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吗哪:2016年3月30日 旷野吗哪的灵修信息《圣民之死》
主持:孙大中
读经:诗篇116篇
金句:诗篇17篇15节
「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
一条迈入「老年」阶段的分界线,就是「退休」。基督徒有一天会从职场退休,但是「服事基督」,是永远没有退休的。民数记8章23-26节,经文记载:「耶和华晓谕摩西说:“利未人是这样:从二十五岁以外,他们要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只要在会幕里,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所吩咐的,不再办事了。至于所吩咐利未人的,你要这样的向他们行。”」
主要我们继续和在职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所吩咐的,继续做主圣工。主会加给我们力量,我们可以在教会事奉上灵活配搭,各人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
英国着名的牧师斯托得牧师,毕业于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担任伦敦「万灵堂」教会牧职达三十年之久。退休以后,仍透过写作及演讲,继续发挥影响力。
一个人退休以后,离被主接走的日子也就更近了。神看圣民之死,是极为宝贵。他知道我们的感情,他并没有对我们的伤痛无动于衷,他和我们忧忧患共。约翰福音11章35节记载很短的一节经文,只有四个字:「耶稣哭了。」耶稣为什么哭呢?当他听到拉撒路死了的消息,他来到伯大尼看见马利亚哭,看见与他同来的犹太人也哭。耶稣与他们同情,与他们一起感受,耶稣哭了,他的心深深的体恤人。当耶稣为着拉撒路的死流下眼泪时候,犹太人就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1882年6月6日傍晚,苏格兰最有名的盲眼牧师乔治‧梅森写了一首诗歌「哦,你那不肯放我的爱」,歌词说到:「哦,你那不肯放我的爱,我将疲惫的灵魂安息于你。」
这首诗歌是十九世纪末最受欢迎的圣诗之一。乔治‧梅森还在读大学的时候,由于视力急速衰退,18岁就完全失明。由于天资聪明加上勤奋上进,他被接纳成为爱丁堡圣伯那堂的牧师。他的妹妹是他忠心的同工和帮手,一直以来在他身边协助他、服事他。
1882年6月6号那一天是他妹妹出嫁的日子。想到妹妹即将离开他,心情难免沮丧,一阵孤单寂寞的感觉袭来,心里一时千头万绪。但很快的,神的爱就充满他,他想到神那不肯放他的爱,他疲惫的灵魂完全可以安息。有了这样的确据,他就提笔写下了「哦,你那不肯放我的爱」,这首诗歌。神借着这首诗歌感动了无数的人,安慰了他们忧伤孤寂的心灵。
主爱我们到底,因为他是永活的,他知道要怎么做,哪怕环境让人感到糟透了,我们依然可以因他欢欣,以他为乐。
美国知名的牧者陶恕牧师说:「“盼望”是整本圣经的旋律。」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为他有丰富的怜悯,丰盛的慈爱。当我们退休之后,被主接走前,我们心里能够时常坦然无惧。尽管衰败的日子会来到,我们的肉体和心肠会衰残,但主是我们心里的力量,又是我们的福分,直到永远。保罗说:「培植我们的就是神,他已经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可以参看哥林多后书5章5节。
有人说三十五岁是人生的顶点,如同日正当中,过了午后就一步步趋向黄昏日落。由于年老常常伴随着疼痛及失丧,因此就有人徒然地期盼,他们人生的夏天永无止尽。一位五十八岁从事社会工作的社工人员坦承:「从年纪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想,可以不要有老年的阶段。因为看了很多人在老年的时候都很不堪,这些切身的经历与体验,让我希望不要老,可以保持年轻的活力,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但神许可我们失去健康,许可我们不再年轻,有他的美意。他要我们期盼永恒。我们知道「毛毛虫生命的结束,正是蝴蝶生命的开始。」将来主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我们要领受复活荣耀的身体,所以我们心里是有指望的。
当我们退休之后,可能我们心里以为「人生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但在神永世的计划里,更好的还没有来。
孙大中很喜欢欣赏日出前黎明的曙光,那是多么的美,还有落日的余晖,叫人百看不厌。有一首诗歌「日落之那边」是由一对爱好圣乐的基督徒夫妇博乐克(Virgil P. Brock,1887-1978)和妻子博佩兰(Blanche M. Kerr Brock,1888-1958)共同创作的。
1936年,美国面临经济的大衰退,许多家庭失去一切财富,什至有富翁流落到街头卖起了水果,许多人因破产而失去信心。在那个百业萧条、经济极度不景气的年代,个性乐观的博乐克也难免消沉。那年夏天,博乐克夫妇应指挥家罗德夫的邀请去一个湖边作客。他那生来瞎眼的表兄包尔和他的妻子也是座上宾客。
湖边的宾馆景色秀丽。一天傍晚,两对夫妇隔水西望,坐观落日,灿烂的晚霞,在湖面上相映争辉,变化万千,充满了神荣耀的光辉,令他们赞叹不已。晚餐时博乐克还念念不忘刚才看到的美景,再度提起。他的表兄在一旁附和:「我也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落日。」
对一个盲人来说,可说「语出惊人」,我们心想:「一个盲人怎么看得见呢?」他接着说了:「我是借别人的眼睛看见的,并且看见的比别人更多,什至看到日落之那边更美的景色。」
表兄包尔的一番话触动了博乐克的灵感,想到死亡只不过是地平线,而地平线只是我们视野的极限罢了。在「日落之那边」我们有荣耀天堂的盼望,信心让我们构到「地平线」以外,预先享受了未来。博乐克随即吟唱出这首诗歌的旋律,妻子博佩兰是音乐家,立即走到钢琴旁合奏,当下就完成了这首词曲优美的诗歌。
第一节歌词说到:「日落之那边,赐福之早晨,在天堂乐境,与主相亲。劳碌尽完毕,荣耀之黎明,日落之那边,永远欢欣。」
但第二节歌词还没有着落。当晚他们经历了一场骇人的暴风雨,于是博克乐写下第二节歌词:「日落之那边,云雾尽消失,无风暴威胁,无忧无虑。荣耀快乐日,永远快乐日,日落之那边,欢乐不息。」
博乐克继续想到表兄包尔的妻子,携手引领她那看不见的丈夫,帮助他前行的情景。他写下了第三节歌词:「日落之那边,主亲手引领,到父宝座前,见父荣面;同在荣耀中,主伸手相迎,美丽的那边,直到万年。」
第四节,他再写下将来在天家与所爱的亲友团聚的情景。他写到:「日落之那边,故人乐团圆,亲爱者久别,欢喜相见;在天家美地,不再有别离,日落之那边,欢乐永远。」
这首诗歌写成之后不到几个月,就传遍全美国,给当时面对经济大萧条心中忧闷的人,带来无限的安慰。神拿走我们的年轻,是要我们渴慕更美的永恒。神许可我们肉体衰败,是提醒我们要迎向复活。在地平线之外,日落之那边等候我们的是永远的福乐。基督徒离世的时候,无须说「永别」,只要说「一会儿见」。这是何等荣耀的盼望,尤其是来到夕阳西下、日影渐长的年日,我们能够因为有主的应许,为晚年的岁月真诚向主感恩。
想到离世与基督同在那荣美的天堂,那美得无比、好得无比的天家,我们的心就深得安慰。诗人说:「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主认得我们每一个人,诗篇87篇6-7节,诗人说:「当耶和华记录万民的时候,他要点出这一个生在那里。歌唱的,跳舞的,都要说:“我的泉源都在你里面。”」
是的,我们的泉源都在主里面,我们的果子也从他而得。信主的人,他的人生是一趟「朝圣之旅」,是一段「天路历程」,主在日落的那一边等着我们。日落之那边,值得我们殷勤期待,快乐的企盼,知道地上所有的欢愉都比不上天堂的喜乐。美国伟大的清教徒牧师约拿单‧爱德华滋,常常勉励他的会友,「要努力的熟悉天堂。」
地上的安舒,无须留恋,我们在地上只是客旅,在神面前是寄居的。只是在无固定的住处暂时「支搭帐棚」,不用把帐棚的桩打得太深,因为随时准备迁移。希伯来书13章14节,作者说:「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
亲爱的朋友,在世上我们有苦难,我们的家业可能转眼失去,但我们心里不必忧伤,因为我们乃是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虽然我们身居世人之中,可是我们的心却超越世人之外。我们虽然受肉身的限制,却享受灵里的自由。因为知道我们正面向永远的家园。
我们会舍不得信主的亲人离我们而去,但一个信主离世的亲人,他所得到的益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深信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腓立比书1章23节,保罗说:「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启示录14章13节,使徒约翰说:「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地上的熄灯号,是天上的起床号。地上故事的结束,是天上荣耀的开始。主已经胜了世界,他已经得胜死亡。那些真正知道自己有永生的人,就不被死亡所威胁,而是切盼与主永远同在。地上的欢送,是天上的欢迎。这边的日落,是那边的日出。将来不再有黄昏日落,因为不再有黑夜。启示录22章5节,使徒约翰说:「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将来在天上,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主将一切都更新了。感谢主!让我们昂首挺胸迈向更美的日落之地,想望与主永远同在在荣耀中。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当朝圣之旅接近尾声,圣城就在眼前,我们的心何等欢喜。就像水手行船即将靠岸,海浪逐渐平缓,天家已然在望。主啊,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你,你看我们为宝贵,你要我们不要忧愁,因为在父的家里为我们预备了地方。你会再来接我们到你那里去,你是永活的主,感谢你用你的训言引导我们、安慰我们,以后还要接我们到荣耀里。我们把我们中间有了年纪身心软弱的弟兄姐妹交托在恩主手中,求主坚固他们的信心,叫他们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感谢父神开恩将永远的安慰,并美好的盼望,赐给我们。求主真理的灵自由运行在我们心里,引导我们的心,叫我们在指望中喜乐。祷告祈求奉靠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