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受浸与擘饼
受浸与擘饼是两件事,但这两件事是有许多相连与相同的地方。现在让我提出几点来讨论。
一、不是个“礼仪”
受浸不是一个仪式或一个礼。有许多信徒说:我们不要太注重受浸或受洗,因为这是个“礼仪”。原来一般人不注重受浸,原因是把受浸看作一个“礼”。圣经没有“浸礼”、“洗礼”、“水礼”等。原文圣经只说“受浸”。可惜中文的圣经把“受浸”翻成“洗礼”,“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3:15)这节经文清楚说明受浸是“尽诸般的义”。可是中文圣经加上几个小字“或作礼”!这是大错!原文是“义”,不是“礼”。这“义”字,与罗马书4:3的“义”字,原文相同——“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译圣经的人认为受浸是个“礼”,所以他们在“尽诸般的义”底下加上几个不合真理的字——“或作礼”。这样,就使许多信徒都把受浸看作一个仪式。其实受浸不是一个仪式,却是一个“见证”:在神、信徒、天使、世人、魔鬼等面前,见证自己已经从罪恶里被主的宝血救赎,归入基督的死与复活。这是一个见证;尽了诸般的义。
擘饼(领受主的晚餐)也不是一个仪式。如果把擘饼看作一个“礼”,那就没有意思极了。晚餐不是一个礼,却是“记念主”——“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4-25)擘饼是纪念主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擘饼也是“交通”。我们以后还要详细的说到这个。
二、死与复活
受浸是个两方面的表号,表明死而复活。有人说:“晚餐是纪念主的死;受浸是表明我们从死里复活。”但这是不完全的。其实受浸已是表明死与复活了:下水的人表明已经死了,现在被埋在坟墓里;从水里上来,是表明从死人中复生。受浸是注重自己与主的同死与同活,并不是指着耶稣复活说的——“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祂的死么……象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人里复活一样。”(罗6:3-4)受浸是表明我们与主同死同活。
擘饼是纪念主的死,但亦与主复活有关的。我们擘饼最好是在七日的第一日(表明主复活日)举行的。这并不是说,不能在别的日子,因为我们也可以“天天擘饼”。不过,通常都在七日的第一日,所以晚餐一方面是纪念主的死,但另一方面又是说到主的复活。
三、直到主再来
受浸是在主再来之前当举行的,不能停止。这并不是指个人说的,因为每一个信徒只受浸一次,用不着多次的浸,但教会要有这一件事直到主再来。每逢有人得救,教会的工人就当为他施浸,直到主来:“……给他们施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末了。”(太28:19-20)圣经没有说:受浸是可以终止的,所以教会当有受浸的事,直到主再来。
擘饼亦是一直举行,直到主再来的——“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来’。”(林前11:26),有些信徒不举行晚餐,他们说:“自从保罗下监以后,这事已经停止了。”但他们忘记了,主的晚餐是在基督升天之后,由天上启示给保罗知道的。纪念主是不可以中断或终止的,因为“每逢”,就显明是常常的意思。我们当常常纪念主,“直等到祂来”。当主再来之后,就可以停止擘饼了,因为那时我们与主同在,同得荣耀,就用不着在地上纪念祂了。>>第二章 受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