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道神学院
经文:马太福音六1~4
「你们要谨慎,不可故意在人面前表现虔诚,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叫人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做的,故意要得人的称赞。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好使你隐秘地施舍;你父在隐秘中察看,必然赏赐你。」
六1~18是一个大段落,耶稣论述犹太人的三个主要宗教操练:施舍、祷告和禁食。在论述每个操练时,耶稣首先指出错误的做法,才教导正确的做法。接着,耶稣不仅指出怎样的做法是错误、怎样是正确,更说明各种做法所招致的后果,就是上帝会如何看待我们的宗教行为。
耶稣批评的错误做法有可能是当时期常见的,特别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行为。三个教导都提到:「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
「你们要小心,不可故意在人面前表现虔诚,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这里我们或许会产生一个困扰:耶稣不是要求门徒做盐做光,让人看见吗?「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五16)若是前面说要让人看见,为甚么这里却说不要让人看见呢?「行在暗中」又如何能让人看见呢?
对此我们的答案有二:第一,真诚:耶稣不是要求我们扮盐扮光,却要求我们做盐做光;正如祂不是批评善人,却非常厌恶假冒为善的人。耶稣要求我们里外如一,生命转化(transformation)而不是角色扮演(performance)。
第二,动机:耶稣提醒我们要省察内心,观看自己给人看见善行的动机。我们是想「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抑或是想让别人看见并欣赏我们的敬虔和属灵?我们是要荣耀上帝抑或荣耀自己?施舍、祈祷与禁食这三种宗教行为,不算严格意义的德行,在教外也不容易达到荣耀上帝的效果。譬如说,很少人会因为见到有人做长祈祷、长禁食,或作大额奉献,便对基督教产生好感,因而信耶稣的;他们只会感叹沈迷宗教害人不浅,不营生不享受却祈祷禁食,并给神棍骗去大笔钱财。公开做这三种宗教行为,最大效益是在教内博取掌声,增添声望和巩固地位。
耶稣教导的重点在于:我们要得人的掌声抑或上帝的称赞。「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是宗教表演者得面对的后果。
我们看耶稣对施舍的教导。
施舍是犹太人重要的宗教行为。耶稣将施舍和祈祷并禁食连着一起说,说明祂视施舍为对上帝的一种敬拜,这也是圣经的一贯教导。「欺压贫寒人的,是蔑视造他的主;怜悯穷乏人的,是尊敬主。」(箴十四31)「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雅一27)关顾穷乏者不仅是对外的社关,也同样是对内的灵命操练。于此,外在实践(journey outward)和内在实践(journey inward)是不能分割的。
很多人希望藉施舍扬名,这是自然的事。古代的人在会堂里和大街大巷主持赈济活动,并且大吹大擂;今天的人则喜欢成立冠名慈善基金会,或作署名捐献。耶稣提到吹号这个行动,显示施舍者根本等不及受助者的赞扬,等不及让人们看见自己的好行为,而是先作自行吹嘘,自我表扬(self-praise)。自我赞扬是一个错误的行为,毕竟施舍是将上帝给我们过多的恩惠跟别人分享,我们所施赠的既是我们的,又是上帝的;要是我们将施舍变成纯粹自我表扬,便明目张胆夺取了上帝的荣耀。
耶稣其实不是原则性地反对这样人之常情的做法,只清楚指出:这种藉施舍扬名的做法,既然已在人间赚取了回报,便不要指望在天上得到赏赐了。毕竟一个投资不能期望赚取两个利润,既是今生又是来世啊!
耶稣的正面教导是:「你施舍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好使你隐秘地施舍,你父在隐秘中察看,必然赏赐你。」「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这说法有点夸张,却是鲜活的比喻,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太自觉自己的善行,连自己都不让知道,遑论别人了。这里的关键词是「隐秘中」。我们隐秘中做,上帝隐秘中察看;我们不求人间的报答,便可得着上帝的报答。
反省应用:我们有没有要扬名,让别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好博取美名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