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法则,叫“马太效应”,熟悉圣经的朋友知道它出自马太福音,原文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那天无意中看到一个所谓名人的微博,说到对这条法则的理解,他说:理解,人之常情。我不知道他是从哪个角度,得出这个我怎么也读不懂的结论,然而,这不是人之常,这是神的逻辑法则,意思是:智慧人,必将被恩上加恩,力上加力;愚昧人,必将被自己的愚昧网罗。
说到这个法则,让我想起一个人,他叫“所罗门”,说有一天神向所罗门显现,要施恩于他,达成他的心愿。
实际上神考察所罗门看重什么。人所求的无外乎荣华富贵,夫妻美满,天伦之乐,在世长寿等等,所罗门的过人之处体现在他所求的和世人不同。神膏立所罗门为王,看中他智慧超群——反过来说,所罗门拥有的大智慧正是上帝的赏赐。
所罗门说:“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 神心里好高兴,说:“你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
神说到做到。所罗门个人应有尽有,国家繁荣昌盛,所写的智慧箴言被纳入圣经。所罗门智慧的本质是什么呢?他追求的和他的真实需求完全吻合——他知道要什么,什么最重要,知道他所求的必蒙神悦纳。世人的愚昧恰恰在于妄求——想要的并非急需,并非最重要,往往本末倒置,南辕北辙。这种供需错位,方向悖反造成人生悲剧和痛苦。朋友,你我在这世上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这追求是我们自己所真正需求的吗?
亲爱的朋友,追求与得失,是人生常态,也是一个人生命素质的一种考验。生活中看到有些朋友,即使只是面对极小的损失,生命就好象被掏空一样,这或许因为那一点就是他的全部吧!而另一些人却能在巨大的损失中屹立不倒,涌现内在的丰盈。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以为唯有在信仰内才能找到。诗篇六十三篇的作者——大卫,在失去了地位、尊严,失去了舒适的环境,漂流在犹大旷野的时候,仍然写出甘如泉水的诗,乃因为他的眼目常聚焦于神。
亲爱的朋友,你注意到在圣经诗篇或箴言里,诗人所用的动词吗,常见的有颂赞、称颂、举手祷告、赞美、记念、默想、欢呼、追随。而这些动作里就包含了眼睛、嘴巴、双手、思想和身体的动作,他的全人都转向了神!这些动词也包含了仰望、渴慕、赞美、请求、思念和顺服等动作,他用尽一切的方法去与神亲近!
原来,很多人眼里看为空闲才做的事,也就是他们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甚至做起来觉得浪费时间的事——读经、祷告、赞美、默想、反省——实际上才是真正重要的事。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似乎很忙地追求某些东西却永远不满足,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可是他却极其享受在生活中。
亲爱的朋友,说到人生的追求,其实细细思想,人间的生活,原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交换。 比方说你在超级市场买东西,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交换。 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整个人生,也是这样赤裸裸的、俗不可耐的交换吗? 不错,正是这样。不过,你花的不是钱,而是你的生命。你付出多少生命,就能换来多少东西。 至于高尚的爱情,你要付出全部的身心,付出你的妒忌、焦虑、失眠、痛苦和忍耐,付出你青春的热情,还不知能不能得到。这就是人间交换的公式:付出得到。交换若是平衡,就满意了。若是付出少,得到多,就欢喜快乐。若是付出多,得到少,或者没得到,就抱怨、愁苦、愤恨。人生就这样,在交换的大海中漂泊,几家欢乐几家愁,一时欢乐一时愁。 然而,耶稣说: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耶稣说得多么好啊! 与神同在的人,还怕什么呢?还缺什么呢?还求什么呢?还有什么不能应付呢? 耶稣说:“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得到这个恩典,即得着神,乃基督徒生活最大之奥秘也。 亲爱的朋友,回到神的怀抱,来赴生命的大宴席吧!这里有全然的生命之真、之善、之美。 这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生命的最高体验,非信神、通神、入神不可得着。
本集歌曲:人生的智慧—天韵诗班、智慧之子—天韵诗班、我只仰望你—我心旋律、亲近神—天韵诗班、在基督里有平安—王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