卫那里,与他对质。大卫为满足自己的欲念,滥用了王的权力,派仆人打听、把拔示巴接来(3、4节)、派人召回乌利亚为要掩饰自己的罪行(6节),更吩咐约押再派乌利亚到前线送死(15、16节)。大卫最后派人将拔示巴接到宫里(27节)。现在,上帝派祂的仆人传递祂的信息,拿单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开始,到最后向大卫直说:「你就是那人!」(7a节)让我们详细分析整段诤言的时间、人选及说话技巧有何独到之处。
首先,上帝的时间是最适合的。俗语有云:「人在雨天行过泥泞的街道,裤脚会粘上泥土。此时不宜立刻拍去湿滑的泥土,因愈拍就愈会弄污裤子。待泥土干了,一拍泥土就会随之掉下来。」上帝没有在大卫接拔示巴到宫后就立刻去处理他的问题。若拿单在大卫陷在水深火热的罪坑中去朝见他,并直斥其非,结果可能只会是送羊入虎口。有学者认为上帝派拿单见大卫时已经是他犯罪后的几个月了,也许这时大卫的情绪徘徊在自责和自圆其说、羞愧和悔恨中。无论怎样,上帝是不会误时的,对质的时间恰到好处。
其次,上帝亲自差派合适的人物去质询大卫。叙事者清晰指出是上帝主动差派先知拿单去见大卫。拿单并非自告奋勇、自动请缨去见大卫,他清楚知道这份差事是艰难的使命,因为一不小心,激怒了君王,连命也不保!当拿单讲完比喻,直指那欺负穷人的富人就是大卫后,他就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7b节)。拿单不单是奉耶和华之命而来,也是奉耶和华向大卫说话。拿单是最合适人选,因他正是之前曾向大卫传递上帝与他立恩约的那一位先知(七8-17)。
最后,先知拿单技巧地传递要讲的信息。学者指出这个简单比喻的用字跟先前大卫犯事的叙述有许多雷同之处,包含了讽刺及隐含的意思。这些用字包括:吃….喝…睡(十二3;十一13)、小羊睡(šākav)在他怀中和大卫与拔示巴同寝(šākav)(十二3;十一4) 、穷人看小羊如他的女儿的「女儿」(bat)呼应了拔示巴的名字(bat-šebaʿ)及富人取(lāqaḥ)了穷人,就如大卫把拔示巴接来(lāqaḥ)(十二4;十一4)的小母羊等。
拿单除了用词刁钻,更重要的是说话的技巧;他以无关痛痒的第三身开始,用富人和穷人为比喻。富人拥有许多的牛群羊群,而穷人除了一只母羊之外,就一无所有;富人却欺凌穷人,将穷人唯一的小母羊用来款待客人。这比喻正与大卫一贯恪守主道、为人民主持公义的生活态度背道而驰,也唤起他惯常秉行公义的良心。因此,大卫自然义愤填膺,认为那人是该死的。当他平静下来,最终就认为应按律法要求,四倍偿还(出二十二1)。拿单待大卫松开自我防卫的情况下,就直言大卫就是那位富人,使他即时无所遁形!
思考默想:
基督徒要「用爱心说诚实话」(弗四15);坦诚劝戒主内挚友是彼此守望的表现,但在合适的时间和用合宜的话也非常重要。因为「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像金苹果镶在银的器物上。」(箴二十五11)《新》求主赐下智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