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呢?如果你是为人父母,有没有在忙完工作后,又为自家孩子略有伤神呢?伤神是因为,父母的话在孩子身上不管用了,权威受到挑战,同时对孩子自身的发展也有些许的担心。大概是从小学毕业开始,一个小家伙儿再也不是那个撞过来,一头栽进我们怀里的宝贝儿了。小小脑袋里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开始没法猜。也许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不减,但是你发现因着他们越来越大,他跑过来拥抱你的次数也在日益递减,因为他们总有更重要的事在忙。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场景:经常是妈妈们一堆聊着聊着,有人落泪。是无奈还是伤心?妈妈们对孩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关心,怎么突然无法掌握了。同一屋檐下,离得越来越远。
是的,慢慢的你发现,那个从小在你怀里长大的小家伙儿,再不是吃饱穿暖就爱你的年龄,也不是再忙再累都要抱抱的宝贝。对于父母的唠叨和管教,会顶嘴或冷战;强头倔脑初具规模,对自己日益增长的学识,洋洋得意明目张胆。——曾经的小调皮,小捣蛋,原来,心里住着一个巨人。我最爱为孩子们祷告,包括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祷告,是因为责任和爱;为别人的孩子祷告,更多的是怜悯和医治。总希望能够背负他们成长过程的重担,让他们的心得安慰。 谁说孩子不需要安慰。我发现,管教孩子,除非话语背后的动机是爱,不然很难触动他们的心。而大部分被父母认为叛逆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份不被理解的委屈。我们的心,从小开始支离破碎。内心缺陷的修补,儿时靠父母,长大靠自己。如何帮助孩子有修补伤口的能力,我想,应该是作为父母,在孩子年幼时最值得努力去做的吧。
朋友,今天节目时间里,和你聊聊那个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心里渐渐有些远离的小调皮们。其实做父母的也的确有委屈:功课上教导他们尽本分,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塑造品格,聊天闲谈中引导他们交流的艺术。好像每一分钟都没得停,怎么还就被远离了?有时候不仅好笑,明明自己尚不成熟,明明自己还想做小孩。年岁却无情到不由你分辨。转眼,前额滋生白发;转眼,看孩子的眼光,满了怜悯顾惜,还有当年,自己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挫败。
其实做父母的也清楚,最好的养育是不带焦虑的关注,因为这份焦虑也折磨着我们自己。可不带焦虑,需要很多很多的操练。爱里没有惧怕。焦虑何尝不是一种惧怕。我常常忍不住摸女儿的头,像是抚慰自己心上的惆怅。有时半夜去查房,替她盖被子,总不舍得离开。看着她日渐长成,有时候还要忍不住亲亲脚底心。也许正是育儿的过程,令我越来越像成年人,体谅、理解中散发的成熟的光芒,深深暖到心里,连自己也感受到了。
亲爱的朋友,在你众多的角色里,有父母这样一个角色的担当吗?目前的你,做父母的过程开心吗?同样身为父母,让我们共勉,让我们不因自己眼光犀利,就随意贴孩子标签;不在孩子面前彰显自己的情绪;每天都说很多很多鼓励的话;只在彼此都心平气和的前提下才教导。而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细心观察他们的变化,比教导更重要。我觉得自己现阶段的功课是,在很多地方学会放手。日常家务不全包办,也让他们承担些劳动;学习上减少叮咛,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后果、吸取教训。即便只是这些,要做到有时也是煎熬。我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代真要常常反思,不让自己沉迷过去,对于新鲜事物和年轻人的心态,要用一颗谦卑的心去积极学习。反正人生每个阶段,交的功课都不一样。除非及格了,才能进入下个阶段。不然兜兜转转,不及格的功课早晚要攻克,您说是吗?
亲爱的朋友,武爽依旧和你在长夜的牵引里。之前说,在养育孩子方面,我目前要做的功课就是放手,不焦虑。不知道你要面对的功课是什么呢?其实仔细想想,焦虑本质上是一个有关控制的问题——试图控制无法控制的事物会带来忧虑。我们无法控制经济,所以我们担心经济。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孩子,所以担心他们。我们也无法控制未来,所以担心未来。但是,你需要知道,焦虑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它反而让我们停在原地,踟蹰不前。
实际上,耶稣已经在登山宝训里告诉我们不要忧虑,因为,除了我们没有理由忧虑。焦虑本身并非自然受造,焦虑也是无益的,多余的。它不能改变任何东西。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拥有一个信念:如果你我信靠上帝,就不需要忧虑。因为上帝已经应许要顾念你我所有的需要,圣经说:“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本集歌曲: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雅各音乐、多一点—盛晓玫、爸爸妈妈的爱—赞美之泉、一颗谦卑的心—611灵粮堂、不为明天忧虑—天韵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