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13讲神的工人必须是位牧人(可6:31-56)
来源:真道分解 讲员:张得仁
前言:
1. 进入6:30-10:52后,耶稣的活动范围就不限于加利利省,特别是耶稣也涉入外邦人的区域:6:45、53的“伯赛大”,7:31的“推罗、西顿”等。
2. 耶稣是位shepherd-King,耶稣也要训练门徒们成为6:34的“牧人”。
3. 本段也可能是一段明显的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让读者想起神过去如何带领以色列百姓。
3.1. 马可刻意将此段编排在出埃及色彩的文本互涉下。6:31-44五饼二鱼的神迹+6:45-52在水上行走=民2:32吗哪+诗77:20神领过红海(文本互涉)。
3.2. “喂饱5000人”可见耶稣当时的影响力实在很大,因为邻近的迦百农和伯赛大两镇人口也不过各约两、三千人。
4. 第30节“使徒”:被差遣者。林前15:5-8:“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
4.1. 狭义的使徒:_______________。
4.2. 广义的使徒:_______________。(例:罗16:7)
5. 6:30-44是著名的使5000人吃饱之神迹。
一、事奉中所受的搅扰不应以“不礼貌”的态度来回应:
1. 第32节“悄悄地”离开休息,但群众却不肯作罢(第33节)。
2. 第34节耶稣有正当理由可以感到不快。但耶稣的反应为何?
二、基督徒的心中永远要有怜悯,而怜悯不是口说无凭:
1. 耶稣教导门徒们要“作牧人”:满足人灵里的需要(教导)与身体的需要(第37节:“你们给他们吃吧”:将自己所能作的摆上,其他的就交给神了。
2. 第36-38节这里的顺序十分有意思:先是门徒们看见群众的需要,然后耶稣把供应这个需要的工作加诸他们身上(第37节)。他们既愤怒亦羞愧地承认自己不足以承担这工作。然后,耶稣提醒他们:虽然他们所拥有的完全不足以应付,但只要先把它完全献给耶稣,让祂使用,他们就能够用所仅有的来满足这些需要。
3. 作牧人最不可或缺的是“怜悯(动了慈心)”!(R. Alan Cole柯勒:第34节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到当这群筋疲力尽的门徒在距离岸边尚远,看见这批难以摆脱的群众已经抢先抵达,一定会发出绝望的怨声……。)
4. 五饼二鱼的谢饭举动也预告最后晚餐的行动仪式:在最后晚餐时,耶稣拿起饼来,祝谢、擘开,然后才递给祂的门徒吃,说:“这是我的身体”(14:22)。
5. 第42节剩下十二篮子是7:28的伏笔:外邦人也有份于神国的筵席!
三、用最大启示来帮助害怕的门徒们
1. 第48节“四更天”:罗马人把夜间分为四更,犹太人只分为三更,这里应该是用罗马人的算法,时间大约在清晨三到六点之间。
2. “走过……去”:直译是“旁边经过”。这里的用字很可能跟耶和华在旧约“经过”摩西(出33:19-23:“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盘石上。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盘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有关。
3. 耶稣履海的自我揭示:第50节“ego emi”──出3:14上:“God said to Moses, ‘I AM WHO I AM’...”
4. 第52节新译本:“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分饼这件事的意义,他们的心还是迟钝。”
5. 思想:门徒经历了大神迹,对耶稣的了解仍然相当有限?!不过我们却也可以由此看到上帝的慈爱,他并不在乎门徒的无知,还千方百计的用神迹、语言等等方式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分……。
6. 认得耶稣经历神助与厌弃耶稣不得神迹的对比(6章首尾):6:53-56,1-6。“繸子”:指犹太男人穿的袍子底边的“繸子”,这种袍子共有四条繸子,两条在前,两条在后,由蓝白线织成。这种“繸子”用来提醒配戴的人“遵行耶和华一切的命令”(民15:37-28;申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