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力克
肯尼迪总统曾说:“在中文里,‘危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危’代表危险,‘机’代表机会。突如其来的问题会引发危机。但在每一次危机中,危险与机会并存”。
生活中危机四伏,每个人都会碰到难题。你该如何应对患难、危险和突如其来的问题呢?要怎样面对个人生活,教会,及国家层面的危机呢?如果走到了“智慧无法可施”的地步(诗篇107:27),又该怎么办呢? 当“福音真理”遭受威胁时,我们要如何应对呢(加拉太书2:5)?该如何挺过那些“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以赛亚书37:3)
通过祷告向神呼求
诗篇107:23-32你可能正在生活的大风暴中挣扎。“狂风霎时就起来,海中的波浪也扬起。”(25节)你的“心因患难便消化”,你“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你的“智慧无法可施”(26-27节)你遭遇到了危机,却不知该如何走出困境。
诗人告诉我们要如何应对: “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28节)
神从来不迟到,但他也不会早早就到。神的时间永远是最好的!
“他使狂风止息,波浪就平静。
风息浪静,他们便欢喜。他就引他们到所愿去的海口。”(29-30节第二段)
当神回应你的呼求后,千万不要忘记感谢他: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愿他们在民的会中尊崇他,在长老的位上赞美他。”(31-32节)
主啊,感谢你!你无数次垂听我的呼求,将我从危险中拯救出来。主啊,今天我要为我们的教会、国家和我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呼求你。
运用技巧、智慧和勇气
加拉太书2:1-10就像昨天提到的,基督徒有时会瞧不起其他教会、其他宗派,或其他基督徒。我们希望别人做起事来也能像我们一样“有章法”!如果你这样想,你实际上是在否认“信耶稣就已足够”这条真理。
加拉太教会的危机正由此引发。有人告知加拉太的会众,光信耶稣还不够,如果想要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就必须接受割礼。
初代教会不得不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使徒保罗必须鼓起勇气,运用他全部的智慧和沟通技巧来迎接这个危机。保罗既要保全真理,又不能让教会分裂。
保罗首先要澄清一件事,即他是在圣灵的带领和指引下传福音的:“我是奉启示上去的”(2节第一段)。虽然保罗确知自己所传的福音准确无误,但他也不想造成误会,导致分裂。保罗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2节第二段)
保罗带上两个好朋友一起传福音,他们是巴拿巴和提多。巴拿巴是犹太人,而提多是希腊人(一个没有受过割礼的外邦人)。对于一世纪的犹太人来说,这世上只存在两种人:犹太人和希腊人,即受割礼的和未受割礼的。根据神的命令(创世记17:9-14),割礼是神与犹太人立约的记号,是显示他们选民身份的标记。
虽然提多未受割礼,但保罗依然带他同行:“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利尼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加拉太书2:3)保罗再次申明,耶路撒冷的使徒们(雅各、彼得和约翰)也认同他的主张,即耶稣基督所带来的好消息是给所有人的 —— 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不管是受割礼的,还是没受割礼的。
保罗必须起来捍卫“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4节)。即唯有通过信靠基督所获得的真自由。显然,靠行割礼在神面前称义有悖于福音,是“叫我们再作奴仆”。(4节)
如果保罗向“外邦人必须受割礼”这个要求低头,就等于彻底否认福音的本质。《加拉太书》的目的是要解释“福音真理”到底意味着什么(5节)。 保罗表明,耶稣的生、死和复活已经完全满足了摩西的律法。
耶路撒冷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外邦人是否应遵守割礼这个问题。会议达成的决议成为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这个划时代的决议防止了教会分裂。初代教会挺过这次危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耶路撒冷会议不但解决了教会的危机,更确认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罗所传是同一个福音。初代教会的领袖们认可了保罗的使徒身份,确认他具有神所赋予使徒的一切权柄。
彼得及其他使徒都接受了保罗的身份,并为宣教做了战略性分工——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而彼得向犹太人传福音。这两个宣教队伍将同一个福音带给了两种不同背景的人。最后,他们还“用右手行相交之礼”,以显明双方都会尊重这个协议(7-9节)。对于初代教会来说,这是划时代的一刻。
双方就他们各自的观点展开了有理有据的辩论。尽管耶路撒冷的众使徒是“教会的柱石”(9节),但保罗并没有被他们的身份吓倒。无论如何,与这样一群人协商,还是需要巨大勇气!雅各大概已经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彼得和约翰都曾是耶稣的核心同工。
耶路撒冷会议的最后决定令人雀跃。保罗身负使命,态度坚决,但面对冲突却有礼有节。不论外遭反对,还是内心气馁,任何事都不能阻止保罗向前的脚步,因为保罗深知这是神给他的使命。
有一项来自耶路撒冷教会的提议没有遭到保罗反对,这就是“记念穷人”(10节)。教会一定要坚持把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摆在首位。
主啊,请赐给我们使徒保罗那样的智慧、沟通技巧和勇气。请帮助我们像保罗一样,拥抱所有属于耶稣基督的教会。
将“不可能”带到神面前
以赛亚书36:1-37:38你是否曾因自己的基督信仰遭人嘲笑?“你真觉得神与你同在吗?”讥讽你的人这样问,“他难道不是你想象中的朋友吗?” “你真觉得相信神会给你带来好处吗?”历史上,神的子民一直都遭到这样的嘲笑。
以色列人又遇到一个突如其来的困难。这一事件的意义巨大,以至圣经三次将它记录在案(参看列王纪下18章,历代志下32章)。亚述王西拿基立带领大军前来攻击以色列。亚述的弄臣们大肆嘲讽神的子民:“你所倚靠的有什么可仗赖的呢?”(36:4)因为信靠耶和华,以色列人遭到了嘲笑和讥讽。
看来,这是个不可逾越的困难—— “列国的神有哪一个救他本国脱离亚述王的手呢?”(18节)但以色列人并没有与这个挑衅直接对峙。有时,应对恶语攻击的最好办法就是有尊严地保持沉默:“百姓静默不言,并不回答一句,因为王曾吩咐说,不要回答他”(21节)。
面对如此危机,希西家王“撕裂衣服,披上麻布,进了耶和华的殿”(37:1)。他找到先知以赛亚,希西家说:“今日是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3节)他希望以赛亚能够为以色列民代求(4节)。
以赛亚用神的话来回应希西家:“你听见亚述王的仆人亵渎我的话,不要惧怕。我必惊动(原文作使灵进入)他的心,他要听见风声就归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里倒在刀下。”(6-7节)
当希西家接到亚述王所下的战书时,他进入耶和华的殿中,将战书铺在神面前,祷告道:“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神。你曾创造天地。耶和华阿,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啊,求你睁眼而看。要听西拿基立的一切话,他是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神的……耶和华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14-20节)
以赛亚给希西家捎去信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既然求我攻击亚述王西拿基立,因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拯救这城。”(21,35节)
神垂听了希西家和以赛亚的祷告,他拯救了自己的民。(36-38节)
主啊,我们的社会已不再尊耶稣的名为圣。请你将祷告和代求的灵放在你的子民当中,好让我们借着祷告转向你。主啊,请垂听我们的祷告,将我们从危机中拯救出来。
佩泊的补充
加拉太书2:10
“只是愿意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
这原本也是我热心去行的。只是我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心思被其他琐事搅扰,又或者被某些只想占小便宜的人弄得心灰意冷。但我不能打退堂鼓,而是要继续“记念穷人”。
今日金句:
.......神不以外貌取人...... (加拉太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