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人培訓材料

事工系列

領人歸主

馮秉誠

前言
第一課 關於布道
  一、何為布道?
  二、為何布道?
第二課 道成肉身
  一、道成肉身
  二、道住肉身
  三、依靠聖靈
第三課 持守真道
  一、十架中心
  二、惟獨聖經
第四課 對症下藥
  一、從需要入手
  二、方法多元化
第五課 裝備自己
  一、追求聖潔︰
  二、力戒驕傲
  三、研讀聖經
  四、誠實無偽
  五、充實知識
第六課 始於足下
  一、布道的精意
  二、七個同心圓
  三、難於向親近的人傳福音
  四、學習向親近的人傳福音
第七課 清障架橋
  一、戰略意義
  二、清除障礙︰
  三、注意方法
  四、恆切禱告
第八課 培訓門徒
  一、耶穌的榜樣
  二、我們的任務
答案
  第一課關於布道
  第二課道成肉身
  第三課持守真道
  第四課對症下藥
  第五課 裝備自己
  第六課 始於足下
  第七課 清障架橋
  第八課 培訓門徒

前言

  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曾對布道下過定義︰“布道乃是以聖靈的能力傳講基督耶穌,使人能藉著神信靠神,接受神為救主,並在神的教會中與信徒交通,事奉神如君王。”根據這個定義,布道不是單靠理性的說服,或藉溫情的感動;在領人歸主的過程中,布道者是否依靠聖靈的能力,是否以基督耶穌為中心,是否領人信而接受主,是否看重教會和事奉,都極其重要。

  因此,在本書中,作者特別注重布道者的觀念(何為布道),動機(為何布道),動力(依靠聖靈),信息(十架,聖經),裝備(聖潔、知識),戰略(除障、禱告),任務(培訓門徒)。本書不是一本講求布道方法的材料,而是一本針對布道者的指導。作者旁征博引聖經及各種書刊中的資料,更加上自己多年在中國學人中布道的心得,寫成這本可知性、可行性並重的培訓材料。

第一課 關於布道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

一、何為布道?

  主耶穌頒布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是布道的大憲章。布道包括領人決志信主、受洗加入教會和培訓門徒。“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約八31)立志接受基督的主權,終生愿跟隨主耶穌的人就是耶穌的門徒。

  神學家巴刻(Dr. J. I. Packer)對布道下的定義是︰“布道乃是以聖靈的能力傳講基督耶穌,使人能藉著神信靠神,接受神為救主,並在神的教會中與信徒交通,事奉神如君王。”按此定義,布道就是︰藉著傳講神的福音,使人信靠主耶穌進而事奉主耶穌。

  簡言之,布道就是傳揚福音,領人歸主。

  因此,對領人歸主一定要有全面的認識︰

 

片面

全面

目標

使人決志信主

使人作耶穌的門徒

形式

布道會或個人布道

任何時間、地點、場合

布道者

傳道人、有恩賜的信徒

每一位信徒

二、為何布道?

  一個人信主以后,為什么不能滿足於自己得救,成為神的兒女,還要努力傳揚福音,領人歸主呢?

  首先,這是主耶穌的命令(太二十八19-20)。“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二十二37-40)愛神和愛人如己是最大的誡命。使徒約翰說︰“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約壹五3)以基督的心為心,以神國的事為念,努力傳揚福音,使萬民悔改歸向神,“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11-12)是神的心愿。傳福音、領人歸主是遵循神的命令;同時,拯救失喪的靈魂是對人的關懷和愛心。因此,領人歸主是愛神和愛人如己的集中體現。

  第二,領人歸主是為了主快再來。“証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愿你來。”(啟二十二20)。然而,主耶穌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証,然后末期才來到。”(太二十四14)當我們努力把福音傳遍中國,再由中國傳到印度、巴基斯坦、中東、回到耶路撒冷,主耶穌就快再來了。

  第三,努力傳揚福音,是因為“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四20)“不能不說”可以從三方面來思想。

  首先,使徒保羅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夸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九16)保羅經歷了神奇妙的救恩,知道這是人類得救的惟一道路。如果不傳福音,就是置億萬失喪的靈魂於不顧,是有罪的。從另一個角度講,按摩西律法,不為所看見、聽見的作見証,是有罪的︰“若有人聽見發誓的聲音,他本是見証,卻不把所看見的、所知道的說出來,這就是罪;他要擔當他的罪孽。”(利五1

  其次,“不能不說”是真理的催逼。我們所信的神是又真又活、大而可畏的神,我們知道所信的是誰。我們的信仰不是盲目的,不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寄托,而是有根有基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和耶穌“因從死裡複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4)這兩件鐵証如山的事實,是我們信神的根基所在。主耶穌已用神的死,完成了對人類的救贖計劃,使一切信神的人得到永生。主耶穌將要再來審判一切活人、死人。一切拒絕接受福音的人將進入永刑-有始無終的“第二次的死”(啟二十一8)。所以,信耶穌是人類惟一的出路。為此,保羅深情地說︰“我們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勸人”;“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后五1120-21)然而,“信道是從聽道來的”(羅十17),我們應盡力讓更多人聽到福音。

  親身經歷到主耶穌的大能、大愛、赦免和改變后,人們壓抑不住地、責無旁貸地要開口宣揚神的美德。這是“不能不說”的又一層意思。主耶穌在井旁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后,她顧不得再打水,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那城裡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証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約四39)約翰福音第九章記載主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生來就瞎眼的人。法利賽人開始不信他以前是瞎眼的,但幾經對質后,他們不得不承認耶穌的確治好了這個瞎子,卻又堅持誣陷耶穌是罪人。這個被醫治的瞎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實事求是地為耶穌作見証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九25)但法利賽人繼續糾纏不已,這位重見光明的人凜然斥責他們說︰“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這真是奇怪。我們知道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聽他。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這人若不是從神來的,什么也不能作。”(約九30-33)保羅說︰“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9-10)這是發自內心對神的贊美。彼得則總結道︰“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有人說,布道就好像一個乞丐告訴第二個乞丐,哪裡可以找到面包;像一個病人對另一個病人說,哪裡可以得到醫治。每一位真正經歷了神的救贖和靈裡豐盛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積極傳揚福音。

■作業(討論題目)︰

1.彼得前書二章九節的“有君尊的祭司”是什么意思?指誰?這與領人歸主有什么關系?

2.有人說,在海外的中國學人,有的要多次舉手決志才能真正信主。你的看法如何?

第二課 道成肉身

/span>“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一1-2, 14, 18

“耶穌又對他們說︰‘愿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二十21

一、道成肉身

  神向人傳福音所用的方法,不是從天上發來電報,也不是從天上撒下一些解經書籍或福音單張,而是差派神的獨生子有形有體地住在人們中間,即“道成肉身”。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成為不可見之神的可見之像,把真理、福音形象化了。人們從耶穌身上看見神的存在,神的性情、神的心思、神的救贖和神的國度,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在希臘文中,“真理”是aletheia,意為沒有隱藏、人人可以看見的事。“真理”的希伯來字是emeth,意思是始終如一、可信可靠。主耶穌充充滿滿地有真理即是說神純潔透明,內表一致,心口合一,沒有半點虛假和造作,而且神是完全可信、無可指摘和永不改變的。人們從神身上看到神的公義、聖潔、信實、慈愛、全知、全能。

  主耶穌雖說話帶有權柄,嚴厲地斥責一切罪惡,卻對罪人充滿了憐恤和恩慈。耶穌在曠野四十天受魔鬼試探后,開始公開傳道。一次在神家鄉拿撒勒,安息日神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製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卷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參見路四14-21)這是神對自己的彌賽亞身分的明確宣稱。神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神在迦拿的婚宴上以水變酒,神使瞎眼的見光明、使癱子行走,使長大麻瘋的被潔淨,使管會堂者的女兒、拿因城寡婦的兒子和伯大尼人拉撒路從死裡複活;神用五餅二魚讓五千人吃飽,神趕出附在人身上的污鬼,神使許多人悔改歸向神。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神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5-36)主耶穌到各地,是先教訓人,后治病,而不是先治病,后教訓人,用治病來吸引人。神行各種神跡,不是為了証明神是神,因為神本來就是神。神是“動了慈心”。而且,無論是教訓人還是治病,都因“憐憫他們”,關懷他們身體的需要和靈魂的得贖。主耶穌基督是真理和恩典的完美結合。

  耶穌呼召門徒時,有一件很值得反複思想的記載。當施洗約翰的兩個門徒(安得烈和約翰)跟從耶穌時,耶穌轉過身來,不是問︰“你們要跟隨我么?”而是問︰“你們要什么?”這是兩千年來,主耶穌對世人提出的最富挑戰性的問題。有趣的是,他們沒有回答耶穌的問題,卻問︰“拉比﹗在哪裡住?”耶穌爽快地答道︰“你們來看。”於是他們與耶穌同住了一夜。第二天,安得烈找到他的哥哥西門,興奮異常地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參見約一35-42)耶穌對他們說了什么?兩個門徒在那裡看見了什么?聖經都未說明。但經過與耶穌一天的接觸后,安得烈十分有把握地知道耶穌就是舊約中一直預言的那位救世主,並領他哥哥也來跟從耶穌。這說明,耶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流露出神的彌賽亞身分,使人無可推諉。“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西二9)所以,“耶穌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十四9)道成肉身,是神向世人傳福音所采用的方法。

二、道住肉身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一14)中的“住”可譯為“支搭帳蓬”或“扎營”,在舊約時代用來形容會幕─神與百姓同在的地方。主耶穌的降生、受難、複活、升天,宣告舊約時代的結束,新約時代的開始。神不再藉著有形的會幕、聖殿與人同在。神搬家了。神搬到哪裡去了呢?“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么?”(林前三16)神就住在每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心中。

  神按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了人,以便人能彰顯神的榮耀。然而,亞當、夏娃的悖逆、犯罪,造成了肉身和靈性的死亡,使他們和后代陷在罪中不能自拔,再不能從人身上彰顯出神的榮光。“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藉著主耶穌的救贖和人的信,聖靈進入每個信徒心中,得到了神所賜永遠的生命。有了生命,就會成長,就要表達。當基督徒在恩典和真理中不斷長進的時候,就能越來越散發基督的馨香和展示基督的榮美。“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后三18

  主耶穌在世上短短的三十幾年,為這個黑暗世界留下永不磨滅的光輝榜樣。神是可聽、可見、可觸的,成為肉身的神的活道。父神首先差遣神的獨生子來到世間,完成對人類的救贖計劃;主耶穌複活、升天后,神又差遣聖靈降世以接承主耶穌的工作,把救恩落實到神所揀選、愿意相信主耶穌的人身上;現在,神又差遣教會─我們,繼承主耶穌在世上的工作。所以,主耶穌對門徒說︰“愿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二十21)現在,基督徒受差遣,要把神的福音傳給萬民。“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一18)同樣,自耶穌複活、升天后,再沒有人親眼見過主耶穌,乃是藉住在基督裡的基督徒將神活畫在世人眼前。

  主耶穌複活后,向門徒顯現時吩咐他們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徒一8)注意,主耶穌並不是要門徒去為神作見証,而是說︰“你們……作我的見証”。用口傳講神在我們身上的奇妙作為是作見証,但主耶穌說,每一個門徒本身就是神的見証。一個門徒的整個心身,一言一行,有聲無聲,都在見証神,都在傳福音。艾偉傳(Dr. Joseph C. Aldrich)在《布道生活化》一書中指出︰“傳福音其實是使人知道我在主裡所擁有的一切,並且向人解釋我是怎樣得到這一切的。簡括來說,傳福音就是透過我日常生活的大小事情,向人展示神的本性─包括神的愛、公義、正直和信實。因此,傳福音並不是一項編排在時間表上的‘特別’活動,而是我們因經歷主而不間斷的、自然的在生命中流露。更具體地說,傳福音是主藉著神的兒女所作的事︰當他們傳講、相交和參與事奉時,神就彰顯出神的作為來。”

  使徒行傳第八章和第十章有兩件發人深省的事。在第八章,主的使者要腓力從耶路撒冷下到迦薩的路上去;腓力見到一個埃提阿伯的太監后,聖靈又指示腓力貼近那太監所乘的車。最后,腓力領那位太監信了主,並為他施洗(參見徒八26-39)。在第十章,在該撒利亞有一位敬畏神的義大利營的百夫長叫哥尼流。哥尼流在異象中見到神的使者,指示他派人去請在約帕的使徒彼得。與此同時,彼得在約帕見到異象;正猜疑不解時,哥尼流派去的三個人已到彼得住的屋外。這時,聖靈對彼得說︰“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徒十20)於是彼得到了該撒利亞,向哥尼流一家傳講福音,聖靈降在一切聽道人的身上,他們都信了主,彼得還奉耶穌基督的名為他們施洗(參見徒十1-48)。

  在這兩件事中,都是由神的使者穿針引線,分別引領腓力和彼得向埃提阿伯的太監和義大利營百夫長哥尼流傳福音,並領他們歸主。你是否想過,為什么神的使者不直接向太監和哥尼流傳福音呢?如要天使直接向他們傳福音,豈不更為簡便、更為有效么?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為什么。但有一點是清楚的︰神沒有賦予天使傳福音的使命;傳福音是神賜給基督徒的福分和特權。差遣“道住肉身”的基督徒繼承“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的事工,把福音傳到地極,這是神使用的方法。

三、依靠聖靈

  基督徒雖有聖靈進駐,但基督徒不是基督。所以,在領人歸主的過程中,始終要依靠聖靈的帶領。這有兩方面的意思。

  首先,只有順從聖靈,我們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為主作見証,並支取傳福音的智慧和能力。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813)。

  第二,人悔改信主乃是聖靈的工作,因為“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十二3

  在領人歸主時,我們要分清神的工作和人的工作。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三6)我們應在傳福音前仰望天父,傳講中依靠天父,傳講后歸榮耀與天父,用禱告托住領人歸主的整個過程。我們在傳福音時,要信心百倍,輕裝上陣,勝不驕,敗不餒。相信神的道不會徒然返回。至於說莊稼何時、何地、由何人收獲,就是神的事了。當然,我們也絕不因領人歸主根本上說是神的工作而絲毫松懈了我們應作的工作。因為,“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林前三8

作業(討論題目)︰

1.神說我們是神的見証。除徒一8外,你能否找到其他相關經文?(參見賽四十三、四十四章)

2.有人將基督徒的生活分為“屬靈”和“屬世”兩部分,你以為如何?

3.仔細閱讀使徒行傳第十、十一章,你能否揣摩神把傳福音的使命交給基督徒的一些原因?

第三課 持守真道

  “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証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証。……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已經有人自稱有這學問,就偏離了真道。愿恩惠常與你們同在。”(提前六122021

  “要為從前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

  宣講福音要注意兩個極端或危險︰改變所傳福音的內容,或不改變傳福音的方法。如果一個人很有傳福音的熱忱和恩賜,傳揚的效果也似乎很好,但所傳的福音偏離了聖經所啟示的真道,這樣不僅不能拯救失喪的靈魂,而且貽害不淺。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把握住了福音真道,但在傳揚過程中,不管對象為何,不懂得因勢利導,都是千篇一律的“八股”調,恐怕很難開啟對方的心門,進而讓他們相信福音。對這兩點,將分別在本課和第四課中論及。

一、十架中心

  什么是要傳揚的福音真道呢?使徒保羅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二2)耶穌基督並神釘十字架,就是我們應持守的福音真道。在這封書信中,保羅稍后對此展開說︰“我當日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複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后顯給十二使徒看。后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后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3-8)這處和合本的翻譯不是很貼切。“第一”在NIVNASRBNew American Standard Reference Bible)中都是“那最重要的”(“as of first importance”)之意。因此,保羅當日領受,又傳給我們的最重要的事是︰耶穌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第三日又複活了。這就是福音真道。

  十字架是福音真道的中心,顯明人的罪性、耶穌的代贖和複活的大能三方面的真理。

  罪的普世性。人人都是罪人。在聖經裡,這一點講得既明確又嚴厲。“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十四1-3)有人不承認自己有罪,以為殺人、搶劫並被法庭宣判有罪才算犯罪。這是一種誤解。刑事犯罪固然是犯罪,但聖經中的罪遠比刑事犯罪涵蓋深廣。

  聖經中罪的定義是“未中鵠的”,即達不到神的公義、聖潔的標準。對神的標準,主耶穌總結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廿二37-40)不顧許多確據而故意不信神、故意不相信主耶穌,道德和行為的一切不義、惡行都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約壹三4)。此外,“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17

  人不是犯了罪才成為罪人;因為人是罪人,所以一定要犯罪。人是罪人是由內在的罪性決定的。人是按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為要彰顯神的榮耀。但人的始祖亞當、夏娃悖逆神,犯了罪后,人不再以神為中心,人再不能顯現出神的榮耀。“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人的罪性是人以自己為中心的欲念,保羅稱之為情欲或私欲。“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雅一15)始祖犯罪后,人的罪性與生俱來。內在的罪性(sin)一定要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罪行(sins)。在神的眼裡,無論是外在的罪行還是內心的罪念,都是罪。主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奸淫了。”(太五27-28

  人人都是罪人並不是說人們每天所做的每件事都在犯罪。但我們常常是做了一點好事,又做很多不好的事,不能只做好事而不做壞事。“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七20)從人的標準看,有好人與壞人之分;但神眼裡,只有好一點的罪人與壞一點的罪人之分,都是罪人。一個勇於面對自己的人,誰能說自己不是罪人呢?“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約壹一8

  “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約八34)沒有一個人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從罪的羈絆中掙脫出來。然而,“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這個死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肉身都會死亡,更重要的是與神永遠的隔絕,是靈性的死亡。靈性的死亡比肉身的死亡更可怕。一方面,當我們與神隔絕后,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世上百十年中,是非成敗、功名利祿轉眼成空。浮光掠影中所展露的是,失去永恆價值的生命,沒有靈魂的軀體,雖生猶死。另外,肉體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另一種形式的開始。“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審判。”(來九27)主耶穌有一天會再來審判世界,審判一切活人、死人。一切罪人,因為是有罪、污穢、黑暗的,無法與公義、聖潔、光明的神相交,審判后只能與神永遠隔絕,到有始無終的黑暗中去,即地獄的光景。聖經稱之為“永刑”(太廿五46)或“第二次的死”(啟廿一8)。這原本是所有人的最后歸宿。

  但神愛我們,不愿意讓世人就此永遠沉淪。可是神又是公義的,“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鴻一3)的神。神不能讓人帶著罪回到天國,而人又無力自己洗淨自己的罪。所以,神差遣神的獨生愛子降世為人─耶穌基督。耶穌用神的死替眾人贖罪。世人的罪都歸在耶穌身上,神審判耶穌就算審判了眾人。一切愿意相信耶穌、跟隨耶穌的人,他的罪就被耶穌的寶血洗淨,在神的眼裡再不是罪人,而是聖人、義人,是神的兒女了。“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這就是基督教信仰中極為獨特的“因信得救”、“因信稱義”的真理。在十字架上,神的愛和公義得到了最完美的結合和彰顯。人藉著信而得到的救恩是神的恩典,是神白白賞賜給人的禮物,不是任何人憑借自己的行為可以賺取的。相信耶穌的人,不僅罪被赦免,而且得到神所賜的新生命─聖靈會住在每個信徒心中。“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

  完成對人類的救贖計劃后,耶穌第三天從死裡複活,四十天后升天。耶穌複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因從死裡複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4)“若基督沒有複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因為,基督若沒有複活,我們仍在罪裡,“就是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8-19)耶穌從死裡複活,不是僅可憑信心接受的教義,而是鐵証如山的歷史事實。難怪在上述那處經文(林前十五3-8)中,保羅當日所領受又傳的那最重要的信息中,他用了大部分的篇幅談論耶穌從死裡複活的事實,即耶穌複活后向門徒的多次顯現。作為當事人,保羅及門徒們是耶穌複活的偉大見証人。耶穌的複活至今沒有任何人能夠推翻。複活的主耶穌是基督徒榮耀的盼望。

二、惟獨聖經

  保羅當日所領受又傳給大家的真道,即耶穌為世人的罪死和複活,都是“照聖經所說”(林前十五3-4)。神的真道是由聖經啟示、顯明出來的。聖經無與倫比的權威性是因為它是神的話語,是神啟示世人的無誤的絕對真理。“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默示”的希臘文的意思是“神吹氣的”,或是神呼氣所呼出來的。默示不是聽寫或機械筆錄。默示的意思是,當聖靈降臨聖經作者時,他們在聖靈的完全控製之下,寫出的經卷不折不扣是神要他們說的話。聖經各書卷是獨立寫成的,后人將其匯集,成為舊約三十九卷,新約二十七卷的六十六卷聖經正典。從表面看,哪些書卷應放入正典是人所決定的,但其實是聖靈的工作,是聖靈啟示人們使神所默示的這六十六卷經文成為聖經正典。

  聖經都是神的話語,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惟一準則。不是因為我們是基督徒,所以把聖經舉得這么高;只有認識、相信聖經是出於神的啟示的絕對真理的人,才會成為基督徒。聖經是神的話語,可以從聖經的歷史性、無誤性、和諧性、教訓的獨特性、不可摧毀性及預言的準確性等多方面得到印証。由於神的兒子親自來啟示我們,所以神的所有啟示已完整地記錄在聖經中。聖經的內容不能作任何增減。

  要持守真道,一定要不妥協地宣講人的罪性及其嚴重后果,使人真正悔改歸向神。對人的罪性沒有清楚的認識,對神的救恩也不可能有正確的認識。要反對通過信耶穌而博取屬世利益的“成功福音”。信耶穌不僅是理智上知道耶穌是神,更要由理性的認知產生依靠耶穌、跟隨耶穌的委身。要抵製各種形式的否定神跡、否定耶穌神性的自由派神學,和否定聖經權威、以人的理性批判聖經的所謂聖經批判學。

作業(討論題目)︰

1.耶穌複活有哪些証據?

2.得到救恩的人還可能失去救恩嗎?請列出明確的有關經文。

3.既是“因信稱義”,為什么聖經中說“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呢?

4.以簡潔的語言說明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

第四課 對症下藥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向什么樣的人,我就作什么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九22

  如第三課所述,傳福音時一定要持守真道,即使徒保羅所說︰“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傳講神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二2)但這絕不是說,我們在傳福音時,不管對象的狀況如何,都一成不變地把“耶穌基督”、“十字架”當作空洞的言詞向他們宣講。我們應當用諸般的智慧,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效地幫助不同的福音對象理解耶穌並神釘十字架,最終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

一、從需要入手

  講究傳福音的方法,並非不相信十字寶架具有刺入人心、震撼靈魂的力量。傳福音的最終目的是解決人們永生、永死的問題,進而滿足人們人生的各種需要,由治標到治本。然而,在很多情況下,只有當人們了解到福音可以滿足他們人生的各種需要時,他們才有興趣聽福音,最后接受福音。即把人的需要作為傳福音的切入點,從治標開始進而治本。主耶穌正是這樣做的。

  當尼哥底母夜裡訪問耶穌時,面對這位猶太人的高官和真正尋求神的法利賽人,耶穌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地指點迷津︰“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但對那位曾經有過五位丈夫,現又與另一個男人同居的撒瑪利亞婦人,主耶穌知道她內心的干渴,於是諄諄善誘地從向她要水喝開始,對她講解生命的活水,講解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使婦人從稱呼神“先生”開始,逐漸認識到耶穌是先知。再深入認識到神是基督,以致許多撒瑪利亞人也明白了耶穌“真是救世主”(約四42)。

  一次,一位年輕財主跑到耶穌面前,跪下求永生之道。這位少年人年輕有為,又從小遵守誡命。“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可十21)但耶穌知道他還受著錢財的捆綁,所以直搗要害︰“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可十21)可惜,勝不過錢財誘惑的少年官,只好憂憂愁愁地離開了耶穌,失去了永生。與之鮮明對比的是稅吏長撒該的得救。稅吏是替羅馬政府向自己同胞征稅的猶太人。他們為虎作倀,敲詐勒索,令人又恨又怕。這等人猶如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幫助日本侵略者壓迫中國人的漢奸,可稱為“猶奸”。

  耶穌進耶利哥城時,撒該身量矮小,又為人所不屑,在擁擠的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於是他跑到前頭,爬上桑樹,等待耶穌經過。洞察萬人心的主耶穌並未要撒該還出他不法占有的錢財,卻親切地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在神的大愛的感召下,他不僅歡歡喜喜的接待了耶穌,而且在沒有任何外界的催逼下,真誠悔改︰“撒該站著,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於是,“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參見路十九1-10

  使徒保羅一方面說他“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二2),一方面又說︰“向什么樣的人,我就作什么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九22)這是持守真道與變通方法的統一,以便使更多人能明白真道,接受福音,得到救恩。

  對完全沒有猶太教背景,毫無聖經知識的外邦人,保羅從宇宙的奇妙,神的自然啟示開始,逐步引導他們離棄假神,歸向造物之主。比如,他對路司得的外邦人說︰“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他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証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5-17)同是從未聽聞過猶太教和聖經的外邦人,保羅對希臘人傳福音的方法又有別於路司得人。

  保羅在雅典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希臘的雄辯傳道︰“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鑒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他引用了希臘詩人的詩句,“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和“我們也是他所生的”(分別引自革哩底詩人伊皮麥尼德的《革哩底家》和基利家詩人亞拉突的《費諾緬那》;參見徒十七22-30,及《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的相關注釋)。

  對比較了解猶太教的亞基帕王,保羅則現身說法,講述他怎樣從竭力逼迫基督徒的法利賽人變成蒙主揀選的使徒。傳講信實有力,亞基帕王感到了保羅的咄咄氣勢,以至說︰“你想稍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啊﹗”(參見徒廿六1-32

  聖經中也記載了門徒在聖靈的帶領下,直接宣講聖經而領人歸主的事例。比如,腓力向素未謀面的埃提阿伯的一位太監講解《以賽亞書》,使其信道並立即受洗(參見徒八26-39)。

二、方法多元化

  在聖經的特別引領下或在短暫的相遇(如旅途、會議等)中,可以不失時機地直接向陌生人講明聖經和傳揚福音。

  《知己知彼》(黃忠編)一書中記載了一則感人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海軍士兵在澳洲雪梨港聽見一位澳洲人對每一個人說︰“歡迎你們到雪梨。我只是想對你們說,耶穌基督愛你們,為你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賜給你們永遠的生命。再見﹗”他見誰都說這句話,不停地說。這位士兵因此悔改信主,並成為宣教士。多年后,他發現很多人都是因這位街頭布道者而信主的,遂決心找這個人。歷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這位老人。得知來意后,老人淚流滿面︰“我如此做了幾十年,你是第一個告訴我,神使用那一句使人得救的話。我只是不停地做,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如果條件許可,先了解對方、建立友誼,后傳福音是最佳途徑。

  人的需要是福音與人的連接點。福音是超越時代、文化的;但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框架中的人自覺到的需要各不相同。雖然人生的根本需要是相類同的,但表現形式各異。

  接觸福音對象,了解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需要,並讓他們懂得,福音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只有當我們能用我們的話語表達對方的思想、感情時,才能贏得對方的信任。只有既明白聖經又認識人時,我們才能使神的話語切合人的需要。

  按聖經的教導,幫助對方修複破裂的婚姻,改善不良的人際關系,擺脫惡習的轄製,戰勝疾病,從逆境中奮起等等,都可以成為傳福音的切入點。

  傳福音的方法、方式應多元化。對不同背景的對象,切入點要有所調整。

  對知識分子,可以從科學與信仰的關系,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等入手;對已成家立業的專業人士,可與他們一起探討人生的意義。對道德沉淪者,突出宣講神的大愛和赦罪的大能;對道德自義者則讓他們懂得人人都是罪人及“罪的工價乃是死”等等。

  感謝神,現在興起許多人投身中國福音事工,一個從布道會、個人談道、文字、廣播、影視、音樂到網絡的多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福音事工的格局正在形成。有的忠心地堅守在拯救靈魂的第一線,有的正艱苦地探尋著福音對中國文化的適切點,有的則勇敢地踏上了異國宣教的征途……。這都是神的事工,我們每個人只能做其中一部分。誰也不應、不能取代別人的事工、輕看別人的事工,而當彼此接納、相互配搭、真誠代禱。

作業(討論題目)︰

1.試列舉幾項主耶穌布道與施洗約翰不同的地方。

2.如果未信主的朋友受到我們多方關懷、幫助卻仍不信主,你是否會灰心?為什么?

第五課 裝備自己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羅一1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7

  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以恰當的方法傳講完整、純正的福音,就容易使人因信而得到神的救恩。

  然而,一個嚴峻的事實是,傳道者傳講的信息可以使人得救,但傳道者自身的言行卻可能使人跌倒。

  所以,傳道者自身的屬靈生命的建造和真理知識的建造都是十分重要的。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尤為重要。

一、追求聖潔︰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后二21

  人聖潔才能作貴重的器皿,合乎主用;人只有自潔才能聖潔。保羅這裡不是說,人有不同恩賜,可以作不同的器皿。只有聖潔,才能成為主合用的器皿。自潔不是去潔淨別人,也不是要別人來潔淨自己,而是依靠聖靈的引領,抵製各種罪惡,脫離一切卑賤的事。一切與罪有關,與布道者身分不相稱的,不光彩、不體面的事,無論大小,都要遠離。

  關於自潔,保羅特別指出兩點。一是“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欲”,二是要“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后二22

  這是保羅勸勉提摩太的話。此時的提摩太已不是剛信主的少年人,而是追隨保羅,為神重用的仆人,可作教會的會督,可設立長老、執事的傳道人。提摩太仍須逃避少年人的私欲,如色情、吃喝玩樂、好高 遠,喜出風頭,固執己見等,一般傳道人更應加倍儆醒。我們也應常與清心禱告主的人相交,向屬靈長輩學習。不宜將以主耶穌為榜樣與學習他人的長處對立起來,也不宜像西方教育那樣,過分強調個人的獨立、自由發展。

  追求聖潔是非常重要的。韓高生說得好︰“一位技術高明的外科醫生可以用新的、舊的、彎曲的工具,什么都可以;惟一不可用的,就是不潔淨的工具。屬靈的生命也是如此。人不聖潔,神就不能也不會使用他。我們知識少,性格怪,神都能使用,但不自潔,神就不用。”(黃忠編《知己知彼》,p.21)宋尚節博士努力追求聖潔,神使用他在中國大陸奮興十五年,大有能力。今天神仍重用的許多老仆人,都是宋博士當年結的果子。

二、力戒驕傲

  使徒約翰諄諄告誡大家說︰“不要貪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壹二15-16)始祖由於驕傲而悖逆、墮落。墮落后人類與生俱來的一個特性就是驕傲。

  驕傲的表現形式很多,如自以為是,好為人師,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愛批評論斷,無理辯三分,得理不讓人等等。然而,驕傲也可在溫文爾雅的外表裡深藏不露。驕傲的表現形式雖有不同,但核心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太大、太重,“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十二3)。

  驕傲的危害是很大的。驕傲使我們僅憑自己的熱心和才能事奉神,不盡心仰望、依靠神,無法與神親密相交;同時,在事奉中高舉自己,偷竊、遮擋、虧缺神的榮耀。驕傲挑起分爭,製造分裂,損害肢體在靈裡的合一。

  從初期教會到現在,教會中一直是真、假基督徒並存。那些假主名傳道、趕鬼、行異能、實則圖謀私利的人,將來主是不會認他們的。對多數人來說,一方面真心事奉主,一方面又自覺或不自覺地高舉、榮耀自己。有人說,我們的恩賜在哪裡,試探也在哪裡。這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我們無權論斷他人,卻應常常省察自己。

  驕傲的反面是謙卑。謙卑不是彬彬有禮的君子風度,而是屬靈人的內涵。真謙卑還是假謙卑,在遭到不公正的批評、誤解、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或與驕傲人打交道時,最容易分辨出來。不時聽人說到“屬靈的驕傲”,意指一個人因有些屬靈的恩賜而驕傲。其實,“屬靈”與“驕傲”是互不相容的,前者來自神,后者屬乎世界。

  驕傲是罪人的本性,謙卑是屬靈人的特質,越與神親密相交,越蒙聖靈光照的人,越知道自己的不潔、不配,越懂得一旦離開神,就一事無成,也就越敬畏、仰望、依靠神。越與神親密相交,經歷神的大愛、饒恕和接納的人,越能去愛、寬容、接納別人,並懂得弟兄、姊妹的肢體關系,每人只能做一部分的工作,大家配搭起來才能完成神的事工。他(她)不僅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而且能“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能與大家和諧相處,竭力保守靈裡的合一。

  所以,真正的謙卑是,敬畏、順服神,在神所分配的定位上忠心盡職,並與弟兄姊妹在主愛中同走天路。

  謙卑是屬靈生命趨於成熟的重要標志,可以視為與靈命長進成正比。使徒保羅從自稱“使徒中最小的”到“聖徒中最小的”,直至“我是個罪魁”,他的靈命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不少中國學人基督徒,信主時間不長,靈命也幼嫩,但因有一定恩賜,肯擺上,事奉有一定果效。在贊揚聲中容易滋長驕傲情緒,值得我們時時警 。戰勝或預防驕傲不是消極地“隱姓埋名”和“沉到底層”,而是積極、主動地仰望神、順服神。神如果要我們默默無聞,我們就要自甘寂寞、努力作工;神若要我們站在前台,我們就要靠著神的大能,使別人只見耶穌,不見我們自己。時時懇求聖靈光照、引導,處處與弟兄姊妹彼此勸勉,我們就能戒驕戒燥。

三、研讀聖經

  我們所布的道、所傳的福音,都來自聖經。努力認識聖經啟示的真理,尤其是關於三一真神的真理,是每一位布道者、傳福音者的基本功。

  基督教的信仰不是一套理論或一種哲學、思想的體系,乃是每個基督徒與神所建立的個人關系和生命連接。因此,作為一名基督徒,經歷神的同在是極為重要和寶貴的。

  同時,我們又不能僅滿足於與神親密相交的主觀經歷,因為我們還肩負把福音傳到地極的重任。我們要告訴別人,我們所信的是誰,以及我們為何要信。讓世人知道,我們的信仰是有根有基的,我們所信的是客觀存在的獨一真神。只有把主觀經歷和聖經所啟示的客觀真理相結合,傳福音才能有好效果。

  所以,使徒彼得說︰“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否則,將像已故布道家李德爾(Paul Little)所說的那樣,“如果時常讓非基督徒問得我們啞口無言,那就等於鞏固他們不信的心。”“我們的無知,只能使不信者更加不信。

四、誠實無偽

  使徒保羅諄諄告誡說︰“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二13-16

  坦蕩正直地做人,真實無詐地傳道,這是我們要好好操練的。我們應表裡一致,言行一致,不戴假面具。我們向人分享神在我們生命更新中的奇妙作為,也向人分享我們的軟弱、失敗,不必裝出一副屬靈的樣式。

  《五十年來》刻畫了不斷成熟、堅強的王明道先生的前半生。《又四十年》中王明道先生著力地詳述了五十年代中他的軟弱,及如何依靠神的大能重新站起來。把這位聖徒有血有肉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令人更感親切和欽佩。

  由於人的智慧有限,我們對神的認識也有限。所以,我們認識多少傳講多少,不可信口開河。也不可為了效果而說一些不實的東西。再則,如果我們發現在傳講中有不實或錯誤的地方,應聞過則喜,盡快糾正。我們的神是榮耀的神,又真又活的神。我們作神兒女的,就當是純潔的人,信實可靠的人。

五、充實知識

  神用大自然和聖經這兩本書啟示我們。聖經的真理揭示和回答了人生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人的本質是什么?人活著干什么?人類和宇宙的終極歸宿是什么?福音與人的生活休戚相關,努力用人文、科技的各種知識充實自己,不僅能幫助我們自己更深刻地掌握聖經真理,也能使我們更有效地把福音傳給不同背景的慕道朋友。

  此外,有一些心理學和邏輯學的訓練也是很好的。在聖靈的引導下,用諸般的智慧,使我們傳揚的福音既符合聖經真道,又切合聽眾需要。有道、有理、有情、抓住人心、開啟人心,使聽眾共鳴、回應和接納。

作業(討論題目)︰

1.傳道者面臨的最大試探是什么?有人說是財和色。你以為如何?

2.應該怎樣看待神學訓練?

第六課 始於足下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4-16

一、布道的精意

  主耶穌道成肉身,成了不可見之神的可見之像(約一18);主耶穌用神的死完成了神的救贖計劃,使人能重新與神和好。人因著信,得到神的救恩,得到神所賜的生命(約五24),成為新造的人(林后五17)。基督徒新生命的彰顯,使人看到基督的榮光,見証了神的慈愛、信實、大能和基督教信仰的真實性,從而被吸引,被感召歸向主,得到神賜的新生命。

  布道就是生命的傳遞︰以生命見証生命,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拯救生命。

  所以,布道的根基是布道者的生命見証。努力傳講福音,是生命見証的一部分;更重要或主要的生命見証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舉、止、言、行。這就決定了我們的福音工作要從身邊開始。

二、七個同心圓

  湯普生和湯卡羅琳(W. Oscar Thompson, Jr. Carolyn Thompson)著的《推己及人》(《Concentric Circles of Concern》)一書中,將人際關系形象化為七個同心圓;認為福音是藉著這些圓逐漸擴展的。

七個同心圓

  他們發現,不少人布道是從第一個圈跳到第七圈而略過第二到第六圈;因而這幾圈的關系破裂了。

  他們認為,“當我們在橫的方面有了破裂的關系,在縱的方面跟神的關系也就破裂了。這不是說我們不認識神,而是說神還沒有成為我們生命中的真正主宰,我們不愿意讓神作每件事的主,且不肯按神的條件接納人。”(p.19

  與神的關系對了,與人的關系就好;與人的關系出了問題,反映我們與神的關系出了問題。有人說,愛神容易,愛人難。但聖經的教導卻是︰“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約壹四20-21

  《推己及人》的作者一針見血地寫到,“對某某人,即我們不認識的人,就不必考慮言行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我們可以言行不一。對陌生人講耶穌並沒有錯,我們要這樣做。神會把這些人帶進我們的生活圈子裡。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把主講給第二圈到第六圈的人聽,我們就是假冒偽善,就等於在演戲,我們就是不真實的人。”(p.19-20

  我們應該接受湯普生夫婦的挑戰︰傳福音從身邊開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審視和調整我們與神的關系,才能有效地傳揚福音。

三、難於向親近的人傳福音

  不向或少向親近的人傳福音,大多是因為太難。

  向親近的人傳福音的難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聽福音的人往往不會很認真。愛聽就聽幾句,有一搭沒一搭;不愛聽時,多說一句也令他們心煩,一點面子也不給。尤其對長輩傳福音時,還會常遭呵斥、教訓。

  剛信主時,許多人都以極高的熱忱向親人傳福音,恨不得他們一下子都能得到救恩。重生得救后,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都有了根本的改變,免不了會與親人產生歧見,在生活中造成諸多不協調。這正是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的道理。

  一位姊妹曾對我說︰“信主前,我很崇拜我先生。他不僅學位比我高,而且聰明、能干,各方面都勝我一籌。可是我信主后,一切都變了。我因成為神的兒女感到非常滿足和喜樂。可是他每天忙忙碌碌所追求的,都沒有永恆的價值。看他那種拒絕福音、自鳴得意的態度,我打心裡看不上他,可憐他。”

  當我們向親近人傳福音總不見果效時,常常愛心變怨恨,急切變急躁,或指責、埋怨,或冷言相諷,軟硬兼施。但常常事倍功半,事與愿違。從此,我們心灰意冷,閉口不再向他們傳福音。

  向親近的人傳福音的另一難處是,我們在他們面前是透明的。

  人與一般人相處時,自覺不自覺都有一副面具。可是回到家裡,一切粉飾都除掉了,真我暴露無遺。施洗約翰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三8)主耶穌教導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

  基督教必須藉信徒的倫理、道德行為表達其信仰的真實性和可行性。除非我們信主后,在日常生活中有新生命的流露,否則我們傳福音只會淪為說教,很難對親近的人產生效果。我們依然故我,他們很難相信我們所信的神是真實的,聖靈的進住是真實的。為了避免各種僵持局面,我們常常繞過親近的人,向陌生人或關系不密切的人傳福音。

四、學習向親近的人傳福音

  我們一生中最大的挑戰、最大的壓力,很多時候都來自於家庭。在家裡,我們常常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們的付出也難以有及時的回報。家庭是學習謙卑、舍己的好地方。家庭處好了,服事教會、團契,就能游刃有余,向親近的人傳福音也變得容易了。改變自我與傳福音可以相互促進。

  人們往往要經過大學,甚至研究生的系統學習,才能成為各種專業人員。但對我們很多人來說,成為家庭的一員,似乎不需要學習、訓練。兩人一結婚,自然地成為丈夫和妻子;一有了孩子,也就自動當起父親,母親來了。難怪,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怎樣作夫妻、父母,也就難於向對方傳福音。丈夫、妻子、父親、母親的角色都是必須學習,也是可以學習的。我們最權威的教材是聖經的教導。

  在親近的人之間,需要學習的最大功課就是彼此饒恕,彼此接納和彼此相愛。按人的本性,我們很難作到。但我們已重生得救,有聖靈的引導。只要依據、效法主耶穌,我們就可以逐漸學會這些。主耶穌是一切的源頭。“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十三34)“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羅十五7 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弗四32)靠著神的大能,讓我們的生命操練從家庭開始,我們的福音事工從親近的人中開始。

作業(討論題目)︰

1.如果有了要全職事奉的感動,是否應立即放下專業工作,進神學院學習?

2.是否等自己在親近的人中有了美好的生命見証后,才能向他們傳福音?

第七課 清障架橋

  “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

  “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

一、戰略意義

  第一課中談到了傳福音的普遍意義。具體到對中國學人傳福音,意義也十分深遠。

  近年來,中國大陸基督教的蓬勃發展,海外中國學人的信主熱潮,都是神的奇妙大工。神拯救中華民族、使用中華民族的時候到了。有人估計,中國大陸的基督徒人數現為五至七千萬,家庭教會是大陸教會的主體。

  海外的中國學人是中國知識分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有機會在海外聽到福音、接受福音,並得到真理的訓練裝備,有神的美意。他們可以以多種方式把福音傳到國內,尤其是知識界。

  只有當中國學人的福音事工與基層的福音事工相輔相成,中國的福音運動才能健康、平穩地發展。海外這批中國學人,一、二十年后即可成為中國各級的中堅力量,若他們能悔改信主,其影響是難以估量的。現在,神已把他們帶到了我們身邊。

二、清除障礙︰

  在第四課《對症下藥》中談到,如果條件允許,先建立友誼,后傳揚福音是最佳途徑。因此,了解他們接受福音的主要思想障礙和清除障礙的方法,對傳福音是有幫助的。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思想障礙及破除方法。

  無神論──認為沒有神,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永恆體系;把相信神看作是迷信、愚昧、無知。

  破除方法︰許多以有神論為主導思想的西方國家都是先進、強大的國,所以信神不一定是愚昧、無知;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預言了,大爆炸理論(Big Bang)顯示出宇宙不是永恆的,宇宙是有開始的,而且是超自然的開始;宇宙既非永恆,宇宙及其自然規律都是受造的;看看浩瀚精密的宇宙,造物主的存在就不難接受了。

  唯物主義──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物質。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質的投射,沒有物質就沒有精神。“唯物”即“唯有物質”。因此,否定任何不依附物質的客觀存在,如神、靈等等。

  破除方法︰宣講靈界的客觀、真實性;人不僅有屬物質的肉體,還有神所賜的靈。肉體會死亡,但靈卻有始無終地長存。人身體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另一種生命形式的開端。靈界是獨立於物質世界的。神是個靈,靈界還有受造的天使(其中一部分犯罪,墮落為鬼魔)。基督教既不“唯物”也不“唯心”,而是“唯實”︰同時承認物質世界和靈界的客觀存在。

  多神論──認為神有多位,無論信哪一位,將來都能進天堂,不接受基督教關於耶穌基督所啟示的三一真神是宇宙惟一真神的偉大宣稱。

  破除方法︰比較宗教學。有比較才有鑒別,一比就比出真偽了。現在,道教、孔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被稱為世界五大宗教,尤以后三種的影響為大。但是,釋迦牟尼所創立的原始佛教是無神論的心理學的自律,他去世幾百年后,佛教才逐漸演變為崇拜多神、多靈的宗教。

  公元六世紀由默罕莫德創建的伊斯蘭教,其信仰多是從基督教借來的。它也相信只有一位真神,但不是耶和華而是阿拉。基督教與別的宗教的根本區別在於︰別的宗教是人去找神,人的智慧有限,找出的神只是人觀念的投射,而非真神的本體;基督教是神找人,啟示神自己是怎樣的一位神。神的啟示集中體現在“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和耶穌“因從死裡複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4)。聖經的權威和耶穌的複活是鐵証如山的事實,是基督教的根基和與其他宗教的分水嶺。

  進化論──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一八五九年發表《物種起源》后,進化的思想風靡世界,並不斷被擴展、充實。進化論已滲入各個領域。

  就生物而論,進化論者相信,第一個生命(單細胞生物)是由無生命物質變來的;然后,由於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自然選擇或物競天擇),生物由單到繁,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進化,人則是由猿變成的。進化論反對神各從其類造生物的聖經啟示。

  破除方法︰進化論是達爾文基於他的觀察提出的一個假說,並非已被証實的事實。達爾文從種內變異的現象一下子推演到種間的進化,甚至大類之間的跨越,是缺乏依據的。“寒武紀生命爆炸”和中間類型生物化石的缺失是達爾文理論的死結。

  再則,進化論是哲學多於科學,它是一種解釋外界事物的方法論。有親緣關系的生物,一定有性狀的相似性;但有相似性狀的生物不一定有親緣關系(即不一定是由一個變成另一個的)。所以,即使將來找到了很多中間類型的化石(可能性極小),也只能說,進化是一種可能性,而無法証實進化確實發生了,因為它們可能是這樣分別被造的。

  最后,人是按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人有神所賜的靈。人的創造性、理性、道德性、宗教性等等,都是別的動物沒有的,人與其他動物之間,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這個有目共睹的事實是進化論無法解釋的。

  科學主義──認為科學至上、科學萬能,科學是認識、經驗真理的惟一途徑和標準;只有科學能証明的,才能相信。因此,反對任何超然的神的神跡、奇事,否定神的存在的可能性。

  破除方法︰科學主義是一種被扭曲了的世界觀。神創造宇宙,賦予其規律,科學的任務就是認識這些規律,信仰和科學是和諧、不可分的。通過科學研究認識神的創造,進而認識神、榮耀神。

  科學的進步和人心的驕傲,科學被抬得越來越高,遂使科學與信仰脫勾,直到用科學否定信仰,科學幾乎成了神。

  由於科學研究對象的必備條件(為可量度性、可重複性、被動性,等等),科學在物質世界中的有限范圍內才有用,對靈界更是鞭長莫及。科學有限,神無限。科學既不能証明神,也不能否定神,科學找不到神。“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四24

  “基督教是文化侵略的工具”──認為基督教近代是藉帝國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進入中國的,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一部分。

  破除方法︰這種觀點是一種誤解,是由於長期片面宣傳所導致。時間的吻合並不等於目的相同。要大力宣講宣教士進入中國后為中國人民獻身的可歌可泣的事跡。雖然,宣教士不是完全人,其中也有拙劣者,但畢竟瑕不掩瑜。

  人心驕傲──認為自己完全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無須依靠任何神明;自以為真理在手,對於凡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東西,一概拒之門外,對福音不屑一顧。

  破除方法︰驕傲是接受福音的最大攔阻。人的始祖因驕傲而犯罪、墮落;墮落后的人,驕傲成為其固有特征,與生俱來。只是,許多人陷在驕傲之中卻察覺不到。

  可以從兩方面開啟對方︰一是一個人在宇宙中的短暫、有限、渺小,“人定勝天”“人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只是自欺欺人的神話;二是揭露人的罪性,人心的黑暗、污穢和詭詐。面對事實,多數人都可以逐漸謙卑下來。

  “基督教是西方的宗教”──認為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信了耶穌,就拜倒在西方文化之下,背棄了中國的文明。

  破除方法︰這是一種誤解。基督教應源於東方(中東)而不是西方。基督教信仰不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東方、西方文化都是地區性、民族性的,基督教信仰是普世性的。中國人信主不是拜倒在西方文化下,而是與西方的基督徒一起敬拜人類共同的救主。基督教信仰可以升華中國和任何國家的文化。

  上面列舉的思想障礙是一般常見的,至於每個人,必各有差異。 基督教信仰是客觀真理,所以不怕講理。針對中國學人依賴理性和邏輯的特點,可以列舉充分的事實,透徹地與他們論理,以理服人。

  比如,可以從對方的弱點切入。很多人以自己是無神論者自居。可以問︰“你研究過有神論嗎?你的無神思想有根基嗎?”有人總以科學對抗信仰,可以問︰“什么是科學態度?你讀過聖經,了解福音嗎?否認自己尚不了解的東西,算是科學的態度嗎?”抓住弱點,對方容易軟化、虛心。

  另外,也可以攻為守。當對方要我們証明有神時,我們可以回答說︰“我不能用科學証明神,因為科學有限。但我可以講很多神存在的依據。你能用科學証明沒有神嗎?你只能說,你看不見、摸不著神,所以沒有神。這乃是‘存在就是被感之’的唯心主義論點,連唯物主義都夠不上﹗”當對方強調“信神需要信心,太難了”時,我們可以說︰“信神是難,但要否定很多証據,不信神更難﹗信神需要信心,但連銀河系都無法穿越的人類敢說宇宙之中沒有神,這豈不需要更大的膽量和信心?”我們做到有理、有智,不但不會激怒對方,反而啟發他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與慕道朋友充分講理的同時,也要告訴他們︰神是無限、超越的,科學和理性是有限的。信仰不排斥科學和理性;只有在理性和科學的基礎上,憑借信心的飛躍,才能認識神、回歸神。

三、注意方法

  注意方法、策略不是弄虛作假,而是一切從愛心出發,用適當的方法讓不同的人可以接受福音。方法問題在第四課中已有論及,這裡主要強調傳道者的態度。

  一、是不卑不亢、溫柔謙卑。不輕狂待人,也不討好、迎合人,而憑智慧傳講真理。要尊重對方,鼓勵對方發問,專心聽取對方的表達,從中找出積極的部分,引導他們認識真理。真誠的提問是信仰的開端。最讓人無奈的,是這樣的對話︰“你覺得今天的信息怎么樣?”“不錯。”“你有什么問題嗎?”“沒有。”“你信嗎?”“不信。”“……”

  二、是懇切坦蕩,力戒辯論。傳福音時,知道多少說多少,避免夸大、不實之詞。對對方的問題,知道就答,不知道就不答,切忌牽強附會,給人以“無理辯三分”的印象。我們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我們不知道答案,不等於沒有答案。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或幫助他們找答案。如果因觀點分歧,相持不下或對方變得不冷靜時,最好暫停對話,避免無謂的爭辯。否則容易傷和氣,於對方領受福音無益。

  三、回避政治。福音是超越文化、政治的。不管一個人政治態度、文化背景、出身門第、社會地位為何,只要真心悔改信主,都是神的兒女,都是我們的弟兄姊妹。將政治混雜在福音之內或凌駕福音之上是不妥當、不可取的。

四、恆切禱告

  領人歸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們清楚知道,“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十二3)我們只是神的器皿和管道。不是神的靈的大能,怎么可以憑我們一席話就把一個人幾十年積成的世界觀改變過來?學人愛思考、論証,我們確需有所準備。但萬變不離其宗。他們對信仰提出的問題,不外乎那一、二十類,並非不能招架、化解。

  因此,在領人歸主過程中,要懇切禱告、隨時禱告,求主給我們愛心、耐心、信心和智慧,求主預備對方的心。只有在禱告中把人帶到神面前,才可能真正地將人領進神國裡。

作業(討論題目)︰

1.有人認為,亞當、夏娃犯罪后,所有的人都是罪人,其理性也被罪所污染,因此傳福音不能用理性,只能靠信心。你同意嗎?

2.一些學人因顧慮回國后的處境而不敢信主,應當如何幫助他們?

第八課 培訓門徒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十37-38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約八31

  大使命的核心是“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按照主耶穌的教訓,立志遵循主耶穌的道,愿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耶穌的人,才算是神的門徒。領人歸主的目標也是造就耶穌的門徒。但很多時候,這一目標被忽視了。今天教會生活和布道事工所面臨的種種難處,大都與對培訓門徒這件大事的偏離有關。

一、耶穌的榜樣

  主耶穌在世的三年多傳道生涯中,走遍各城各鄉,教訓天國的道理,向世人宣告︰“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四17)但神傳道的主要目標和策略,乃是呼召一小部分人跟從神,用這班人來見証神,並在神受難、複活、升天后,繼續神在世上的工作。

  主耶穌培訓門徒的方法就是“來跟從我”(約一43),讓門徒從神的生活、布道中學習神、認識神。三年多傳道的時間中,第二、第三年花在門徒身上的工夫大大增加。神與門徒朝夕相處,同吃、同住、共話。一齊往返於僻靜的鄉間小道,一同置身於喧嘩鬧市、婚宴;或泛舟加利利海打魚,在曠野、山中禱告,或進入會堂、聖殿敬拜……在受難周,神幾乎與門徒寸步不離,即使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神也只離門徒咫尺之遙。

  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穌複活后的十次顯現,全是給神的跟隨者看的。主耶穌為什么不向那些不信的人顯現呢?因為神跡並不能讓人信神。主耶穌絕不會滿足剛硬者的好奇心。正像神對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說的那樣︰“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跡;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太十二39)耶穌複活后多次顯現,主要是為了堅固門徒的信心。

  複活的主對門徒說︰“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路廿四39)在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向兩個門徒顯現,和他們同行,“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廿四27)在加利利湖邊,複活的主為門徒預備了早餐,指示他們︰“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約廿一6

  主耶穌不僅反複向門徒顯現,而且吩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的洗禮。耶穌升天后,聖靈保惠師來接續主耶穌的工作︰“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十四26)主耶穌所做的一切,根本目的就是造就、堅固門徒。

  主耶穌在世的傳道事工結束時,立志追隨神的有五百多人(林前十五6),留在耶路撒冷受聖靈洗的僅有一百廿人(徒一15)。這遠不如釋迦牟尼或默罕莫德生前的追隨者多。但耶穌的策略是正確的。神留下了一批傳遞神生命的門徒。正是這一小批人的事工,在第一世紀末已震撼了當時的整個社會。如果不是漸漸偏離了主耶穌的布道目標和方法,恐怕不需幾個世紀,福音就傳到地極了。

二、我們的任務

  初期教會以后,主耶穌為我們樹立的極其簡朴、有效的布道方法逐漸變了形。各種布道方法、策略的尋索沖淡了培訓門徒的努力。布道工作常著眼於決志人數的多寡,忽略了決志后的跟進工作。在有限的跟進中,往往是用集體訓練(如主日學的初信班、浸禮班等)代替了個別的栽培工作。由於決志后的跟進工作不力,初信者只得獨立應付生命、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失敗、跌倒就無法避免了。當他們無法經歷聖靈的大能時,就容易對信仰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如果這些疑慮得不到及時的化解,他們的信心很快會化為烏有。很多人會得而複失,勉強守住信仰者也大都軟弱無力。更有甚者,經歷了信心失敗的初信者的栽培工作甚至比初信時更難。

  很多教會、團契已看到培訓門徒的重要性,但覺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教會、團契常常只有少數人在服事,各種工作已難於招架,無暇他顧。

  有人比喻說,教會事工好像一大群極需運動的人在觀看一、二十個精疲力竭隊員的球賽;球藝出色時贏得一陣喝彩,否則遭到一片辱罵聲。

  高爾文(Robert E. Coleman)在《布道大計》(《The Master Plan of Evangelism》)一書中指出︰“耶穌的策略清楚地啟示我們︰不管教會用何種方法扶立主委托給神的人,總要以個別監護的栽培方法為本。否則就等於棄初信者於魔鬼爪下。我們需要設立某種扶立製度,務求每一個初信者都有一位基督徒陪伴他,直到該初信者能夠領導別人為止。

  “擔任輔導工作的人,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初信者讀經、禱告、解答疑難,闡明真理,並且一同幫助其他的人。”(p.26

  現在,培訓門徒的症結是︰缺少培訓門徒的人、培訓人的委身及合適的培訓教材。基督徒不是基督。我們不能用“來跟從我”的方法培訓門徒。提高培訓人的生命素質和真理知識水準是當務之急。雖然很難,但要痛下決心。一旦培訓門徒的事工得以啟動並堅持下去,門徒以幾何級數倍增時,教會、團契才能從根本上擺脫少數人到處救急,捉襟見肘的被動局面,進入良性循環。

  “往下扎根,向上結果”(賽卅七31)。擁有一批門徒,教會生活和福音事工必能別開生面。有人問葛培理︰“如果你是大教會的牧師,你怎樣栽培會友呢?”他回答說︰“首先,我會找八個、十個至十二個肯付出時間和精神代價的人,組成小組。然后花數年的時間,將我所有的與他們分享。這樣,我實際上就有了十二個助牧幫忙栽培會友。他們受訓之后,又可以各自訓練八個、十個或十二個人。我知道有一、兩間采用這個方法的教會,成績斐然。我想,這模范是基督首開先河的。”(同上,p.86

  現在,一些教會正在積極摸索培訓門徒的可行途徑,如細胞小組,三元福音倍進布道法、《聖徒裝備》培訓,等等。只要我們對培訓門徒的重要性、迫切性有了清楚的共識,在聖靈的引領下,各種困難是可以逐一解決的。

作業(討論題目)︰

1.既然是“因信稱義”,在領人歸主時是否有必要對他們談及罪,舍己和背十字架等問題?講這些是否會嚇壞他們不敢決志?

2.有人認為,一個人決志信主,重生得救后,他永遠在神的護佑下了,保險了;所以我們的主要精力應用於搶救失喪的靈魂而不是門徒培訓。你以為如何?

答案

第一課  關於布道

1.從字面上講,“有君尊的祭司”就是有君王尊榮的祭司或能侍奉君王的祭司。

  祭司是神在舊約時代所設立的一個聖職,其職責是管理會幕、行潔淨禮、獻祭、為民代求、宣讀律法等。

  祭司是中保,使罪人可以和聖潔的神相交。神揀選了亞倫和他的四個兒子為以色列的首任祭司(出廿八1)。

  祭司的責任重大,故要求也高。聖經用了五章的篇幅(利八、九、十、廿一、廿二)闡述祭司的奉獻和守則。而且,只有亞倫的子孫才能作祭司。

  但在這段經文(彼前二9)裡,“有君尊的祭司”是指“你們”,“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彼前一2),即所有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為什么呢?

  因為舊約的祭司是基督的預表。“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來十1112)祭司每天忙忙碌碌,只能站著事奉神,仍不能除罪;而耶穌只一次獻上,就坐下了。因為“成了”(約十九30),“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十14

  每一位基督徒經主耶穌的救贖,不僅與神和好,而且成了神的后嗣,與基督“一同作王”(提后二12),而且“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林后五20)所以,每一位重生得救的人,不僅有君王的尊榮,又肩負勸人與神和好的祭司的職分,是“有君尊的祭司”。

  在新約時代,祭司不再限於教會的一個階層,而是人人皆祭司。傳福音、領人歸主不是牧師、長執或有恩賜的弟兄、姊妹的專利,而是每一位基督徒的使命。美國“三元福音倍進”創辦人Dr. James Kennedy統計,美國幾十萬教會中的信徒,包括傳道人和長執在內,只有5%曾領人歸主。基於對我們身分的認識,希望我們中國基督徒做得好一些。

2.舉手多次才真正信主的海外中國學人是存在的,但在信主的中國學人中占多大比例卻應認真統計,不可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他們決志后又有相當部分流失了,這是有目共睹的;但這並不僅限於海外的中國學人。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們把布道、領人歸主的目標定為“決志信主”而不是“成為門徒”,從而忽視了決志信主后及時而有效的跟進工作。這一點,在第八課還要進一步討論。

第二課  道成肉身

1.《以賽亞書》四十三、四十四章有以下幾處相關經文︰

  “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証,我所揀選的仆人。’”(賽四十三10

  “我曾指示,我曾拯救,我曾說明,並且在你們中間沒有別神,所以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証,我也是神。’”(賽四十三12

  “你們是我的見証,除我以外,豈有真神么?誠然沒有磐石,我不知道一個。”(賽四十四8

2.有人將讀經、禱告、團契、教會活動等看成是“屬靈”的,而將學習、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閑活動等當作“屬世”的。

  這種劃分似乎很普遍,但缺乏聖經依據。主耶穌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

  有人說,基督徒是全天候的;我們的各種專業工作都是副業,只有基督徒是正業。只要按神的旨意而行,能榮神益人,就都是“屬靈”的。否則,即使是教會活動,也是“屬世”的。

3.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徒十七24-25

  神把傳福音的使命交給門徒,絕不是神需要“人手服事”。從彼得向哥尼流傳福音看,神這樣做的一個原因可能是讓門徒更加認識神、認識神的心意,從而更順服神、更親近神。當彼得在異象中見到一塊大布中的各種活物,並有聲音說︰“彼得,起來,宰了吃”時,彼得卻斷然拒絕說︰“主啊﹗這是不可的,……”但神威嚴地命令道︰“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彼得只能順服。當彼得向哥尼流傳道時,一開口就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在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而且當他傳講時,“聖靈降在一切聽道人的身上”。這使彼得對神的認識大大深化一步︰神不僅是以色列人的神,而且是全人類的神和救主。

  彼得在外邦人中傳福音的事在耶路撒冷引發爭論。但當他詳述原委后,“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徒十一18)彼得這次傳道,是教會工作的一大突破。有人將這事稱為“外邦人的五旬節”。

第三課  持守真道

1.耶穌複活的証據很多,如︰

  1)尸體不見了;

  2)複活后的多次顯現;

  3)五旬節聖靈的降臨;

  4)非基督徒史學家的記載;

  5)門徒的徹底改變;

  6)聖經預言的應驗;

  7)複活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影響;

  8)耶穌如今活在每個基督徒的心裡。

2.得到神的救恩的人,即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永遠不會失去神的救恩。因為神的救恩是永遠的,不取決於得到救恩的人的狀況,也不需人用行為持守,是神白白的恩典。這方面的經文很多︰約三16,五24,十28-29;弗一13-14;來五9,七25等等。

3.“因信稱義”和“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是神的救恩真理的兩個方面,看似相互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前者對慕道朋友而發︰行為在得救中沒有任何地位,只能憑信得到神的救恩;后者是對基督徒講的;必須有好的行為與得救后的身分相稱。

  好行為不是得救的前提,但卻是得救后的必然結果。因為,當一個人因信得救后,不僅罪得赦免,而且得到了神所賜的新生命,即聖靈的進駐。有了新生命,生活就有新樣式。所以,基督徒的好行為是生命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做出來的。

  如果一個基督徒長久沒有善行,他就應省察自己是否真正重生得救。如果沒有,就要在神面前重新認罪悔改;如果覺得自己已重生得救,就要加強靈修和肢體生活,使自己的屬靈生命能日漸長大。

4.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是︰別的宗教是人去找神,找到的神只是人的理智的投射而非真神的本體;基督教是神找人,神向人啟示神是怎樣一位神,而不是人頭腦的產物。神的啟示集中體現在六十六卷聖經和道成肉身、為人罪死又複活升天的耶穌基督身上。

  基督教信仰是植根於這兩個歷史事實之上的客觀信仰,我們所信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神,不是人心所想、人手所造的假神。

第四課  對症下藥

1.施洗約翰 耶穌基督

離世︰退到曠野、離群獨處 入世︰深入人群、進到會堂

淡酒濃酒都不喝”(路一15)“人子來,也吃也喝”(路七34

大聲斥責罪惡的先知體恤疾苦的牧者、醫生

2.時常聽弟兄姊妹述說如何耗費精力去幫助慕道朋友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可是一旦他們問題解決了之后,在教會就再也看不到他們的人影了﹗話語中帶著幾分失望,幾分無奈,甚至一縷覺得被人利用了而生的慍色。

  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我們不是為了傳福音才去幫助人、關心人。關懷不是傳福音的手段或橋梁。我們是為了愛而愛人、關心人,為了愛才向人傳福音。

  愛人如己是聖經的教訓。關懷和傳福音都是我們的目的,都源於神的愛。因著我們的關懷讓對方領受到神的慈愛而信主,我們當然高興;若對方一時不肯信主,我們也不必難過。因為,關懷他人是我們的本分。再者,透過我們的關懷,神的道已經彰顯出去了,時候到了就會結果。如果把關懷當作叫人信主的手段,別人一時不信,我們就容易產生“一切都白干了”的失落感。

第五課 裝備自己

1.錢財和色相確實為兩大怪物,許多人在它們面前手軟腿顫,力不能勝。

  從古到今,不少傳道者在這上面跌倒、犯罪,有目共睹,令人痛心。然而,不能勝過錢、色的原因是什么呢?“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十六18,十八12)傳道人面臨的最大試探乃是人心驕傲。

  這是因為,第一,驕傲使人疏遠神,進而不順服神;一離開神,人就無善可陳,一切敗壞將接踵而至。第二,驕傲不像別的試探那樣容易察覺,常常已深陷驕傲而毫不知曉。故而尤需儆醒,尤需操練敬虔。“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四8-9

2.對神學教育的態度,應避免走極端,不應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

  有人將神學稱之為“人的學問”而一棍子打死。他們主張,只要聖靈光照,憑自己就能讀懂聖經。這種觀點只要直接經驗,拒絕間接經驗;以為聖靈只光照自己,而不會光照別人。

  其實,對聖經大架構的認識,或對聖經總原因的把握,絕非一個人的研讀可以達成的,須借助於幾千年來蒙神光照的歷代聖徒的認識的積累─神學。

  另一方面,有人又宣稱非神學不可。把神學看作高深的學術研究,重神學家的觀點,忽視聖經的啟示;重知識,輕生命的建造。講神學時神采飛揚,實際生活中卻心冷失望,講神學頭頭是道,私生活卻亂亂糟糟。有人在讀神學前反對神學,一讀神學,立即跳到惟獨神學一端。

  總的說,傳道人或平信徒,如果條件允許,都可因人製宜地接受些神學訓練。但要警惕自由神學,要注重知識和生命並重的學習原則。

第六課 始於足下

1.重生得救后,人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都會發生根本變化。認識到拯救失喪靈魂的極端重要性,因而愿意全職事奉神,是許多弟兄姊妹信主后的共同愿望,這是非常可喜的。

  前面的課程中已談到,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是全時間的傳道人;只是,有的是透過專業工作,有的則全職作聖工。

  應該用何種方式傳道,要看神對每個人的具體帶領。當我們不大確定,放下專業工作、進入全職事奉的感動,是源於神還是出自己愿時,最好不要急於辭職進神學院。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先帶職參與當地教會、團契的事奉。在事奉中等候神更清楚的引領,在事奉中發現自己服事的恩賜在哪方面,在事奉中操練自己的生命;同時,在事奉中,也讓弟兄姊妹驗証我們是否可以作全職傳道人。

2.我們信主時,因著聖靈進入心中,成為新造的人。雖然老我還未全死,但有了神所賜的生命,就會有生命的流露和表達。

  一個真正重生得救的人,他的生命或遲或早,或快或慢要發生變化。從重生得救到生活成聖,是我們一生要努力追求的,不必要等到我們新生命已茁壯才向親人傳福音。告訴他們自己怎樣由不信到信,分享自己為何靠主得勝或不順服神遭失敗的經歷,都是生命見証。只要我們能用信仰統帥生活,讓他們看到我們所信的神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是又真又活的神,我們傳福音就會有果效。

第七課 清障架橋

1.世人都犯了罪,全然敗壞。但這並非說世人沒有一點善行,每天做的每件事都是壞事,而是說,“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七20)人可能有些善行,但卻不能不犯罪。

  理性也是如此。人墮落后,理性也受到罪的污染。比如,為自己的錯誤編造理由,歪曲、否定神。但這不是說人的理性全然無用了。不信神的科學家也能獲得諾貝爾獎就是一例。信心不排斥理性,而是包含理性。如果一種信仰完全不能用理性思辯,恐怕就與迷信相差無幾了。

  神藉大自然啟示人,人用神賜的理智去認識神的啟示進而認識神,也正是聖經的教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一20-21

  “他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自己未嘗不顯出証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6-17

  人可以藉理性知道神,但只有藉信心才能歸向神。

2.近期須回國的大陸學人在海外信主后,返國后將面臨一些實際問題。我們應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並幫助他們處理好各種關系。

  首先,應告訴他們,與神建立個人關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若因顧忌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敢信主,是因小失大,是很不值得的。鼓勵他們拋開顧慮,決志信主。如果他們不愿公開,也可在私下決志受洗。

  第二,回國后是否要公開自己的基督徒身分,讓他們在禱告中尋求神親自的帶領。主耶穌差遣門徒時吩咐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太十1623)主耶穌並沒有吩咐門徒一律沖上去為神殉道。是否殉道,何時、何地殉道,主都有計劃。回國后,如果主的旨意是要公開身分,就大膽公開,作光作鹽;如果主說暫時不公開,就不必在公眾面前主動宣稱自己是基督徒,而要努力在此特殊條件下為主作公開身分后不易作的工。但如果有人主動詢及我們,就不要否認自己的基督徒身分。就我們所知,這幾年在海外信主又陸續回國的信徒中,他們按主的旨意,有的公開,有的沒有公開,有的先未公開,隨后才公開,都蒙主的賜福。

第八課 培訓門徒

1.“因信稱義”,信是得救的惟一條件,這是對的。但什么是“信”呢?信不應該只是理性的認知,承認耶穌是神;信更是一種由正確的認知而產生的意志的降服和生命的委身。既知道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知道神為我們的罪舍命,我們當然就要立志依靠、順服神,跟隨神。所以,對慕道友談舍己、背十字架等並不是在“信”之外附加了什么條件,而是把“信”具體化。

  不要怕把慕道友嚇跑。主耶穌說︰“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路十四27-30)信主后的舍己、背十字架,並非憑己力掙扎,乃全靠聖靈的帶領。

  如果一個人只愿接受耶穌為救主,而不愿神成為生命的主,即只愿耶穌成就他個人的計劃而不愿把自己納入神的計劃,恐怕很難成為一名真基督徒。如果門徒的標準會把他嚇跑,何足惜哉?雖然從立志跟隨主到實際跟隨主是一生追求的過程,立了志不一定就能行出來,但有了這樣的心志,才易與跟進工作銜接。

2.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是不會失去救恩的。但

  是,決志信主的人不一定都重生得救了,這要取決於他對“信”的理解(見答案一),應該透過及時的培訓工作幫助每一個決志的人成為重生得救的人。

  其二,即使決志者對“信”認識清楚,真正重生得救了,也需要及時跟進,使他在真道上扎根,把信仰落實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他就會積極參與福音事工,使拯救靈魂與門徒培訓相互促進。反之,如一位弟兄所說︰“信主前,很多人都關心我,信主后反倒沒人理我了。早知如此,還不如一直當慕道友呢﹗”不僅決志者靈性長進緩慢,而且不能有生力軍源源不斷地加入拯救靈魂的行列。

最后更新時間: 2003 年 1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