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21讲诗篇选读之第73篇
来源:真道分解 讲员:张得仁
1. 恶人兴旺会使好人着急和烦燥。从内容来看,诗73篇表达了作者的疑惑:“为什么义人会受苦,恶人会享福”,这是“神义论”的问题。
2. 结构:一、73:1-17诗人的疑惑;二、73:18-28诗人所获得的解答。
3. 内文:
第一段落73:1-17。
提前语:“亚萨的诗”。亚萨在旧约中是撒母耳的孙子,相传是一位音乐家,也是一位先知。大卫安排亚萨作圣殿中班的领袖,他可以说是日夜在上帝的殿中生活,常常敬拜神。因此他的诗一般在智慧文学中跟可拉的后裔一样,诗中充满了对神的热爱。提前语只是给我们参考的,并不表示这一定是亚萨所写的诗。
73:1是前言,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整首诗的结论。诗73篇中有三个“实在”,表达了诗人很深的领悟。(见第1、13、18节);可见清心的人常在神面前认罪反省,甚至用行动表达生命圣洁,而清心的人也神所恩待的对象。
然而,73:2-16的描述却跟第1节的结论相反,这论述了诗人心中的疑惑。圣经包括智慧文学都教导我们发泄怨气或是悲愤的管道不是人,不是要以恶报复,而是要回归到对上帝话语的思考,化悲愤力量。这是整个智慧文学中有关面对困难的提示。
73:2:从第一节的结论有很大的转折。
73:3:原文是妒嫉的意思。我们妒嫉恶人享平安、有钱、有权、有势,敬畏上帝的人反倒没有平安。
73:4:有人说好人得善终,但更多时候是坏人得善终。
73:5-6:骄傲好像是恶人的荣耀。恶人的强暴就像穿衣服般平常。
73:7:恶人过得太丰富了。
73:8:恶人说话自高,说伤害人、欺压人的话。
73:9:恶人不但欺压人,甚至亵渎、毁谤神。
73:10:当上帝的民看到恶人作恶仍被赐福的现象,就满腹苦水、埋怨和疑惑。
73:11:向神最高的告白──上帝你难道不知道、不看到、不晓得吗?
73:12:恶人不常常有恶报,反而在现实中,他们享安逸,财宝加增。
73:13:诗人说自己洁净自己、认罪悔改,似乎都是徒然的。
73:14:诗人从早到晚都受苦难。
73:15:“我若说、我要这样讲、这就是以奸诈待你的众子。”第一个理解:若面对这样的苦难,诗人仍对以色列的百姓说上帝会恩待他们,表面上仿佛是一种奸诈。第二个理解:若诗人对后代说恶人有好报,好人有恶报的话,在信仰的角度上过不去,也是奸诈的话。两种理解都可以作参考。
73:16:教会历史以来对神义论的探讨都是相当困难的。美国学者杨腓力在一次探讨约伯记时,与学生从新约看到旧约,看看神是否真的沉默了,是否真的不公平。最后他们发现神由新约看到旧约都是一位父亲,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使人认识和明白祂,而并非隐藏了。在约伯记中有两个舞台,一个是天上的舞台,一个是地上的舞台。约伯对他的遭遇以至朋友的话都是从地上的舞台来理解的。约伯从来不晓得天上的会议中,撒旦到上帝的面前要求给约伯多一些磨练。若约伯知道这场会议的内容,他可能会更容易胜过他生命中的苦难。同样,我们在面对苦难时,我们所关注的只是地上的舞台,天上的舞台我们不明白。但我们必须知道神由始至终都是信得过的。
73:17是个很大的转捩点,仿佛是进了约伯记那个天上的舞台一样。诗人不再从人的角度来看,而是从神的角度来看,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恶人的结局。
第二段落73:18-28。
73:18-19:从永恒的角度来看,神使恶人掉在沉沦之中,将会惊恐灭尽。
73:20:诗人借此比喻恶人永恒的结局就是被上帝忘记,上帝也会离弃他们,审判他们。地狱就是一个没有神的地方,那里没有怜悯和慈爱。
73:21-22:这是诗人很深的悔改,悔改自己以往是以地上的舞台来看苦难,来看神义论。如今他转向,以永恒的角度来看恶人的结局。73:23:诗人回想在以色列历史中神的作为,发现在苦难中神是与他同在,并“搀着我的右手”,右手表示引导。
73:24:诗人以永恒角度理解苦难,并活出盼望。
73:25-26:第26节的“福分”和第18节的“滑地”在希伯来文的发音和字形也是非常接近的,形成很大的对比。恶人在滑地中,好人则享永恒的福分。
73:27-28:作者在至圣所中思想恶人的结局,他选择亲近神,以神为避难所,放眼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