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ehold.oc.org
经文: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出》33:22-23)
在旧约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人如摩西这般与上帝亲近:“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参《出》33:11)。于上帝而言,摩西不只是祂的仆人,更是祂的朋友,启示祂仆人所不知之事。即便如此,上帝仍不将祂的面显给摩西看,而只是以背示之。
我们该如何理解上帝的这个做法?这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上帝的主权与怜悯
因著以色列人在经历上帝的救赎出埃及后,仍然拜金牛犊的事件,上帝虽然保持赐迦南地给他们的应许,但却说不再与他们同去。
摩西深切地明白,以色列的福祉绝不在于应许之地,而是在于上帝的同在——应许之地没有上帝的同在,便不能称之为福地。在交谈中,当摩西意识到,上帝闭口不再提百姓,却单提到他个人时,他就不断地对上帝强调:以色列是“你的民”、“你的百姓”,并恳求上帝的“同去”。
最终,摩西的祷告在上帝前蒙了恩,上帝便回心转意了。摩西便乘机求上帝显现祂的荣耀,作为祂同去的确据。
在此,摩西求的是要见上帝的面,看上帝完全彰显的荣耀,但上帝却只容许他一瞥祂的背。显然,上帝在此只是部分答应了摩西的恳求。
一方面这是出于祂的主权。在人与上帝的交往中,上帝总是主动的那一位,且由祂来决定以何种方式与人相交。因为他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参《出》33:19)。 但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上帝的慈爱:祂体恤人的软弱,选择以人可以承受的方式显现自己——人见上帝的面不能存活,即便摩西也不行。
最终,上帝将祂的背,祂恩慈的属性显现给摩西,使他既确信上帝定与他们同去而又不使他灭亡。
看到背影的意思就是不能完全看清,但却足以确定是谁。
同时,上帝恩慈的本质含有祂在约中与人的友谊。这是上帝主动施予、超越律法要求的慷慨与恩宠。上帝的恩慈,将上帝的名表达出来,并进一步借由祂的话语与作为来让百姓明白。
基督的十架和恩典
此外,上帝的背也给了人对将来与上帝面对面的盼望。这盼望在耶稣基督第一次到来开始实现,并在他第二次到来完全实现。因为,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即是上帝的荣耀: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参《约》1:14)”;“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参《约》14:9)。
然而,因为罪性,人们将耶稣基督钉了十字架。十字架对于不信的人成了跌倒的口实,对于信的人却成了上帝的荣耀。
马丁·路德解释说,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就是上帝的背。如果人不能接受上帝的背,人便永远不能看见上帝的荣耀;人若是接受了上帝的背,人便盼望将来看见上帝的荣耀。(注)也正如保罗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看上帝犹如对著镜子观看,模糊不清,等到主再来时,我们就要与祂面对面了(参《林前》13:12)。
祷告:主啊,我们应该谦卑地领受你将背显示给我们看,因为这体现了你的主权、怜悯、慈爱与智慧;主啊,我们感谢你藉著基督将你启示、显现给我们,我们也更积极地期盼你再来的那日,把我们接到你完全的荣耀里。奉主名求,阿们!
注:Gerhard O. Forde, On Being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 Reflections on Luther’s Heidelberg Disputation, 1518 (Grand Rapid,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