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道神学院
经文:撒母耳记下十六15-19 (参十六15-十七14)
15押沙龙和以色列众百姓来到耶路撒冷,亚希多弗也与他同来。16大卫的朋友亚基人户筛来到押沙龙那里,对他说:「愿王万岁!愿王万岁!」
17押沙龙对户筛说:「你这样做是忠诚对待你的朋友吗?为甚么不与你的朋友同去呢?」18户筛对押沙龙说:「不,谁是耶和华和这百姓,以及以色列众人所拣选的,我必归顺他,留在他那里。19再者,我当服事谁呢?岂不是前王的儿子吗?我怎样服事你父亲,也必照样服事你。」
大卫落荒而逃,离开了京城耶路撒冷,押沙龙和以色列众百姓就来到耶路撒冷。场景的焦点集中在两位谋士──亚希多弗和户筛身上;押沙龙征询这两位谋士余下的行动应如何部署。
户筛被称为大卫的朋友(16、17节),应大卫的要求假装投诚,留在押沙龙身边做反间谍的工作去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户筛果然高明,用语言艺术及语带双关取得押沙龙的信任。他一见押沙龙就说「愿王万岁!愿王万岁!」(16b节)。他并没有清楚具体指出祝贺的是哪一位王,留下空白让押沙龙自己去解读。押沙龙起初也有疑心,质询户筛的忠诚,户筛用模棱两可的回答蒙混过关;他指出忠诚的对象就是耶和华和众百姓所拣选的王(18节)。然而,众所周知耶和华并没有拣选押沙龙,却曾对大卫和百姓说祂拣选了大卫(撒上十六1、12;撒下六21)。这位曾欺骗父亲的押沙龙(撒下十三23-27;十五7-9),现在竟被户筛蒙骗了!
当押沙龙放下戒心,随后就是亚希多弗和户筛双方出谋献策的角力。究竟押沙龙应该「打铁趁热」,抑或是「三思而行」?简言之,亚希多弗的计谋是打铁趁热、乘胜追击,而户筛的策略是三思而行,从长计议。
亚希多弗给押沙龙的建议简单分为两部份。首先,他鼓励押沙龙向众百姓表明他背叛的决心,公然跟父亲大卫的关系决裂,果断抢夺大卫的王位。押沙龙借着公开跟大卫的妃嫔同寝,表明已夺取了大卫的王位,因为昔日的君王通常藉此举动象征自己已是合法的继位人。押沙龙跟父亲大卫的十个妃嫔同寝,犯下了滔天大罪,违背了摩西律法(参利十八7-8;二十11;申二十二30),但这行径却应验了拿单先知向大卫宣告的惩罚,就是要在光天化日下将他的妃嫔赐给他身边的人(十二11)。
亚希多弗建议的第二部份是趁大卫疲惫脆弱、未站稳脚时就乘胜追击。他提议由他自己领军追赶、只杀大卫一人(十七2b),这样做不单避免押沙龙触犯杀父之罪,更防止爆发内战的可能性。亚希多弗的计谋干脆俐落,目标是只由他亲自去铲除大卫(别忘记他的孙女是拔示巴,孙婿是乌利亚),避免百姓之间的冲突升温(十七3)。押沙龙和众长老都认为亚希多弗的建议非常好,但既然户筛也在其中,听下他的意见也无妨。于是,押沙龙就召户筛来到他面前。
户筛的策略表面上是要押沙龙从长计议、三思而后行,骨子里是为大卫争取时间。户筛描绘的情况其实是过份高举了大卫,矮化了押沙龙,他巧妙地指出大卫是勇士、战士,更是英雄(8a、8b、10a节)。然而,按大卫当时的年纪,昔日的雄风是否仍在?实在值得商榷。户筛更想象大卫如愤怒的熊,且对藏身荒野的洞穴了如指掌,不易追杀,更会像被逼到墙角的野兽,随时会反咬追捕者,偶一不慎,追兵若遭遇伤亡,就必影响军心,故应谨慎部署。最后,户筛更唆摆押沙龙招聚所有以色列人,亲自领军去追杀大卫(11节)。
从人的角度看亚希多弗和户筛的计谋可说是旗鼓相当、不相伯仲。然而,曾等候多年才为妺报仇和长年忍辱负重才背叛的押沙龙,竟然没有采纳自己和众长老都认为是好的意见(十七4),且拒绝被誉为「好像人从上帝求问得来的话一样」(十六23a)的亚希多弗的建议,反而接纳了户筛的建议。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耶和华定意破坏亚希多弗的良谋,为的是耶和华要降祸给押沙龙。」(14c)
思考默想:
从人的角度看亚希多弗和户筛的出谋献策均属于人活动的范围,但最后的结果却有隐藏在背后的上帝的主导牵引。人所知的有限,只能运用有限的知识尽上该尽和应尽的责任,结果如何仍要服膺上帝的主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