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用繁体中文浏览
旷野吗哪2020年10月20日:神全备的赏赐
主持:孙大中
读经:雅各书1章12-18节
金句:雅各书1章17节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
有一次孙大中听一位姐妹作见证,她讲到“初信的甜头”。什么意思?初信的时候,一祷告病就好了,一祷告困难就解决了。总觉得事事顺心,祷告总是蒙应允。那是因为神呵护我们,怜悯我们在灵里还是个孩子,还承受不起什么打击。
但是以后神慢慢引导我们,用祂的道一步一步建立我们。叫我们少靠感觉,而多运用信心,就会给我们艰难一点的功课。这不是神改变了,而是祂要我们长大成熟;不是祂离开了我们,而是祂正要在我们生命中建立一些能使我们蒙福的质素。
如果“事事顺心”,我们就依然故我,而神就不能用我们。我们求什么,神就立刻满足我们,结果我们就是心灵软弱,不能承担大任。因此神不这样带领我们。诗篇66篇10-12节,诗人说:“神啊,你曾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你使我们进入网罗,把重担放在我们的身上。你使人坐车轧我们的头;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
神要领我们到丰富之地,却是使我们“经过水火”。英国清教徒神学家约翰‧欧文说:“有时我们对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简直是莫名其妙、难以明白。初信时,信心好像青草地上涌流的溪水。初信的恩典与圣洁生命好像常常清新,但及至后来,神的美意好像把溪水转向另外一个水道去。祂看见信徒此时更需要操练谦卑,操练属灵的忧愁、敬畏,殷勤地对付试探,和一切打击信心和爱心根基的事。因此,年长和更有经验的信徒常会遇到世上更大的问题、试探和困难。神有新的任务交给他们。祂在这阶段的计划,是要已经有长进的信徒,以更新、更难的方法,运用已经领受的一切恩典。他们会发觉自己的属灵意愿不像以前那么强烈,对属灵责任不再像以前那么喜爱。因此,他们觉得他们里面的恩典已经枯干,再也感觉和享受不到那种圣洁溪水曾经在他们里面涌流的喜乐。他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身分如何。虽然这一切正在发生,但成圣的工作还是在他们身上进行,圣灵还是有效地在他们身上作工。神是信实的,所以坚定我们的盼望,不可动摇。”
要知道,信主时我们在“地位”上已经是圣徒,可是“分量”呢?还远远不够。就好像一个初结的芒果,虽然是芒果,但是看起来还不大像;还必须多晒点太阳,多淋点雨。初信时的喜乐,像从山崖奔泻直下的瀑布,很壮观。但山脚下深渊中的流泉,却是那么恬静安宁,是另外一种感受。
我们不能停留在为婴孩吃奶的阶段,在心志上要能作大人。一个长不大的信徒,会容易对生命里的一些琐碎小事反应过度。神没有让我们时时遇见神迹,却使我们在祂“一言不答”的日子里,能默默无声的等候祂,与祂同行。阳光雨露、犁头剪刀都是恩赐,都是出于神的爱。老鹰呵护雏鹰,要保护牠,就不能永远让牠待在舒适的窝巢里面,而必须教牠学会飞。如果你希望能有更好的视野,就要攀越高峰,而不是留在平地。
你希望在神手中成为“大能的勇士”,那么“能力”从哪里来?就是从“抵抗”中发展出来的。恐惧催促你要祷告,患难要求你要忍耐。神不要我们作温室里的花朵,而要我们作能禁得起风吹雨打的橡树。不要我们作被风一吹就散去的沙丘,而要我们作能够抵御狂风的花岗岩。
所以不要怕遇到困难和挑战,埋怨神怎么不爱我,好像丢弃我,离开我了。而要把重担卸给神,相信“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要因为知道祂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而在百般试炼中,以为大喜乐。
苦难会促使我们更亲近神,更深入祂的话,以致能成为合祂心意的人,能够在神的国度里承担大任。彼得前书4章19节,彼得说:“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
不要只求神解除痛苦、挪走困难,而要求祂施恩,使自己在困难中懂得更加依靠祂,寻求祂的旨意。大卫说:“义人多有苦难”,因为神熬炼我们,像熬炼银子一样。祂不要我们在安逸中自满,而要因为我们认识祂,活出祂的生命性情。祂许可南风吹来,许可北风兴起,为了使我们园中的香气发出来。
但以理书4章37节,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承认:“神所做的全都诚实,祂所行的也都公平。”要习惯享受“有基督同在的风雨”。彼得前书5章10-11节,彼得说:“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正确的心态和观点能使我们在患难中仍然能够喜乐。尤其是在我们感到被困住,不明白何以遭遇这一切的时候。
神知道我们这一生要走的路,祂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带领。英国讲道王子司布真说:“当我们不能探究神的作为时,我们可以信靠祂的心。”
美国旅行布道家玛格丽特‧鲍尔丝姐妹(Margaret Fishback Powers,1900-1985年),写过一首很有名的小诗,叫“沙滩上的足印”。这首小诗是这么说的,有一个人在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神和他一起在沙滩上漫步,在天的那一边正放映着他一生的故事,一幕又一幕,他看到有两对足印在沙滩上,一对是他自己的,一对是神的。他继续观看,直到最后的一幕。回顾沙滩上的足印,他发觉在他一生的经历中,有许多地方只有一对足印。他又发觉,那些时刻就是他生命的低潮、身心受苦的时刻。他不能理解,就问神说:“主啊!你说如果我跟随你,你就与我同行。但是我最苦闷的时候,我却只看到一对足印。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离我而去?”神用温柔慈声回答他说:“我的宝贝,我亲爱的孩子,我爱你,我永远不离开你,当你遭难受苦时,也就是当你只看到一对足印的时候,那是我把你抱在我的怀中。”
据说这首诗是玛格丽特‧鲍尔丝姐妹年轻时,在加拿大参加一次基督徒的营会写成的。当时她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在寻求人生的方向,神感动她,安慰她的心,让她再一次体会到神不离不弃的爱,于是写成了这首小诗。这首小诗安慰、鼓励了许多处在灵性低潮的人,帮助他们正视神同在的事实。你说:“主啊,为什么给我重担?”主说:“我要你因为认识我,能够超越生活的烦恼忧愁。”
美国近代女诗人费安妮(Annie Johnson Flint,1866-1932年),三岁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不久父亲也过世了。她和妹妹被送到寄养家庭,寄养家庭苦待她们,经邻居告发后,一个很有爱心的基督徒家庭收养了她和她妹妹。安妮非常有音乐天分,九岁就能写诗,但高中毕业不久,却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她行动困难。
她的阿姨曾带她到多所医院寻求医治,令人难过的是在医生检查之后,对她的诊断只有一句话:“这是绝症,没有办法治。”就在这让人沮丧的时刻,她的一位好朋友写了一封信给她。在信里提到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困难,朋友称自己所经历的,如同就站在“红海面前”。
安妮读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从神的话得了安慰。她知道神当年借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安全地过了红海,如今她也仰望神带领她经过红海般的困难,让她也能走上那条大水之中的道路,如同行走干地。
类风湿性关节炎使她他骨节肿胀,关节变形,到甚至无法握笔,只能用手指艰辛地在打字机上“敲打”出字来。有一次教会中一位女执事,写信给安妮,分享她心中的沮丧,说她很忧郁、心里很痛苦。安妮写了一首小诗《神未曾应许》,她写道:“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未曾应许常晴无雨,长乐无痛苦,长安无虞。神却曾应许,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做工得息。试炼得恩勖,危难有赖。无限的体谅,不死的爱。”
这首诗,后来成为非常有名的诗歌,安慰了无数无数的人。安妮病情随着年日更加恶化,她知道神可以医治她,但她也知道神对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旨意,若神要借着她的软弱来显出恩典和能力,她甘愿顺服。所以她有近三十七年的岁月,几乎是在疗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
每当她的基督徒朋友去看望她,盼望能给她一点帮助和安慰,但等到他们探视完的时候,每个人都深深被安妮所感动。本来他们以为是去帮助她,但反而从她那里得了帮助和安慰回来。安妮没有埋怨神,而靠主胜过艰难。英国圣公会主教托尔罗德(A.W. Thorold)写到:“属灵生命的高峰,并非因天色常蓝而欢乐,乃是毫无疑虑、全然信靠神的爱。”安妮做到了。
深愿借着每天的灵修,愿主更新我们的心意,使我们能用成熟的灵性,看待神许可临到我们的苦难,不以为神有任何改变,而是从神“全备的赏赐”这个角度,去欣赏接受,顺服神,直到行完祂的旨意。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若是你不许,连一只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我们的头发你都数过了。你没有推却我们的祷告,也没有叫你的慈爱离开我们。帮助我们明白“在你并没有改变”的意义,使我们能正确看待你所给我们美善的恩赐;你是我们的大祭司,你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求主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帮助我们凭信心,不凭眼见,也不靠感觉。你是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我们单单仰望你。求主施恩,保守带领我们,赐力量给我们。叫我们每天领受的灵粮,成为生命的力量,能以喜乐的心,欢然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