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人培訓材料
神學系列
基督教會史
著者︰呂沛淵
前言
第一課 初代的教會
教會的起始
外面的逼迫
異端的侵擾
教會的回應
早期的教父
黎明的來臨
第二課 國教化時期
康士坦丁的改信
善待教會
尼西亞會議
大公會議
重要教父與奧古斯丁
西羅馬帝國的衰亡
第三課 中世紀前半期
中世紀起始
修道主義
教皇製度
宣教運動
東方教會的狀況
東西方教會的分裂
第四課 中世紀后半期
修道院革新運動
教皇製的漲落
十字軍東征
經院哲學的崛起
國家主義興起
文藝複興運動
宗教改革的先鋒
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第五課 宗教改革運動
改革教會的嘗試
人文主義
共同生活弟兄會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瑞士的宗教改革
荷蘭與法國的宗教改革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宗教改革
第六課 宗教改革之后
重洗派
天主教反改教運動
三十年戰爭
荷蘭與法國的局勢
英國的清教徒運動
不從國教者
德國的敬虔運動及其影響
英國的循道運動
第七課 十八與十九世紀
美洲的大複興
英國的屬靈複興
以人為本的“理性主義”與“開明運動”
自由神學的興起
獨一神教與美國本土的異端教派
天主教對現代的回應
第八課 十九與二十世紀
海外宣教運動
聖潔運動與五旬節運動
靈恩運動的發展
二十世紀的現代神學
基要主義與福音主義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東正教與天主教的發展
二十世紀宣教運動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答案
第一課 初代的教會
第二課 國教化時期
第三課 中世紀前半期
第四課 中世紀后半期
第五課 宗教改革運動
第六課 宗教改革之后
第七課 十八與十九世紀
第八課 十九與二十世紀
“歷史”是古往今來事物變遷的記錄。其目的在於探究神與人之間的關系,即“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史記》司馬遷語)。“教會”是神的兒女、蒙召的子民所組成的團體,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體,在聖靈中的團契。“教會歷史”廣義而言,即是神子民信仰與生活的歷史,包括從舊約到新約所有神的兒女;狹義而言,是指從基督降世到再來之間神子民團體生活的見証。
本書的目的,是要提供自基督降世直到今日的教會簡史,鳥瞰式的分段介紹重大事件及其對今日的意義。歷史的本身是連續不斷的,劃分時期主要是為了研究討論的方便,以利學習。一般而言,“教會歷史”可分為四時期︰早期教會(起始至500);中世紀教會(500-1500);宗教改革(1500-1650);現代教會(1650至今)。本書則根據重大事件年代,劃分為八課,每課皆有閱讀內容與討論題目,可作個人研究或小組討論之用。
從“起始”至“逼迫終止”(主后313年)
主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在此真理基礎上,在這磐石上,主要建造神的教會。藉主的死與複活,新約教會誕生了。主在升天之前,頒布了大使命,叫門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証。使徒們往各處去傳福音,教會如雨后春筍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增長,如使徒行傳及新約書信所記載的。在使徒相繼離世之后,傳福音建立教會的棒子,由第二代的領袖繼承,如羅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格那丟 Ignatius,黑馬 Hermas,帕皮亞 Papia,坡旅甲 Polycarp,這些人被稱為“使徒后教父 Apostolic Fathers”。在他們的著作裡,我們可以見到當時教會的信仰生活狀況。
基督教會從成立之初,就受到政治宗教各方面的逼迫。許多信徒為主殉道。先是猶太人的迫害,但沒有多久,羅馬帝國就變為教會的主要敵人。第一世紀裡較嚴厲的逼迫,是發生在皇帝尼祿 Nero (54-68在位)與竇米田 Domitian (81-96)之時。幸好這兩次的逼迫較為局部,先在羅馬(彼得與保羅殉道),后在小亞細亞(約翰遭放逐)。然而到了第二世紀,逼迫就蔓延開來。逼迫的程度,主要是看當地長官執行的松嚴。殉道者行列中,有伊格那丟、坡旅甲、游斯丁 Justin the Martyr 等。到了第三世紀,逼迫就更加劇烈,皇帝瑟維如斯 Septimus Severus (193-211)下令將改信基督教者處死;皇帝德修 Decius (249-251)定規所有人都必須向羅馬神明獻祭燒香,並取得証明書,凡不遵行者視同罪犯。皇帝瓦勒良 Valerian (253-260)也執行類似作法。皇帝戴克裡先 Diocletian (284-305)及繼任的的加列流 Galerius (305-311)帶來最后的大逼迫,但也是最慘重的。基督徒被排除於公職之外,教堂被摧毀,聖經與教會書籍被燒毀,基督徒遭受全面的大逼迫,嚴刑拷打,多人殉道。
羅馬帝國逼迫基督徒的理由,從表面來說,是根據流傳的謠言與誤會。深層來說,原因複雜︰“基督徒火熱傳福音造成對羅馬國教的威脅”,“不容許基督教成為強大團體效忠另一位王”,“畏懼基督徒的愛融化社會階級製度”等等。基督徒中有識之士起來著書立說為信仰辯護,以破除謠言並顯明基督信仰的真實。他們被稱為“護教士 Apologists”,其中以殉道者游斯丁最為著名。他們以哲學理性方法來証明基督教信仰的優越,並上書皇帝促其停止逼迫,在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教會在第二,三世紀的成長,除了遭遇外面的逼迫,也面臨內部異端的興起。教會快速的成長,許多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加入了教會,他們照著自己原有的哲學或文化理念來解釋基督教信仰,就產生了分歧的看法。當教會發現這些說法已經與福音基本信仰相抵觸,到了離經叛道的地步,就必須與之劃清界限,稱之為“異端”。在這些異端邪說中,最具影響力的乃是“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或作“靈智主義”),由於此派認為物質是邪惡的,否認“道成肉身”與“身體複活”等基要真理,教會領袖都視之為最危險的敵人,著書立說指出其錯謬。
內憂(異端的侵擾)外患(政府的逼迫)威脅了教會的生存與發展。雖然挑戰是如此艱鉅,但是教會靠主恩典立在磐石上,以三方面的鞏固措施來回應︰
(1)主教監督製度 以大城市為中心的教區逐漸形成,“主教”(或作“監督”、“長老”,見徒廿17,28;多一5-7;彼前五1-2)成為羊群的監督,抵擋異端的領袖,在逼迫中堅固信徒的信心。根據伊格那丟的看法,主教製是福音信仰的安全保障;羅馬的革利免也強調這是使徒傳承的落實。
(2)認信基要真理 教會起始製訂信仰告白,作為信徒受洗前學道班的教導內容,幫助信徒扎根於聖經真理,分辨正統與異端之別。各地教會簡明扼要的“信經”,認信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以駁斥以便尼派(Ebionism,否認基督的神性)與幻影說(Docetism,否認基督的人性);“使徒信經”即是起源於羅馬教會根據聖經使徒的教訓所編成的信經,作為信徒受洗時的信仰告白。
(3)確認聖經正典 聖經是神的話,成文的道,使人得生命(彼前一23;羅十17),產生了教會。舊約正典39卷在主耶穌當時已得確認,而新約正典27卷的寫作成文,是在第一世紀末才告完成。新舊約聖經66卷書本身就是神的話,並非由教會開會投票決定的。主的羊聽主的聲音,教會乃是在聖靈的引導下認出這66卷書是神的話。此“認出”是有其時間過程的,受到當地教會的內在屬靈光景,與外在生存環境的影響。由於當時印刷術尚未發明,手抄本的流傳需要時間,再加上政府的逼迫阻撓;此外,異端的興起、冒名的著作、假教師的教訓,危言聳聽,造成信徒們許多的困擾。例如︰第二世紀中,馬吉安 Marcion 教派興起,他們傳講幻影說,他們不接受舊約與任何有猶太背景的新約著作,認為只有保羅的十篇書信與刪減過的路加福音才是聖經,這是“刪減主義”;接著不久,孟他努 Montanus 教派崛起,他們禁欲又追求靈恩及新的啟示,認為聖經是過去的啟示,教會需要新的啟示,這是“加添主義”。教會在異端的“減法”與“加法”圍攻之下,教會領袖帶領群羊逐漸分辨認出哪些書卷是聖經正典,各地教會形成共識。主后200年時的“穆拉多利正典書目 Muratorian Canon”已包括新約正典27卷的絕大部分;當戴克裡先大逼迫時期,信徒被抄家,被逼交出聖經時,他們交出的並非聖經書卷(反正羅馬政府官員不能分辨),這顯明他們心中已有正典的觀念。自397年迦太基會議之后,普世教會都已確認新約這27卷,再也沒有疑問了。感謝神賜給教會新舊約聖經,又引導教會分辨認出正典,使得教會能建造在“神的話”這磐石上,雖經過內憂外患狂風暴雨的打擊,卻越發蓬勃增長。
自“護教士”之后,神又興起一些偉大的教父︰愛任紐 Irenaeus (約130-200)來自小亞細亞的示每拿,大半生是在今日法國的盧昂作主教,著書立說駁斥異端;特土良 Tertullian (約160-225)是在北非的迦太基,以筆捍衛真理,駁斥異教抵擋異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 (約150-215)步隨游斯丁,嘗試綜合基督教信仰與希臘哲學;俄利根 Origen (約185-254)接續革利免為亞歷山大聖經學校的校長,著述頗豐,受希臘哲學影響極大,喜愛寓意解經,由於他的思想有些嚴重錯謬,后來教會定他為異端,然而影響不小;居普良 Cyprian (死於258)是迦太基的主教,著書立說,致力探討教會的大公性與合一性,以及聖禮的施行。
這些教父的著作存留至今,對今日教會具深遠的影響。透過這些文獻,我們可了解早期教會的信仰與生活,掙扎與血淚,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作為今日教會的借鏡。
到了第二世紀的中期,即主耶穌受死複活之后過了一百年,教會蓬勃發展,從敘利亞到羅馬,遍滿了各地。再一百年之后,羅馬帝國全境,包括英格蘭,都有教會。到了300年,基督徒在小亞細亞與北非一些省分,甚至成為當地人口的多數。正如特土良在其上書皇帝的“護教書”中所說的︰“我們是近來才開始的,然而已遍滿了你們當中每個所在─城市、島嶼、堡壘、鄉鎮、市場、軍隊、部落、公司、宮殿、元老院、演講廳─除了你們的神廟之外,我們無孔不入。……你們各城所有居民幾乎都是基督的跟隨者。”特土良陳明︰基督徒皆是敬神愛人奉公守法的廣大良民,逼迫他們是傷天害理,自掘羅馬帝國的墳墓。
可惜忠言逆耳,羅馬政府的逼迫變本加厲,皇帝戴克裡先與副皇帝加列流於303年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全面大逼迫,305年加列流繼位皇帝后,逼迫教會有增無減。然而,自戴克裡先 於 305年退位,306年西部皇帝康士坦丟 Constantius 駕崩,其子康士坦丁 Constantine 被部下擁立為帝,帝國就成為群雄割據的局面。到了311年,加列流因長期病重,就下一道諭令,寬容各地的基督徒,請他們為他禱告。312年“墨爾維安橋之役”后,康士坦丁成為帝國西部的共主;帝國東部則是理吉尼 Licinius 大權在握。313年,兩雄會面於意大利的米蘭,共同頒布了“米蘭諭令”,準許基督徒享有完全的自由,逼迫終告停止。
■ 作業(討論題目)︰
1. 何謂“教會”?“教會”是如何起始的?
2. 羅馬政府為何要逼迫基督徒?如何逼迫基督徒?
3. 何謂“異端”?“異端”是如何興起的?本課提及哪些“異端”?
4. 教會如何回應羅馬政府的逼迫與內部異端的侵擾?
5. 解釋何謂“使徒后教父”?何謂“護教士”?
從“康士坦丁即位”到“西羅馬帝國衰亡”(476年)
康士坦丁的悔改信主,是教會史上的轉捩點。他不只是代表逼迫的停止,也起始了基督教國教化的過程。軍事上的勝利,是他信主的關鍵。根據當時學者拉克坦提 Lanctantius 的記載,與史家優西比烏 Eusebius 記載康士坦丁的親口見証,康士坦丁於夢中蒙指示將基督名號的代表字母 Chi-Rho 置於盔甲與軍旗上,因而不斷得勝(他將此記號自315年起鑄於錢幣上)。最為膾炙人口的是312年2月18日的墨爾維安橋之役,在此戰前夕他於異象中看見十字架橫在正午太陽之中,上面有“靠此得勝”這句話。康士坦丁靠此扭轉劣勢,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其實,更早之時,有次他與入侵的蠻族打仗(很可能是311年他與法蘭克人之戰)時,即有類似異象。總之,很明顯的,康士坦丁深知自己的得勝,乃是基督教的上帝的恩賜。324年徹底擊垮后來逼迫基督徒的東部皇帝裡吉尼,康士坦丁靠主恩典終於統一了天下。
雖然有人因康士坦丁初信時對基督教的信仰認識不清,而懷疑其動機,但是從他313年之后的書信與信主之后所做所行來看,他是真基督徒是無庸置疑的。雖然他並未定基督教為國教(這要到皇帝提爾多修 Theodosius 在位時 [379-395] 才實現),但是他特別優惠基督教︰出資發行聖經,重建教堂,將皇宮賜給羅馬主教作為座堂,將鉅額公款撥作教會慈善救濟經費。他更致力將基督教理念付諸施行,立法保護兒童、農夫、奴隸、囚犯等。例如他於316年頒布諭令,禁止在囚犯臉上烙印,“因為人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321年他頒布法律,規定法院在星期日公休,但仍可釋放奴隸;他也將“工作七天,市集一天”的舊例改為“六天工作,主日市集”,使星期日成為基督徒敬拜與安息之日。總而言之,從康士坦丁主政起,基督教會與國家的關系否極泰來,受苦的教會變為帝國的新貴,至終成為國教。
自康士坦丁於324年統一全國,首都也遷至拜占庭之后,他發現東方希臘語教會正處於尖銳的教義之爭。原來在埃及的亞歷山大,主教亞歷山德 Alexander 因其屬下一位長老亞流 Arius 傳講異端教訓而開除其教籍。亞流認為聖子與聖父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換句話說,聖子不是自有永有的,乃是被造的。可是亞流卻在埃及之外獲得友人有力支持,造成東方教會的派系之爭。康士坦丁為要教會合一和睦,就在325年於尼西亞 Nicaea 召開“大公會議”並親自主持。來自各地參與大會的主教共有220位,除了2位例外,全都簽署遵守根據聖經製訂的“尼西亞信經”,表明“聖子與聖父是同質的”,定亞流為異端。
正統信仰在“尼西亞會議”上獲得勝利,並且“尼西亞信經”在康士坦丁337年過世之前一直都是信仰的檢驗標準。但是好景不常,亞流派的勢力,在與皇帝親近的尼哥美地亞 Nicomedia (皇宮所在地)主教優西比烏的主謀之下集結起來,運用政治斗爭,將尼西亞正統派的領導人物一一鏟除。到了康士坦丁逝世后,其眾子執政時,亞流派就掌權得勢。在328年繼任亞歷山大主教的亞他那修 Athanasius,為了堅守“尼西亞信經”遭受五次放逐,仍屹立不屈,解明“尼西亞信經”的重要意義,領導正統派死守善道,被稱為“正統信仰之父”,在歷史上留下美好見証。亞他那修於 373年逝世,領導棒子傳到“加帕多三傑 Cappadocian fathers”(巴西流 Basil of Caesarea,其弟貴格利 Gregory of Nissa,與其友貴格利 Gregory of Nazianzus)的手中,“三位格,一本體”的正統教義發展愈來愈廣為眾教會所支持。后來當反亞流派的提爾多修大帝在位時,亞流派失去了向來所恃的政治靠山。提爾多修在381年於康士坦丁堡召開第二次大公會議,此“康士坦丁堡會議”確認尼西亞信經為正統,也確認聖靈是完全的神,亞波留那利 Apollinarius 的異端教訓則被定罪。從此,“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終告確立,亞流異端徹底失敗,只能在北方蠻族中生存,一兩百年后就消失無蹤了。
大公會議在教義的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聖經中早有前例可循,使徒行傳十五章的耶路撒冷大會,即為先河典范。大公會議的召開,是因教會受到異端思想挑戰,促使神的子民根據聖經深入反思,整體共同的討論,進深對救恩真理的了解,根據正統信仰,面對時代需要而帶出積極正面的回應。早期教會共有七次大公會議,“尼西亞”與“康士坦丁堡”會議之后,第三次大公會議在431年於“以弗所”舉行,為要解決聶斯托留 Nestorius 所引起關於“基督位格”的爭論,確認基督的位格為一。聶氏被定為異端遭放逐,門徒將其教訓東傳至波斯、阿拉伯、中國(於唐朝時傳入中國,稱為“景教”),聶斯托留派存留至今,主要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境內。
第四次大公會議在451年於“迦克敦”舉行,根據聖經,參考羅馬主教利歐一世 Leo I 的『大卷 Tome』,確認基督具完全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定罪猶提克 Eutyches 的異端教訓。從“以弗所”與“迦克敦”這兩次會議之后,基督論的正統教義就確立了。可惜的是,少數“一性派 Monophysites”(認為基督只有一性,具神性,不具人性)的教會拒絕接受“迦克敦信經”。他們主要分布在亞美尼亞、埃及、衣索匹亞、敘利亞,主要原因是政治與文化方面,不悅羅馬帝國或憎惡希臘文化。今日,“亞美尼亞派 Armenian”分散各地,包括西半球;在埃及的“柯普地派 Copts”仍拒絕迦克敦信經;在敘利亞的一性派,今日被稱為“雅各派 Jacobites”以記念他們的領袖 Jacobus Baradaeus。
總的來說,到了第五世紀中期,大公會議已舉行四次,從“尼西亞”到“迦克敦”影響深遠,確認了基督教會的基要信仰,奠定了日后發展教會傳揚福音的穩固根基。
在此時期,神也興起傑出的教父們,在思想與著作上引導教會走向康莊大道。除了上述的亞他那修與加帕多三傑,尚有安伯若修 Ambrose、屈梭多模 Chrysostom、耶柔米 Jerome、奧古斯丁 Augustine 等。安伯若修是米蘭的主教,不畏強權指責皇室的錯誤,他的講道帶領奧古斯丁悔改;屈梭多模是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最負盛名的講道家,被稱為“金口”,力斥掌權者的腐敗;耶柔米是文學大師,潛心修道,翻譯原文聖經成拉丁文“武加大譯本 Vulgate”,是西方教會的聖經,直到宗教改革時期以前。
在早期教會教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奧古斯丁。他於354年生在北非,其母莫尼加 Monica 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奧古斯丁長大后負笈迦太基,歸信了摩尼教(善惡二元論,類似“諾斯底派”),后成為新伯拉圖主義者。他也如同輩過著道德放蕩的生活,然而莫尼加不斷為他禱告。后來,奧古斯丁先赴意大利的羅馬,再定居米蘭。在米蘭主教安伯若修的教誨之下,心思逐漸改變。有一日讀到聖經羅馬書十三章,就痛下決心悔改信主。387年受洗,388年返回北非,建修道院。391年受聖職,395年被按立為希波的主教。身為教會主教的奧古斯丁,領受重責大任,著書立說,對外駁斥異教哲學,對內抵擋異端。面對多納派 Donatist (在北非的分離主義者)的挑戰,他發展了教會論與聖禮論;對抗伯拉糾派 Pelagian (認為人的得救,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並非先靠神恩)的謬說,他闡釋了人論與救恩論。他也研究論述“三位一體”的教義,講章亦編輯成冊。他約於400年寫下『懺悔錄 Confessions』,承認己罪,頌贊主恩;當蠻族於410年攻陷羅馬城后,他著書『上帝之城 The City of God』,說明人的城無論如何榮華,終必滅亡,而上帝之城才能存到永遠。奧古斯丁死於430年,其思想博大精深,名著流傳至今,在神學、哲學、歷史、文化方面影響后世西方教會甚鉅。
羅馬帝國北邊,多瑙河與萊因河境外的日耳曼蠻族 Germanic peoples 勢力日形壯大,加上匈奴勢力向西推進,日耳曼人被迫向南發展,造成對羅馬帝國極大的威脅。多次入侵帝國,羅馬軍隊已無力防范。410年掠劫羅馬城敲響了西羅馬帝國的警鐘,蠻族分別征服了帝國西部各省(汪達爾人 Vandals 入侵西班牙與北非;西哥特族 Visigoths 入侵西班牙;法蘭克人 Franks 入侵高盧[今日的法國];盎格魯人 Angles 與撒克遜人 Saxons 定居大不列顛;東哥特族 Ostrogoths 與倫巴人 Lombards 入侵意大利),建立了許多王國。476年西羅馬皇帝被逼退位時,早已是名存實亡。
■ 作業(討論題目)︰
1. 康士坦丁大帝是如何悔改信主?對教會帶來哪些影響?
2. 正統信仰的教會如何勝過亞流派的異端?
3.召開“大公會議”的目的與意義為何?本課所提四次大公會議,各在何時何地舉行?結果為何?
4. 解釋“亞美尼亞派”,“柯普地派”,“雅各派”的由來。
5. 奧古斯丁是如何悔改信主的?他的主要著作與貢獻為何?
從“西羅馬帝國亡”至“東西方教會分裂”(1054年)
西羅馬帝國亡於蠻族的入侵,許多文物遭到毀損,文化與社會經歷一場浩劫。雖然失去了政府的保護,但是基督教會在西部仍然屹立。在此戰亂痛苦時期,教會剛跨進中世紀門檻,即肩負艱鉅的使命,雙重的任務︰一方面,感化信奉異教或亞流異端的蠻族,帶領他們成為正統信仰的基督徒;另一方面,教育未開化的蠻族,複興羅馬文化。教會在接下來約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紀”時期,創下了輝煌的佳績。蠻族所成立的新興國家,在入侵后五百年內,先后都成了基督教國家;再五百年之后,這些國家都各自發展出其基督教文化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中世紀之后歐洲現代文明發展的基礎。
教會在中世紀是如何靠主恩典處變不驚,完成時代使命,回應社會所需?主要是三大運動的興起,帶來了教會的“三化”︰
(1)修道主義 Monasticism 深化靈命;
(2)教皇製度 Papacy 強化組織;
(3)宣教運動 Missionary Movements 普化差傳。
修道主義最早起源於東方教會。在第三世紀中期起,由於羅馬政府逼迫教會,一些基督徒隱居沙漠曠野;到了第四世紀教會又有世俗化的危險,更多人放下世俗財物離群索居潛心修道。修士中最出名的是在埃及的安東尼 Anthony,被稱為“修道主義之父”。后來,在埃及的巴科米斯 Pachomius 與撒加利亞的巴西流 Basil 的帶領下,修士們發展成群居,過修道院團體生活。亞他那修寫作『安東尼生平』,將修道主義引進西方。安伯若修與奧古斯丁都受此書影響,走上修道之路。耶柔米與馬丁 Martin of Tours 皆是著名的修道領袖。本篤 Benedict of Nursia 約於525年在意大利的卡西諾山建立修道院,並約於540年製訂著名的『本篤法規』,按照歐洲的環境需要,立下完善的修院管理規則,奠定了往后修道主義的發展基礎,被尊稱為“西方修道之父”。
修道主義的目標在於︰脫離世俗環境,藉著實行“貧窮、貞潔、順服”三誓愿,每日從事靈修與聖工,追求聖潔生活。修道院的工作原先局限於手工勞動,再來就是抄寫聖經、教父古卷及其他經卷。后來發展成農藝、工藝、教導、音樂、學術研究的所在。修道院保存了古代文明,承載了中世紀文明的發展。修道院更成為訓練與差遣宣教士進入未得之民的基地。
在早期教會中,羅馬教會具光榮的傳統(傳說使徒彼得是首任主教),羅馬主教又身居領導地位,在保守純正教義的發展上有很大的貢獻,成為眾主教之首。利歐一世 Leo I 於440-461年任職羅馬主教時,表現卓越的領導,是他的『大卷』領導教會製訂“迦克敦信經”,解決了“基督論”的爭議;是他在羅馬城452年將傾覆時,出面與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求和,才保住了羅馬。利歐是第一位成功將羅馬教皇權建立在“繼承彼得論”的人。到了教皇大貴格利 Gregory the Great 在位時(590-604),這位才華傑出的領袖自行與倫巴人簽訂和約,派遣官員治理意大利的城鎮,擴張教皇的世俗權力。他也在西歐全境推行修道運動,改進崇拜儀式,差派奧格司丁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赴英格蘭宣教;著作頗豐,對中世紀影響很大。
貴格利之后的歷任教皇,漸與倫巴人及東羅馬皇帝發生沖突,於是尋求法蘭克人的支持,雙方越走越近。皮平 Pepin 於751年獲教皇支持成為法蘭克王,在756年捐獻土地給教皇,從此教廷擁有領土。皮平之子查理曼 Charlemagne 於800年被教皇利歐三世 Leo III 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此舉表明教皇之權高過世上君王。然而好景不常,封建諸侯各自割據一方,后來教皇的繼承人選就成為羅馬權貴家族的派系斗爭的產物。直到十一世紀,此混亂黑暗局面才告結束,教皇製度中興且漸次邁向顛峰。
基督教會自起始就注重宣教,即使在受羅馬帝國逼迫時期,也將福音傳揚至帝國的全境邊界。第四世紀時,原為哥特人的烏非拉 Ulfilas (約311-383)被亞流派的優西比烏(后任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按立為哥特人的主教,受差向自己的同胞傳福音,並將聖經翻譯成哥特文。由於他的影響,哥特族及鄰近的其他蠻族,都歸信了亞流主義。第五世紀時,涅斯多留派東傳福音至波斯,后來甚至遠達中國。當蠻族勢力崛起,對羅馬帝國造成極大威脅時,大公教會才覺醒奮起從事向異教異端傳揚正統福音的宣教大業。被稱為“愛爾蘭使徒”的帕提克 Patrick (約390-460)原是不列顛 Britain 人,一生致力於愛爾蘭的宣教,在該地建立修道院,訓練許多修士成為宣教士。柯倫巴 Columba (約521-597)乃愛爾蘭的修士,在愛歐那 Iona 島建修道院,差出許多修士至蘇格蘭宣教;柯倫班拿 Columbanus (約543-615)也是愛爾蘭修士,在高盧與意大利北部建修道院與宣教;艾達恩Aidan(死於651)是愛歐那的修士,在英格蘭(原屬羅馬的“不列顛”,被蠻族盎格魯人與撒克遜人入侵后,便稱為“英格蘭”)北部宣教;教皇大貴格利所差派的奧格司丁(約死於604)則在英格蘭南部傳福音。被稱為“荷蘭使徒”的威利伯羅 Willibrord (658-739)從英格蘭赴今日之荷蘭與盧森堡地區宣教,也在當地建立宣教中心,他的工作也延伸至丹麥等地;被譽為“德國使徒”的波尼法修 Boniface (680-754)原是威利伯羅的助手,先整合了德國地區的原有教會,后越過萊茵河向日耳曼人異教徒傳福音,砍倒“雷神橡樹”破除迷信,帶領許多群體歸向基督,最后在荷蘭殉道。被譽為“北方使徒”的安斯卡 Anskar (801-865)也是宣教修士,赴丹麥與瑞典宣教,建立了瑞典的第一間教會。
綜合以上所述,英倫三島的宣教修士對歐洲大陸的福音化,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自第八世紀起,他們梯山航海從事跨文化宣教,以福音征服西歐與北歐的蠻族,在宣教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
羅馬帝國在東部仍延續至1453年,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在東羅馬帝國境內,政府的力量較強,可抵御蠻族的入侵,維持較為安定的局面。雖然回教勢力自第七世紀初日漸興起,造成對東方教會的極大威脅,然而,教會仍靠主恩典奮力做工,以康士坦丁堡主教長為領導中心,差遣宣教士入斯拉夫民族傳揚福音,帶來保加利亞(於第九世紀末)與俄羅斯(於998年)全體歸主。其中以被譽為“斯拉夫使徒”的希臘兩兄弟區利羅 Cyril (826-869)與美索迪 Methodius (約815-885)最為出名,他們赴莫拉維亞宣教,區利羅為當地人民造字母,翻譯斯拉夫聖經,製訂斯拉夫崇拜儀式,為斯拉夫文學創始人。修道主義起源於東方,在拜占庭帝國發展興旺,隨著宣教士也傳入斯拉夫民族,著名的修道院在各處被建立。
在東羅馬皇帝的主持下,教會於553年在康士坦丁堡舉行第五次大公會議,定罪『三章』(即三位神學家的作品),繼續否定“基督一性說”;680-681年也在康士坦丁堡舉行第六次大公會議,定罪“基督一志說”(認為基督只有一意志,間接否定基督具有神人二性);787年在尼西亞舉行第七次大公會議,宣布圖像的使用是合法的,解決長久以來的爭論。
在此時期,回教勢力的崛起,對教會造成極大的威脅。穆罕莫德 Mohammed (約570-629)死后不久,回教徒征服阿拉伯全地,不斷擴張地盤,攻陷安提阿、耶路撒冷、亞歷山大、迦太基等教會重鎮,甚至西班牙也於711年淪陷。最后,法蘭克人在732年都爾之役 the Battle of Tour 擊敗回教軍隊,遏阻了回教勢力進攻西歐。然而,西歐也與上述這些文化古城隔絕了,西方與東方貿易之路中斷。商業經濟轉為內向,從此“土地”成為財富的最主要資源。君王論功行賞,分封土地給諸侯,造成了“封建製度”,地主的階級大小成為勢力劃分的尺度。可悲的是,連教會的主教們不少人也成為封建地主,卷入世俗利益之爭。因這緣故,教會就失去了屬靈權柄與道德見証。
由於東西方教會的地理環境語言文化各有不同,加上羅馬大主教與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歷年以來互爭長短,彼此之間誤會猜忌層出不窮,早就埋下分裂的種籽。羅馬教皇自從獲得法蘭克王國的有力支持后,就不再需要國勢漸弱的拜占庭的支持。到了第九世紀時,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方提爾 Photius 與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之間發生劇烈爭執,互相開除教籍。西方教會早先在尼西亞信經“聖靈由聖父所出”此句中加添 Filioque (與聖子)此字,成為“聖靈由聖父與聖子所發出”。東方教會則反對此項加添,方提爾正式提出此點作為神學上的指控,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兩大主教職位之間的長久競爭造成的裂痕。最后的分裂發生在1054年,教皇的代表紅衣主教韓伯特 Humbert,在康士坦丁堡宣布康士坦丁堡主教長為異端,斷絕了西方與東方教會的關系。
■ 作業(討論題目)︰
1. 蠻族入侵羅馬帝國后,教會面臨什么新的挑戰?教會如何完成艱鉅的使命?
2. 說明“修道主義”在東西方興起與發展的過程。
3. “教皇製”是如何興起的?教皇與君王之間的政教關系是如何發展的?
4. 說明“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的宣教運動,以及相互的關聯。
5. 敘述東西方教會在中世紀初期的狀況,以及后來分裂的原委。
從“東西方教會分裂”到“東羅馬帝國亡”(1453年)
西方教會的屬靈風氣低落與道德生活腐敗,情勢每況愈下,連修道院也因擁有大片地產,世俗的權力斗爭介入,而失去原有的清靜純潔。有志之士發出要求徹底改革的呼聲。修道團體中率先從事內部改革的,是第十世紀位於法國布根第 Burgundy 由威廉公爵 Duke William 所開辦的克呂尼 Cluny 修道院。透過歷任院長的敬虔領導,展開了修道院革新運動,要求修士要絕對的貧窮、禁欲、順服,完全獻身修道生活,嚴禁世俗勢力介入修道院的行政管理。“克呂尼革新運動”成為教會在十一世紀的複興主流,曾統管了兩千多所修道院。由於當時教皇製愈趨腐敗,受意大利貴族金權政治控製,甚至同時期出現三位教皇爭斗。克呂尼運動的改革家在改革修道院成功后,致力於革新教皇製,培育出一系列的改革派教皇 Reformist Popes,從利歐九世 Leo IX (1048-1054)起始,到貴格利七世 Gregory VII (1073-1085)時達至顛峰,他堅持聖職人員禁欲,譴責用金錢買賣聖職。他也禁止君王選立聖職人員或授以印戒與權杖,此舉引發了德皇亨利四世 Henry IV 的抗爭。此“授職權之爭 Investiture Controversy”在繼任的教皇與皇帝之間持續下去,到1122年雙方才達成協議。
繼“克呂尼運動”之后,在十二世紀重振“本篤修道會”嚴格修道精神的“熙篤修道會 Cistercian Order”大放異彩。在聖伯納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 的卓越領導下,熙篤會發展迅速,影響甚廣。到了十三世紀,又有兩個著名的托缽修道會興起︰“方濟會 Franciscans”與“道明會 Dominicans”。方濟會是由聖法蘭西斯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創始的,修士過絕對貧窮的生活,個人或團體都不可擁有財產,他們深入民間從事社會救濟服務;道明會則由聖多明尼克 Dominic of Guzman (1170-1221) 發起,修士也過貧窮生活,他們獻身研究與講道,旨在保衛信仰,深入民間游走講道,駁斥異端,他們也是“異端裁判所”的成員。這兩個修會注重宣教,發展迅速,后來道明會士在猶太人與回教徒中傳福音,而方濟會士到衣索匹亞、印度、中國宣教。
教皇的權力自貴格利七世整頓中興之后,行情日漸上漲,凌駕皇帝君王之上。教皇握有三大法寶︰開除皇帝教籍,查封教會活動,施行異端裁判。教士授職權之爭,總的來說,最后還是教皇得勝。到了教皇英諾森三世 Innocent III (1198-1216)時,教皇的權力達至最高峰,宣稱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是全世界的統治者。然而,在其后不到百年,教皇的屬世權力開始下滑。雖然教皇邦尼費八世 Boniface VIII (1294-1303)宣稱順服教皇是每個人得救的必要條件,且於1302年頒布教諭說教皇有管轄一切受造物之權。但是法王腓力四世 Philip IV 集結勢力與之相抗,甚至將其定罪拘禁。雖然不久即蒙友人解救獲釋,但一個月之后即過世。繼任之教皇皆受法王之控製挾持,並且自1309年起至1377年教皇宗座遷居至法國的亞威農 Avignon,史稱“被擄到巴比倫”。
接下來的是“大分裂 Great Schism”時期(1378-1417),羅馬與亞威農各有教皇分庭抗禮。雖然以往也有許多次教皇雙胞或多胞案,但是這回是由同一的紅衣主教團經兩次選舉(法國派的紅衣主教們認為第一次選出的意大利人教皇無效)而產生的。整個西方教會看到這兩位教皇互相責罵開除教籍,基督教世界分裂成兩半︰在羅馬的教皇獲得意大利北部與中部、德國的大部分、英格蘭等地的擁護;在亞威農的教皇則獲得法國、蘇格蘭、西班牙等的支持,真是勢均力敵。但在一般大眾眼中,教會的合一遭到損害;在他們心裡,教皇的形象一落千丈。分析個中原因,不可忽略的是︰各地民族主義興起,封建諸侯的勢力漸消,強有力的國家領袖君王崛起。各國人民對自己國家的情感,勝過對教皇大一統基督教界的效忠。
自1095年起,在教皇領導之下,開始連續約兩百年的十字軍運動。起因是回教徒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惡待基督徒,阻撓朝聖客,並且日漸威脅康士坦丁堡。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發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應許參加“聖戰”者可免稅、免債、免罪,減免在煉獄的時間。於是群起響應,1096年正式成軍出發,1099年奪回了耶路撒冷,與其他三個十字軍邦國於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當1144年艾狄撒陷落后,情勢吃緊,在聖伯納號召下,1147年發起第二次十字軍,由法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領軍,但徒勞無功。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皇帝、英王與法王於1189年共同發起第三次十字軍,未能光複耶路撒冷。1202年第四次十字軍出征,中途卻改變計劃攻打康士坦丁堡,使得東西雙方教會裂痕更深。接續的第五、六、七、八次皆是勞民傷財損兵折將。直到1291年亞割港陷落,十字軍完全喪失在巴勒斯坦的據點。十字軍運動,就其所宣稱的目的而言,是徹底的失敗︰妨害了后來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東西方教會;軍隊殘暴掠劫與不道德的行為留下歷史上的污點;加速“贖罪券”製度的引進。
“經院哲學 Scholasticism”是從學院中發展出的神哲思想系統,使用理性來研究藉啟示而來的真理。開路先鋒有十一世紀末的安瑟倫 Anselm of Canterbury (約1033-1109),他強調從理性來了解神學的重要;倫巴德 Peter Lombard (約1100-1160)寫作系統神學 Sentences 四卷,后來成為中世紀天主教神學的教科書;亞布拉德 Peter Abelard (1079-1142)發展正反辯証法,頗負盛名。正當此時,西方重新尋回亞裡斯多德的著作,其理性分析法成為學術研究的主流。道明會修士阿奎納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著重知識與理智,將奧古斯丁的神學與亞裡斯多德的哲學熔於一爐,寫成鉅作《神學總論 Summa Theologica》,至此,經院哲學已達至顛峰。與之齊名的是方濟會修士邦拿文都瑞 Bonaventure (約1217-1274),他對亞裡斯多德的哲學持較保留態度,強調靈修經歷與奧秘光照。另一位方濟會修士東司哥特 John Duns Scotus (約1265-1308)則注重愛與意志的首要性。然而,俄坎的威廉 William of Occam (約1285-1347)發表其“唯名論 Nominalism”指出︰邏輯推理的有限,常使哲學論據有名無實。此后“經院哲學”日趨沒落。
1347至1351年歐洲發生黑死病大流行,死亡人數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並且延續了數百年,帶來政治經濟的大變動,人心惶惶,面臨死亡的威脅;值此亂世,教會內外企求更新複興,尋找出路。另一方面,中產階級日漸崛起,他們希望政治穩定與國族合一,就擁護王室,以建立主權國家。因此,封建製度日漸解體,現代國家製度誕生。英格蘭與法蘭西率先朝此方向開展,其他地區也跟進。國家主義的抬頭,不僅敲響了封建製度的喪鐘,也破滅了中世紀大一統(一教皇,一皇帝)的美夢。英法“百年戰爭”實際而言牽連整個歐洲,症結在於國族意志的伸張。
接著“文藝複興 Renaissance”運動在十五世紀的興起,在歐洲產生極大的影響。此運動起源於意大利,掀起對古典文學藝術哲學的複興熱潮。這也是對中世紀修道主義禁欲生活的一股反動勢力,強調人生的美妙樂趣,人體構造之美,以及人類心智的能力。因此,文藝複興時期的教皇與早先修道改革時期的教皇所追求的,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他們的目的是要享受人生,將羅馬變成全世界的文藝與知識中心,以及統一意大利的政治首都。所以,他們大興土木廣納財源,藉機斂財,貪污剝削,發售贖罪券;也參與政治斗爭及軍事討伐。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在這樣的教皇(利歐十世)任內發起的。然而,在他之前就已有改教的先鋒,揭竿起義呼吁改革。
威克理夫 John Wycliffe (約1330-1384)是牛津的神學教授,著書立說,聲稱教皇並無最高權柄,聖經才是教義的唯一準繩。他主張將聖經翻譯成人民的母語,也反對“聖餐化質說”。因此,遭教會定罪,失去牛津大學教職,退隱鄉間。此后,他將聖經翻譯成英文,影響深遠。約翰胡司 John Huss (約1372-1415)是捷克的改革者,布拉格著名的講道家,也在布拉格大學任教。他受到威克理夫著作的影響,同樣強調聖經是最高權威,要照著聖經來改革教會的腐敗。因此,被教皇開除教籍,逃難鄉間,寫成其『教會論』。1415年赴康士坦會議申訴,但遭定罪下獄,火刑殉道。然而在捷克人民心中,他是民族英雄,其跟隨者組成抗議派,持續其信念。撒沃那柔拉 Savonarola (1452-1498)是意大利弗羅倫斯的道德改革者,指陳教皇教廷與社會的腐敗,后遭教皇定為異端,開除教籍,后遭絞刑火焚而死。其道德勇氣影響了后來的改教家。
由於土耳其回教勢力不斷的擴張,東羅馬帝國的版圖日益縮減,到后來只剩下康士坦丁堡,當土耳其人於1453年攻陷此最后據點,東羅馬帝國就壽終正寢了。此后,東方教會的領導中心就轉移至俄羅斯的莫斯科。康士坦丁堡陷落,也促使許多學者攜帶重要古卷逃至西方,助長了文藝複興運動,孕育了人文主義的興起,間接影響十六世紀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運動。
■ 作業(討論題目)︰
1. 從第十至十三世紀的修道會革新運動包括有哪些?
2. 教皇製的發展如何達至顛峰?又如何分裂式微?
3. 說明“十字軍運動”的前因后果。
4. “經院哲學”興衰原因為何?有哪些出名的經院哲學家?
5. 宗教改革運動的先鋒有哪些人士?其影響與貢獻為何?
從“東羅馬帝國亡”至“十六世紀宗教改革”
當教皇對立“西方大分裂”時期(1378-1417),有志之士如威克裡夫與約翰胡司提出改革,但不為中世紀教會接受。然而,面對同時有兩三位教皇存在此種困境,教會也不得不采取行動,於是會議運動 Conciliar Movement 興起,主張“大公會議”具有最高權力,可罷免教皇。所以,在康士坦會議 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418) 選出新任教皇,結束了分裂的狀況。根據會議派人士原來的計劃,按期召開大會,繼續推行教會改革,但不幸的他們自己也因意見不合也分裂,導致勢力削弱,教皇派又東山再起,掌權得勢。所以,改革教會的努力如曇花一現,未竟其功。
體製改革的努力失敗之后,另有些人從“人文教育”著手從事改革。“文藝複興運動”在哲學文學方面的發展,目的是要回到古代,因為學者們相信許多典籍經過長時間的抄寫過程而失真,或有人冒古人之名寫作贗品欺世盜名,所以這些“人文主義者 Humanists”致力於找出古代文件作品的本源真貌。特別是阿爾卑斯山以北(即意大利境外)的人文主義者,他們認為基督教經過一千多年的流傳,外加許多繁文縟節,教會已失去起初的純真;改革之道在於回到古代文獻,恢複原始基督教的純朴。這些人中,最負盛名的是荷蘭的伊拉斯穆 Erasmus (約1466-1536)與英國的摩爾 Thomas More (1478-1535)。伊拉斯穆首開先河,編輯了希臘文新約校勘本,他認為必須以人文教育與教會古代典籍來從事道德重整的宗教改革。摩爾任職英國宰相,提倡“理想國”社會改革,其著作『烏托邦 Utopia』流傳至今。
另一些人認為要解決教會腐化的問題,從事外面的改革是無用的或不足的,必須內在靈修,與神為友,追求與主合一,走奧秘派路線。艾克哈特 Eckhart (約1260-1327)與唐勒 John Tauler (約1300-1361)是先鋒人物,顧瑞特 Gerard Groote (1340-1384) 於1380年在荷蘭的丹文特 Deventer 組織了“共同生活弟兄會 Brothers of Common Life”,帶領人們群聚過敬虔生活,也辦學校教育。雖然他們未與教會領袖發生沖突,但是提倡個人直接與神交通,不需教會當局作中保,間接瓦解了傳統教會的權力架構與宗教功能。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湯瑪肯培士 Thomas a Kempis (約1380-1471),他寫的“效法基督”為靈修經典名著;魏梭 Wessel of Gansfort (1419-1489) 是聖經學者,其著作影響馬丁路德頗深。
以上所述中世紀晚期的教會亂象與種種改革的嘗試,成為孕育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土壤。對教皇教會的不滿,普遍存在社會各階層中。率先在德國起義,引發“抗議宗 Protestant 宗教改革 Reformation”的是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路德是奧古斯丁修道會的修士,威登堡教會的牧者與威登堡大學的教授。當教皇利歐十世為改建聖彼得教堂而發售贖罪券,其特使帖次爾 Tetzel 來到德國宣導販賣贖罪券愚弄德國農民,路德挺身而出,在1517年10月31日發表“九十五條論証”指明悔改的真義與販賣贖罪券的錯謬,邀請大家公開辯論。路德起初並無意引起紛爭,也無企圖開創新的運動;他的目的乃是改革這已經遠離聖經根基的教會。路德從早先的痛苦掙扎,經歷到稱義與神和好的途徑,乃是單靠基督。他從聖經明白了得救是本乎恩、藉著信、在基督裡。很遺憾,教皇與教會領袖為要維護既得利益,鞏固領導中心,並無心理會路德的信息,又無意謙卑接受指正。經過數次與教廷代表辯論之后,路德日漸了解︰羅馬教皇派教訓與基要福音真理無法並存。路德堅信︰唯獨聖經是最高權威,唯獨恩典使人得救,唯獨相信基督使人稱義,唯獨基督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當皇帝查理五世於1521年在沃木斯召開會議,限令路德收回其教訓,而路德表明“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拒絕妥協,他與羅馬教皇就徹底決裂了。1529年帝國會議於斯拜爾召開時,六諸侯與十四城市代表上書“抗議”皇帝鎮壓路德宗。抗議人士1530年在奧斯堡會議時,提出“奧斯堡信條”告白路德宗信仰。從此,贊成支持路德的改革信仰者,被稱為是“抗議宗 Protestants”(在中國稱為“基督教”);繼續擁護羅馬教皇者,稱為“羅馬公教派 Roman Catholics”(在中國稱為“天主教”)。
路德宗的教義傳播至德語地區的全境,也成為北歐斯堪地那維亞人民的信仰。在丹麥國王克理斯欽 Christian III 與瑞典國王古斯道夫 Gustavus Vasa 的領導下,北歐改信路德宗,脫離天主教。路德死后,其同工墨蘭頓 Melanchthon (1497-1560) 繼續領導德國的改教運動。到了1577年,路德宗教會完成整合,簽署“協同書”,奠定“路德宗(或稱信義宗)教會 Lutheran Churches”在后世的發展。
在蘇黎世的慈運理 Zwingli (1484-1531) 是該城教會的牧者,自1519年起,在新約解經講道中,反對“彌撒”、“煉獄”、“聖徒崇拜”、“修道院製度”等羅馬教皇派的教訓,認為唯有聖經才是最高權威,獲得行政當局的支持,啟動了瑞士的宗教改革。不久,此運動傳至瑞士其他城邦,及德國西南部。1529年慈運理與路德在馬爾堡會談,旨在聯合路德宗與瑞士改革宗的力量,以抵抗天主教的武力壓迫。會中簽署“馬爾堡信條”,表白共同的改革信仰福音立場,然而因二人對“聖餐”的解釋不同,並未帶來預期的團結同盟,以互相祝福而分道揚鑣。1531年瑞士森林區天主教諸邦集結武力,突襲蘇黎世,慈運理在戰事中陣亡。布靈格 Bullinger (1504-1575) 繼其位帶領蘇黎世的發展。
自慈運理去世后,瑞士改教運動的重心就從蘇黎世轉移至日內瓦。加爾文 Calvin (1509-1564) 原是法國主修神學與法律的人文學者,約於1533年蒙神感召,加入改革信仰,被迫於1535年逃至瑞士。1536年出版《基督教要義》上書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闡明宗教改革的信仰,促其停止對改革派人士的血腥迫害。此后名聲大噪,同年於旅途中經過日內瓦,被該城的改教家法瑞爾 Farel 勸留,一同在此從事改革教會。雖然他與法瑞爾在日內瓦的初步改革受阻,於1538年被驅逐出境,但三年之后他被請回主領日內瓦的全面改革。自1541年起,加爾文依照聖經將日內瓦建造成宗教改革的模范城市。他專心致力解經講道,逐年出版新舊約各卷注釋;其鉅著《基督教要義》經數版增訂,至1559年時粲然大備,是宗教改革最主要的系統神學代表作。其所創辦的日內瓦學院,成為訓練歐洲各國改革派領袖的大本營。加爾文離世后,伯撒 Beza (1519-1605) 繼續領導日內瓦的改教工作。在十六世紀的后半,加爾文主義已成為歐洲宗教改革的主力,特別在瑞士、德國西部、法國、荷蘭、蘇格蘭等地;英格蘭、德國東部、匈牙利、波蘭也受其影響頗深。如此奠定了日后“改革宗教會 Reformed Churches”在各國的發展。
荷蘭的宗教改革,早先受到路德揭竿起義的影響,后來加爾文主義成為改革的主力。在荷蘭人民抵抗西班牙的暴政統治,掙脫羅馬天主教的羈絆時,加爾文改革宗的信仰成為民族獨立的盼望。在沈默者威廉 William the Silent 與其子領導之下,經過長期抗戰,終於西班牙在1609年承認荷蘭北部獨立,成為改革宗信仰的重鎮。
在法國有不少人(特別是在貴族領袖中)信奉加爾文改革宗信仰,他們被稱為“胡格諾派 Huguenots”。由於其勢力日益壯大,將近法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天主教人士策動“聖巴多羅買日大屠殺”,想一舉消滅他們。胡格諾派成千上萬的被殺,並帶來內戰。等到亨利四世即位平息內戰后,於1598年頒布“南特諭令”,胡格諾派才獲得公民權與信仰自由權。
改教運動在蘇格蘭,主要是由受加爾文影響的諾克斯 John Knox (約1513-1572)所領導,對抗女王馬莉的血腥鎮壓,至終獲得全面勝利。他承襲加爾文的信仰,將其在日內瓦采行的“長老治會 presbyterial system”教會組織架構發揚光大,施行於蘇格蘭全國。自蘇格蘭於1648年接受西敏信條 Westminster Confession 及教會組織章程后,“長老會信仰”已完成在蘇格蘭的的生根建造,奠定了“長老宗教會 Presbyterian Churches”日后傳播至北美及世界各地。
英格蘭的改教,起源於英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因離婚事件,於1534年宣布與羅馬教皇切斷關系,自立為英格蘭教會的元首。自此英格蘭致力恢複初代教會的信仰。雖然馬莉圖德 Mary Tudor 女王當政時,嘗試使英格蘭重回羅馬天主教的懷抱,但失敗了。在繼任的伊利莎白女王領導下,英格蘭就徹底脫離天主教,但也不完全走改革信仰的路線。“三十九條款”是英國教會 Church of England 的信仰告白,“公禱書”是其靈修崇拜指南,奠定了日后的發展。英倫三島以及海外移民,宣教士在各地建立的教會,凡屬於此一系統的,稱為“安立甘教派 Anglican Communion”(在中國稱為“聖公會”)。
■ 作業(討論題目)︰
1. 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之前,有哪些改革教會的嘗試?
2. 說明馬丁路德所領導德國改教運動的前因后果與對后世的影響。
3. 瑞士宗教改革的起源與發展情形如何?慈運理與加爾文的貢獻為何?
4. 說明宗教改革在法國與荷蘭的情形。
5. “長老會”的起源為何?“聖公會”又是由何而來的?
從“宗教改革”到十七十八世紀的發展
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在“抗議宗”之外另有一派人士,認為“宗教改革”改得不夠徹底,必須徹底廢除所有傳統,按照新約教訓重建教會。他們主張徹底的“政教分離”,嚴格執行會員紀律。由於他們反對兒童洗禮,認為童年時代所受的洗禮無效,信徒必須重新受洗,因此被稱為“重洗派 Anabaptists”。由於此派認為唯有他們是真教會,其中的狂熱份子從事武力革命,所以天主教與抗議宗都視為異端而不容其存在。自1535年重洗派的暴力革命被消滅后,崇尚和平的門諾 Menno Simons (約1469-1561)在荷蘭等地成為此派的主要領袖,在其領導下,奠定了“門諾會 Mennonites”日后的發展。1693年艾門 Jakob Ammann 創立了門諾會一極端保守的支派,流傳至今,即“艾門派 Amish”。另外,在十六世紀由胡特 Jacob Hutter 在莫拉維亞所領導的重洗派團體,也輾轉流傳至今,被稱為“胡特派 Hutterites”,與艾門派人一樣,與現世隔絕。
天主教中的有識之士,為回應宗教改革所帶來的挑戰,就發起一連串的反改教運動,改革弊端謀求恢複失土,其中以羅耀拉 Ignatius Loyola 於1540年設立“耶穌會 Jesuits”以服務救濟、學術訓練、宣教差傳為宗旨,力圖中興天主教。此外,為了對付改教人士,天主教在1542年恢複“異端裁判所”並冠以“羅馬”之名,稱為“羅馬異端裁判所”,由羅馬教廷直接控製,使用恐怖手段,刑求逼供,定罪處死異議份子,以此來遏阻基督教在各地的發展。在鞏固天主教領導中心方面,教皇保祿三世召開“天特會議 Council of Trent”(1545-1563),無意在教義上作任何讓步,重點在改進教會紀律與組織結構,加強神職人員的訓練以提高水平。此會議的結果是羅馬教皇派大勝,主張與抗議宗溝通的“主和派”失勢,不附和教皇的法國與西班牙主教們也敗陣而歸。天主教勢力重新整合之后,以武力收複了德國南部與波蘭等地的失土。在天主教勢力范圍內的抗議宗人士,許多人避難移居瑞士、德國、英國、荷蘭等地,其他則轉入地下發展。
雖然1555年簽訂的“奧斯堡和約”帶來暫時的和平,由於天主教的軍事威脅日增,抗議宗也必須備戰相抗,終於最后大戰於1618年爆發。起因於在波西米亞(即今日的捷克)反抗議宗的暴動興起,抗議宗的諸侯不服天主教的皇帝偏袒,宣告反抗,導致天主教大軍的鎮壓,從此引發了德國與中歐全境的戰斗。后來,丹麥、瑞典、法國都卷入了戰爭,斷斷續續共打了三十年,最后於1648年簽訂“西發裡亞和約 Peace of Westphalia”結束了此毀滅性的戰爭。和約內容與“奧斯堡和約”相似,各諸侯決定自己境內的宗教信仰。“三十年戰爭”將德國與中歐變成焦土,人民死傷千萬,單單德國的人口就減至原來的三分之一。如此大的流血犧牲,所帶來的結果只是兜個大圈,回到戰前的宗教分布局勢。此后,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版圖底定直到今日。就教會歷史的分期而言,自“三十年戰爭”后至今,稱為“現代教會史”。
加爾文改革宗的信仰在荷蘭的發展,到了十七世紀初遭到亞米紐斯派 Arminianism 的挑戰。他們否認神的預定揀選,主張罪人未完全墮落,罪人有自由意志,基督徒有可能失落救恩等教訓,上書荷蘭政府,呈“抗議文”要求公開辯論。於是荷蘭政府於1618-1619年召開“多特會議”,邀請各國改革宗人士參加會議,以裁定此爭端。會中一致通過認定亞米紐斯派的教訓不合聖經,並製訂“多特信條”說明改革宗的真義。雖然亞米紐斯派的信仰在荷蘭遭譴責,卻在荷蘭境外造成不小的影響。
“南特諭令”給予法國境內宗教上的寬容,但是好景不常,當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后,胡格諾派又處於困境,每況愈下。法王路易十四於1685年撤銷“南特諭令”后,改革宗信仰又被視為非法。許多胡格諾派人士寧可離鄉背井移民他國,也不愿放棄信仰,法國平白損失了五分之一的菁英。留下的胡格諾派人士,歷經逼迫苦難,堅忍不拔,改革宗教會在法國存留至今。
在英國自1550至1700年間的“清教徒 Puritans 運動”,乃是起源於加爾文宗信仰的人士,認為英王的改教不夠徹底,英國教會仍余留一些天主教的錯誤,堅持按照聖經來推行徹底改革,清淨教會,所以他們被稱為“清教徒”。到了英王查理一世時,國王與清教徒掌權的國會發生沖突,爆發內戰。國會於1643-1648年召開西敏大會,製訂信條、要理問答、崇拜指南等,以改革英國教會。1649年,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將查理一世公審定罪死刑。此后,克倫威爾以“護國君”即位,以清教徒理念治國。但他死后,1660年查理二世複辟為王,英國國教派再度得勢,掌控國會。此后,清教徒屢遭逼迫,許多被捕下獄,導致大批移民美洲,在新大陸繼續未竟之工。雖然清教徒要改革教會的雄心,在政治上並未成功,但是他們留下許多聖經注釋,靈修指南,教牧典范與神學著作,影響英美各宗派的教會至為深遠,直到今日。
自改教以來,英國的國教是安立甘的信仰,凡是不遵照國教的規定與崇拜方式者,被稱為“不從國教者 Non-conformists”。因此,清教徒是不從國教者,其中有一派人士主張每個教會堂會直屬於主耶穌基督,不受君王或主教管轄,都是獨立自主的,不受其他堂會的干涉,他們被稱為“獨立派 Independentists”或“堂會主義派 Congregationalists”(在中國按音譯為“公理會”)。1658年公理宗的領袖們開會製訂“撒沃宣言 Savoy Declaration”,奠定了公理會日后發展的基礎。
在脫離國教者中,有司米特 John Smyth 於1609年帶領會友避難於荷蘭,采納“成年信徒受浸”的作法,並加入當地的門諾會。1612年由郝偉士 Thomas Helwys 帶領一小群會友回到英國建立了第一所“浸禮宗 Baptists”的教會,采亞米紐斯派的信仰。1633年第一間加爾文宗的浸禮會在倫敦成立。這兩派的教會都發展迅速。1639年在美洲新大陸的羅德島,在威廉斯 Roger Williams 的領導下建立了第一所浸信會,開始了“浸信會”在美國的發展。
福克斯 George Fox (1624-1691) 在英國發起一新運動。他於1646年以“內在之光”勝過長期的掙扎,認為崇拜秩序、聖禮、教會事奉都無關緊要。1647年開始教導人單追求內在直接感受,組成友伴,彼此分享,吸引群眾,到1655年時已散布英倫三島,稱為“公誼會 Society of Friends ”被人戲稱為“戰栗者Quakers”(在中國照音譯為“貴格會”)。1682年賓威廉 William Penn 在美洲殖民地按“貴格會”的理念建立了賓西法尼亞州,帶來日后的發展。
德國路德宗在十七世紀的教義發展,日益形成嚴守的傳統,以致“敬虔運動 Pietism”興起,強調生活的敬虔勝於傳統的固守。發起領袖是施本爾 Philip Spener (1635-1705) ,受英國清教徒著作影響頗深,呼吁信徒個人追求靈命複興,在教會中尋找志同道合之人組成團契,互相守望。他出版書籍,推廣敬虔運動。富朗開 August Francke (1663-1727) 是施本爾的同道,任教於海萊 Halle 大學,使之成為傳播敬虔運動的中心。他接續領導敬虔運動的發展,開辦孤兒院與兒童教育,推動海外宣教。
親岑多夫 Zinzendorf (1700-1760) 出身撒克森的貴族家庭,他的教父是施本爾,小時入富朗開在海萊的小學,受敬虔派的薰陶,也喜愛路德宗的教義。他先接待來自莫拉維亞(鄰近波西米亞)的弟兄們居住其屬地,並於1727年領導他們重組“莫拉維亞弟兄會 Moravian Brethren”,信守路德宗信條,強調內在靈修感受。非常注重宣教,差派許多宣教士赴海外宣道,是基督教教會中宣教的先驅。
正如敬虔運動是在路德宗裡產生,“循道運動 Methodism”是英國國教裡的靈命複興運動。約翰衛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其弟查理 Charles (1705-1788),與懷特菲 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等人在1730年間於牛津大學組“聖潔會社”,要依循聖經的方法來靈修與服事,因此被稱為“循道派 Methodists”。約翰衛斯理受莫拉維亞弟兄會的宣教士影響極大,也前往德國會見親岑多夫,但事工方法不同,所以他開展“循道主義”的新路。他騎馬走遍英國,在各地野外布道,組成會社,訓練信徒領袖。雖不為國教安立甘教會所接納,但是他並不想脫離安立甘教會。然而,在他離世后,1795年起循道會正式脫離安立甘教會。后來藉移民在美洲的發展,奠定了今日“循道宗”教會(衛理公會、美以美會、循理會、循道會、行道會、聖潔會、聖教會、拿撒勒人會等)的基礎。
■ 作業(討論題目)︰
1. “重洗派”與“抗議宗”有何不同?
2. 天主教的反改教運動采取了哪些措施?
3. 說明“三十年戰爭”的來龍去脈,以及后果影響。
4. 說明“清教徒運動”的前因后果,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5. “敬虔運動”如何影響“莫拉維亞弟兄會”?后者如何影響“循道主義”?
由於美洲的開發,使得許多在宗教信仰上遭到逼迫的人,選擇離開歐洲移民至新大陸,按照自己的理念來過生活。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在十八世紀,發生了“大覺醒運動 the Great Awakening”。這是指從1725年起至1760年間所發生的一連串的屬靈大複興。此運動在1735-1743年達至高峰︰先由愛德華滋在麻州的講道點燃了複興之火;接著,來自英國的布道家懷特菲旅行各地野外布道,聽眾數以萬計,所到之處帶來教會空前的複興。“大覺醒”影響深遠,喚醒了牧師,奮興了會眾,複興了教會,帶起宣教熱誠,各宗派團結合作,促進高等教育培育人才,也間接影響后來美國獨立建國的發展。“第二次大覺醒 the Second Great Awakening”發生於1787-1830年間,回應美國獨立戰爭之后的屬靈低潮與社會需要。芬尼 Charles Finney (1792-1875) 是其中著名的領袖,使用新方法,來舉行奮興布道會。南北戰爭之后,慕迪 D. L. Moody (1837-1899) 崛起,成為國際知名的布道家,其布道的風格與組織法影響了后世的大型布道會。
工業革命於1760年前后帶來英國社會的巨變,許多社會問題因應而生,福音信仰人士看見民生疾苦,致力實踐聖經真理,以改革英國社會。其中有郝爾德 John Howard (約1726-1790) ,從事監獄之改革;銳克斯 Robert Raikes (1735-1811) 開辦主日學校,教育貧民窟失學的兒童,為現代主日學之濫觴;國會議員威伯福士 Wilberforce (1759-1833),領導“克來彭會社 Clapham Sect”從事解放黑奴運動。經過多年艱苦奮斗,英國終於在1833年徹底廢除奴隸製度。他也協助成立聖經公會發行聖經,推展海外宣教事工。“基督教青年會 YMCA”是由威廉斯 George Williams 在1844年於倫敦創立,旨在發揚基督精神服務社會,訓練青年心智體魄。“青年會”至今遍滿全球,已轉變成純粹的社會服務機構。
關於新興的宗派,有脫離“循道會”於1861年創辦“救世軍 Salvation Army”的卜威廉 William Booth (1829-1912),他矢志向英國最黑暗的角落進軍,傳福音與社會救濟齊頭並進。今天“救世軍”已成為遍布世界各地的教派組織,但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教會”,因其不施行洗禮與聖餐。另有脫離“安立甘教會”的一群弟兄,於1827年組織同道成立教會,反對聖職製度,每主日皆擘餅,彼此以弟兄相稱,其中以達秘 John N. Darby (1800-1882) 為著名領袖。1830年起,他們以普裡茅斯 Plymouth 為根據地發展,故稱為“普裡茅斯弟兄會 Plymouth Brethren”。自1849年起,因教義路線的不同,分成“開放弟兄會”與“閉關弟兄會”兩派。達秘的神學思想綜合了“加爾文主義”與“敬虔主義”的一些教訓,注重“千禧年”教義,強調“時代的分隔”,被稱為“時代主義 Dispensationalism”的創始者。弟兄會對於在中國走“地方教會”路線的教會影響頗深,特別是倪柝聲所領導的“聚會所運動”。
十七世紀的理性主義 Rationalism 源起自法國哲學家笛卡爾 Rene Descartes (1596-1650),他以自我意識為出發點,運用邏輯思維的懷疑,將“人的理性”當作檢驗真理的最高標準。其后的斯賓諾沙 Spinoza 與萊布尼茲 Leibniz 在歐洲大陸繼續發展此運動。在英國的洛克 Locke (1632-1704) 則以“人的知覺觀察”掛帥,發展“經驗主義 Empiricism”;另外,英國的“自然神論 Deism”自賀伯特 Herbert (1583-1648) 起始,強調神與自然界隔離,認為神跡不可能發生,理性是了解真理的不二法門。法國的盧梭 Rousseau (1712-1778) 與伏爾泰 Voltaire 等百科全書派 Encyclopedists 人士,尊人為萬物的中心,對人性的看法過於樂觀幼稚;后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將此“人本主義”表露無遺。德國的窩爾夫 Wolff (1679-1754) 開始了“開明運動 Enlightenment”或稱“啟蒙運動”,雷馬瑞斯 Reimarus 與萊興 Lessing 等人都主張唯有通過人的理性、觀察、實驗的檢驗,才能接受為真理;哲學家康德 Kant (1724-1804) 也認為人和人的理性是萬事萬物的衡量標準。這些所謂“開明”的思想家都棄絕超自然啟示與傳統的基督教。
以上所列在十七十八世紀的“以人為本”各種理性主義的流行高漲,導致一些學者以理性來批判聖經,此即“高等批判主義 Higher Criticism”的興起。德國的艾克宏 J. G. Eichhorn (1752-1827) 認為舊約中許多卷書是偽造的,被稱為是“舊約批判之創始者”。此后,如包珥 F. C. Baur 等批判新舊約的學者接踵而來,基於理性主義視聖經為一般作品,不接受其為神的話,批判基督教信仰,直到如今。
面臨“理性主義”批判聖經與基督教信仰的挑戰,教會中有些人士認為︰唯有以現代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為篩檢,來重新塑造基督教信仰,才能符合現代文明人的需要。此即為“自由主義 Liberalism”的由來。德國的士來馬赫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原為敬虔派家庭出身,因研讀康德哲學,漸次遠離敬虔主義的信仰,認為宗教信仰為主觀的“絕對依靠的感覺”,並依此解釋基督教所有的教義,使之脫離客觀事實的領域,就不會與講求客觀的理性批判發生沖突。如此一來,就能為現代人所接受。士來馬赫的影響深遠,被稱為“自由神學之父”。其后的黑格爾 Hegel (1770-1831)以“唯心論”精神哲學,解釋基督教的本質為“意識精神”的呈現。丹麥的祈克果 Kierkegaard (1813-1855),反對黑格爾的說法,認為基督教信仰是存在處境中超脫理性的主觀抉擇。這些思想家對現代各式各樣神學產生極大的影響。
早期教會的亞流異端在十六世紀死灰複燃,反對“三位一體”教義的蘇西尼 Fausto Sozzini (1539-1604) 在改教時期聚眾集會,但其死后,其教會日漸式微。然而,理性主義與開明運動興起之后,其“獨一神論 Unitarianism”的說法迎合“以人的理性為最高權威”之風,因此大行其道。1825年在倫敦組成“英國與海外獨一神教協會”;十九世紀初葉在美洲,一些“公理宗”教會采納此信仰,也於1825年組成“美洲獨一神教協會”。此教派否認基督的完全神性,信仰每況愈下,至今他們相信人類大同一體,每人可信其宗教,各有不同的神觀。
羅賽爾 C. T. Russell (1852-1916) 在1870年於美國賓州成立“耶和華見証人”查經班,后來出版“守望台”雜志,傳講反“三位一體”的教義。其論調與亞流主義相同,但是本質上乃是受“理性主義”影響的現代宗教團體。“耶和華見証人會 Jehovah's Witnesses”以嚴密的組織,透過大量的出版印刷宣傳,發展迅速,至今已成為國際性的教派組織。
史密斯 Joseph Smith (1805-1844) 在1830年於紐約州創立“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宣稱所有的教會都背道了,直到1830年在他領導下才恢複真教會。他宣稱獲得特別啟示,由其譯成“摩門經 Book of Mormon”,其教會因信奉摩門經,被稱為“摩門教 Mormonism”。其教義與基督教信仰南轅北轍,教導說神是從人變成的,今日的人將來也可以成為神。摩門教透過嚴密的組織與傳教方法,至今已傳至世界各地。
米勒 William Miller 於1830年發起“複臨運動 Adventism”,預告基督複臨的日期,兩次預言失敗導致“大失望”而門徒四散。其門徒懷愛倫 Ellen White (1827-1915) 被接納為女先知,她以“複臨派的調查審判教義”與“安息日派的守第七日為安息日”兩大教義作為重建教會的基礎。1863年以“基督複臨安息日會 Seventh-Day Adventists”為正式名稱組成教派。其“調查審判”教義與聖經“唯獨因信稱義”互相沖突;其“守安息日”教訓與新約“主日”的教導背道而馳。“複臨安息日會”透過醫療保健與學校教育來傳教,也發展至世界各地。
愛迪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 於1866年創立了“基督教科學會 Christian Science”,她宣稱獲得直接啟示,寫成“科學與健康 Science and Health”一書,於1875年出版。其“泛神論”教訓,既不合基督教信仰,又不合科學,認為物質是不存在的,苦難疾病皆是幻影。“基督教科學會”以波士頓為總部,透過文字宣傳,在英語世界與德國流傳較廣。
基督教面對現代政治經濟科學哲學的多方挑戰,甚至有些神學家與教會領袖迎合現代理性主義的路線,然而天主教卻采取全盤否定的路線。部分原因是針對法國大革命及其反宗教之態度,教皇采取“反現代化”的立場,任何以現代方法解釋天主教信仰的思想家,都遭定罪與開除教籍。民主、良心自由、公立學校等凡是現代化的產物,都被打成異端。這種作法,在教皇庇烏九世 Pius IX 任內 (1846-1878) 達至高峰。他於1854年頒布“馬利亞無原罪”教義,數年之后出版《錯謬集錄》,譴責許多現代理念,例如︰民主、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等。他於1869-1870年召開“梵蒂岡第一次大會 First Vatican Council”製訂“教皇無誤”教義,(但是同年,教皇國失去羅馬城,只統治狹小的梵蒂岡市)。繼任的教皇也都遵此守舊路線,直到1958年庇烏十二世死時。
■ 作業(討論題目)︰
1. 說明“美洲大複興”的情形,以及十九世紀美國本土產生的異端教派狀況,試將兩者對照比較。
2. 說明英國的屬靈複興情形,以及新興的宗派教會與機構。
3. “理性主義”與“開明運動”的本質為何?對教會帶來哪些影響?
4. “自由神學”是如何興起的?其與“敬虔運動”有何關系?
5. 天主教如何回應現代理性主義帶來的挑戰?
十八與十九世紀的屬靈複興,掀起了海外宣教運動。歐洲各國政府在海外擴張殖民地,教會看見了海外廣大禾場需要福音,漸次差遣宣教士進入未得之民當中。其中最著名的先驅是英國的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1761-1834)。他於1792年組成第一個現代宣教差會,並於1793年遠赴印度。他在印度三十余年,翻譯聖經,開辦學校,從事社會改革,傳揚福音,被稱為“現代宣教之父”。美國人耶德遜 Adoniram Judson (1788-1850) 在1812年赴緬甸宣教。其后有“倫敦會”的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於1807年來到廣州,歷盡艱辛,翻譯聖經,領人信主,是第一位入華的基督教宣教士。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e (1813-73) 於1841年赴非洲宣教,對開發非洲的貢獻卓著,並協助終止販賣黑奴。戴德生 Hudson Taylor (1832-1905) 於1854年自英國赴中國上海,從事醫療傳道;他在1865年創立超宗派的“中國內地會”,在中國內陸宣教結實累累,成為基督教在華最大的差會。透過海外宣教運動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初,基督教各宗派已在世界各地植堂建立教會。也有新的宗派因宣教運動而產生,例如由宣信 A. B. Simpson (1844-1919) 於1887年在北美創始的“宣道會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自十九世紀中葉,在美洲循道會系統裡,因發揚約翰衛斯理的“完全成聖主義 Perfectionism”而致力追求“完全聖潔”,就興起了“聖潔運動 Holiness Movement”。此運動鼓勵人在悔改信主之后,追求再次的經歷,即“第二次的祝福 Second Blessing”,他們組成“聖潔協會”來推廣之,其影響力也滲入英美其他宗派與機構,如“救世軍”與“凱錫克培靈會 Keswick Convention”。一些“聖潔派”人士脫離原屬的循道會,組成新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在1908年成立的“拿撒勒人會 Church of the Nazarene”。
“五旬節運動 Pentecostalism”是從“聖潔運動”發展出來的。1901年帕翰 Charles Parham 在美國堪薩斯州成立“伯特利聖經學院”,教導學生追求五旬節的經歷即“第二次祝福”︰受“靈洗”說“方言”。此后,該院師生在美南各地傳播“五旬節主義”,其門生賽姆爾 William Seymour 於1906年將之帶至洛杉磯,在阿族撒街 Azusa Street 聚會帶來複興,聞名全國,從此“五旬節運動”傳遍美國,也陸續傳至北歐,英國,德國,印度,中南美洲等地。五旬節派的教會紛紛成立,例如“神召會 Assemblies of God”,“神的教會 Church of God”,“四方福音教會 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等。
“五旬節運動”的發展到了1960年前后,有新的氣象,產生了所謂“第二波”的“靈恩複興運動 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又稱為“新五旬節運動 Neo-Pentecostalism”。此運動仍強調“靈洗”的必須與“說方言”的重要,但不像“第一波”那樣堅持“說方言”為絕對的表記。此運動的影響較“第一波”深遠,雖然並未在教義上產生新的宗派,卻滲入了每個主流教會宗派,並且進入知識份子階層,透過大量出版書籍雜志,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到了1980年代,又有強調“神跡奇事”的“葡萄園運動 Vineyard Movement”興起,發展“權能事奉 Power Ministry”,至於是否能與“第二波”分立而冠之以“第三波”名稱,仍未蓋棺論定。
西方國家在現代“人本主義”人定勝天的迷思之下,以為根據理性發展科技,注重道德教育,就可解決人類的問題;依據理性主義的“自由神學”也編織樂觀主義的美夢,期待“人間天堂”的來臨。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帶來了大夢初醒與信仰破產。瑞士神學家卡爾巴特 Karl Barth (1886-1968) 與布仁爾 Emil Brunner (1889-1966) 起而反對以人為本的自由神學,他們采用辯証法,強調神的超越,開始了“新正統主義 Neo-Orthodoxy”。德國新約學者布特曼 Rudolf Bultmann (1884-1976) 主張采用批判學,以“解除神話”的方法來讀聖經的福音,被稱為“新自由主義 Neo-Liberalism”。這兩派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興起,都是以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為哲學架構,與正統信仰背道而馳。
另外,有因應社會不公義狀況而興起的政經改革主義,例如美國的“社會福音 Social Gospel”與中南美洲的“解放神學 Liberation Theology”,都將福音政治化,將主耶穌視為政治革命的榜樣,以建立人間天國。此外,五花八門的神學思想,如“世俗神學”,“神死神學”,“故事神學”等無奇不有,接二連三的升起墜落。總的來說,二十世紀的現代神學多系嘩眾取寵,與歷代以來的正統福音信仰相距甚遠。
十九世紀高張的自由神學與批判學,對基督教會帶來挑戰與沖擊。在北美各地持保守信仰的基督徒,紛紛召開研經聚會表明福音基要信仰。於1895年在尼加拉 Niagara 的“聖經研討會”,發表了“基要信仰五要點”︰聖經的完全無誤,基督完全的神性,基督為童貞女所生,基督代替性的贖罪,基督身體複活與肉身再來。1910至1915年,保守信仰人士出版了一系列十二冊叢書,名為“基要信仰 Fundamentals”來解釋明辨基要真理,駁斥新派神學的論點。自1920年起,持守基要信仰者被通稱為“基要派 Fundamentalists”,以表明與“現代派 Modernists”之對立。
自1940年起,基要派中有兩種看法︰一些人主張脫離已被現代派所把持的原屬教會,與現代派來往的教會或信徒劃清界限;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與凡認同基要福音信仰的牧師信徒聯系合作,不論其是否脫離原屬接納新派的教會。后者於1942年成立“福音派全國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稱自己為“福音派 Evangelicals”,他們並與其他國家的福音派人士合作,於1951年組成“世界福音團契 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福音派人士立足於基要信仰,注重學術研究與社會參與,熱衷傳揚福音。透過神學院訓練傳道人,宣教機構差遣宣教士,出版神學書籍與雜志期刊,福音派的教會在世界各地發展蓬勃方興未艾。
自1970年代以來,福音派中有些人士受現代神學與聖經批判學的影響頗深,逐漸在基要信仰上采開放的立場。他們主張聖經在科學與歷史方面會有錯誤,雖然在信仰與神學上是大體無誤的;認為主耶穌是人得救的主要道路,但未必是唯一的道路。此種從寬解釋福音的立場被稱作“新福音主義Neo-Evangelicalism”,這些人士被稱為“開放福音派 Open Evangelicals”。
自1910年在英國愛丁堡召開的“國際宣教士會議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nference”之后,基督教各宗各派積極尋求聯合。1948年正式成立“普世教協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其教義根基非常寬廣自由,對直接傳福音的委身薄弱,支持第三世界左派運動武力革命。所以,保守的福音派教會不愿加入“普世教協”此以基督之名從事政治與社會運動的團體。福音派人士於1966年在柏林召開“世界福音會議 World Congress of Evangelicalism”,1974年在瑞士洛桑召開“普世福音化國際會議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發表“洛桑宣言”,強調在基要真理上尋求合一,在普世宣教上同心協力。
東正教會的發展,在十九與二十世紀進入新的階段,由於土耳其奧圖曼帝國的瓦解,希臘、賽爾比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地國家教會興起。雖然在二十世紀先后經歷回教徒與共產黨的統治,教會仍延續發展呈現生機。俄羅斯以及蘇聯各地的東正教會更是遭受共產政府極大的壓迫,但是因其崇拜禮儀與教理問答的薪火相傳,仍持續至今,作有力的見証。自1961年以來,東正教會就加入“普世教協”,與基督教主流宗派及天主教保持密切聯系,他們反對政治參與,其影響主要是在神學研究與崇拜禮儀。
天主教在二十世紀前半,仍采“堅持傳統,反抗現代”立場。自1958年若望二十三世 John XXIII 當選教皇之后,情勢有了改變。他看見教會應向現代世界打開大門,回應現代人的真正需要。因此他於1962年召開“梵蒂岡二次會議 Second Vatican Council”,1963年他去世,保祿六世 Paul VI 繼任教皇主持后續的會議。總的來說,此次會議 (1962-65) 始終仍固守天主教的傳統教義,只是在作法上現代化,例如︰彌撒準用各地的方言,崇拜儀式可配合當地文化,給予較多的良心自由。此后,天主教開始與其他教派對談,促進關系︰與東正教會共同撤銷1054年的互相開除教籍案;承認基督教為“分離的弟兄”;也派代表列席“普世教協”。
1934年“威克裡夫聖經翻譯協會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成立。透過他們與其他宣教機構的努力,到了1980年,聖經已被翻譯成一千六百多種語言,使各地人們可用母語閱讀神的話,認識主耶穌得著救恩。1949年,福音已傳至世界各地,除了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與西藏三地,有組織的教會在全球各國家建立。1950與1960年代,福音廣傳至非洲許多新興獨立國家,到了1980年,非洲約有兩億基督徒。1970與1980年代,透過許多環球布道家,如葛理翰 Billy Graham 與包樂 Luis Palau 等,在世界各地舉行大型布道會帶領多人信主。特別是“學園傳道會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在1978年所製作的福音電影“耶穌傳”,在世界各地以多種語言播放帶人信主,到1998年時已有十一億人看過此電影。此外,中國大陸的教會在二十世紀后半,歷經逼迫艱辛,但教會蒙主保守蓬勃發展,從1949年的一百萬信徒,如今增長至有數以千萬計的信徒。
基督教會即將進入新的世紀,值此複雜多元的“后現代”時期,肩負神聖的福音使命,仍然有許多未得之民,且有兩千個族群 people group 沒有母語聖經可讀。
教會在許多地區仍遭逼迫,即使在民主國家也遭遇世俗化的試探引誘。而教會內部極端異端接二連三興起。其實,這正是兩千年來教會所經的天路歷程。穿過歷史的長廊,我們看見光明與黑暗,得勝與失敗,合一與分裂。歷史顯明了人的軟弱失敗,更見証了神的大能恩典。神的主權旨意終必完全成就,神的救贖計劃終必完全實現。教會唯一的根基,乃是主耶穌基督;主要建造神的教會,陰間的權勢必然潰敗。神的兒女應挺身昂首,廣傳福音直到地極,迎接主的再來,屆時受苦爭戰的教會必成為凱旋得榮的教會。
阿們。主耶穌阿,我愿檷來。
■ 作業(討論題目)︰
1. 說明十九與二十世紀“海外宣教運動”的興起,及發展情形。
2. 何謂“聖潔運動”?“五旬節運動”?“靈恩複興運動”?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3. 何謂“新正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其與正統福音信仰的區別何在?
4. 何謂“基要主義”與“福音主義”?其與“新福音主義”的區別何在?
5.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發展情形如何?宣教運動在二十世紀的的進展如何?教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展望如何?
1. (1) “教會”是神的兒女、蒙召的子民所組成的團體,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體,是在聖靈中的團契; (2) 藉著主耶穌的死與複活,“新約教會”誕生了,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証。
2. (1) 羅馬帝國逼迫基督徒的理由,表面來說是根據謠言誤會以之為邪教異端,深入來說有下列原因︰對羅馬國教信仰造成威脅、畏懼基督徒成為強大勢力而無法掌控、基督徒的愛融化當時社會階級製度。(2) 關於逼迫的過程細節,見本課第二段“外面的逼迫”。
3. (1) 與基督教有關的“異端”是指︰以基督教之名傳講與福音基要真理相抵觸的信仰,其說法已離開聖經正統信仰者;
(2) 許多不同宗教哲學背景的人加入了教會,以自己原有的理念來解釋基督教信仰,違背聖經的啟示,離經叛道,就成了異端; (3) 諾斯底主義,以便尼派,幻影說,馬吉安教派,孟他努教派。
4.教會以三方面的鞏固措施來回應︰主教監督製度,認信基要真理,確認聖經正典。
5. (1) “使徒后教父”是指在使徒離世之后的第二代教會領袖,留下著作見証; (2) “護教士”是指第二世紀時,著書立說為基督教信仰辯護的教會領袖。
1. (1) 見本課第一段“康士坦丁的改信”; (2) 正面來說,康士坦丁的信主終止了對教會的逼迫,他善待教會並召開尼西亞會議解決教義之爭,維護正統信仰,使教會在安定環境中發展;負面來說,基督教會從此成為羅馬帝國的新貴,后來成為國教,政治勢力滲入教會,導致中世紀教會的腐化。
2. 在亞他那修與加帕多三傑的領導下,細節見本課第三段“尼西亞會議”。
3. (1) 教會整體根據聖經,共同討論製訂信經,持守基要真理,面對時代挑戰而帶出積極正面回應。 (2) 325年,尼西亞,“聖子與聖父同本質”;381年,康士坦丁堡,“確認尼西亞信經,聖靈是完全的神”;431年,以弗所,“基督的位格為一”;451年,迦克敦,“基督的神人二性”。
4. 他們是“一性派”分布於不同地區,細節見本課“大公會議”段。
5. 見本課“重要教父與奧古斯丁”段中關於“奧古斯丁”的部分。
1. (1) 雙重挑戰︰帶領蠻族信主,教育開化他們。(2) 教會以“三化”完成使命︰修道主義,教皇製度,宣教運動。
2. 見本課第二段“修道主義”。
3. 見本課第三段“教皇製度”。
4.帕提克自不列顛赴愛爾蘭宣教,愛爾蘭向蘇格蘭與英格蘭宣教,奧格司丁從歐洲大陸赴英格蘭宣教,英倫三島向歐洲大陸宣教,宣教運動環環相扣,前后呼應,互相支援,生生不息。
5.東西方教會的狀況,除“三大運動”的發展外,要注意“第五、六、七次大公會議”,“回教勢力興起”,“封建製度崛起”及其影響;分裂的原委,見本課“東西方教會的分裂”段。
1. 克呂尼運動,熙篤修道會,方濟會,道明會。
2. (1) 教皇製自貴格利七世整頓中興后,行情上漲;教皇運用三大法寶,凌駕君王之上,到了教皇英諾森三世時,權力達至顛峰。(2)經過“被擄到巴比倫”(1309-1377)與“大分裂”(1378-1417)后,教皇製一落千丈。
3. 見本課第三段“十字軍東征”。
4. (1) 中世紀時,從學院中發展出理性分析法,后來亞裡斯多德的著作又重現西方,促成“經院哲學”的崛起;然而,學者們如邦拿文都瑞與東司哥特等,日漸明白“理性”的局限性,所以自俄坎的威廉發表其“唯名論”之后,“經院哲學”就日趨沒落。 (2) 亞布拉德,阿奎納,邦拿文都瑞,東司哥特。
5. (1) 威克理夫,約翰胡司,撒沃那柔拉。 (2) 他們都高舉聖經為最高權威,指出教皇並無最高權柄;他們都要照聖經來改革教會的腐敗,其著作思想與勇氣精神為后來的改教運動播下種籽。
1. 會議運動,人文主義,共同生活弟兄會。
2. 見本課第四段“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3. (1) 起自蘇黎世的改教家慈運理,他高舉聖經為唯一的權威,反對羅馬教皇派的教訓與作法,帶動了瑞士諸邦的改教運動。 (2) 慈運理啟動了瑞士的宗教改革,帶領了初期的發展;加爾文承先啟后在日內瓦領導改教大業,著述『基督教要義』與聖經注釋,創辦“日內瓦學院”訓練各國改教領袖,成為歐洲各國改教的主力。
4. 見本課“荷蘭與法國的宗教改革”段。
5. (1) 長老會起源於蘇格蘭,是諾克斯承襲加爾文主義所建立的“長老治會”的教會;(2) 聖公會起源於英格蘭,是英王亨利八世脫離羅馬天主教而自立的教會。
1.“重洗派”認為“抗議宗”的宗教改革不夠徹底,堅持要廢除所有傳統,自認為唯有他們才是真教會,自立於“抗議宗”之外。
2. 成立“耶穌會”,恢複“異端裁判所”,召開“天特會議”。
3. 見本課第三段“三十年戰爭”。
4. 見本課第五段“英國的清教徒運動”。
5.“敬虔運動”的施本爾與富朗開,影響了“莫拉維亞弟兄會”的親岑多夫;“莫拉維亞弟兄會”的宣教士影響了“循道主義”的約翰衛斯理。
1.“美洲大複興”情形見本課第一段;美國本土的異端教派,見本課第五段“獨一神教與美國本土的異端要派”。“大覺醒”的產生都是來自聖道(聖經信息)的傳講,聖靈總是藉著聖經作工,帶來複興;“異端”的產生皆是背離聖經的啟示,以人的看法解釋作為最高權威,邪靈總是叫人離開或架空聖經,帶來異端假道。
2.見本課第二段“英國的屬靈複興”,新興的宗派與機構有︰基督教青年會,救世軍,普裡茅斯弟兄會等。
3. (1) 本質是以人的自我為本,視“人的理性”為衡量萬事萬物的最高標準,棄絕聖經超自然的啟示。 (2)導致一些學者以“高等批判學”批判聖經,背離以聖經為本的基督教信仰,在教會裡帶來新派神學與不信的惡心。
4. (1) 為要回應“理性主義”的挑戰,嘗試以合乎現代人胃口的理性經驗作為篩檢,來重造基督教信仰。 (2) 士來馬赫自小受“敬虔派”的薰陶,注重主觀經歷感覺,漸次遠離客觀信仰真理;受康德哲學影響之后,就發起了“自由神學”。
5. 采取全盤否定的“反現代化”的立場,直到1958年。
1. 見本課第一段“海外宣教運動”。
2. (1) 見本課“聖潔運動與五旬節運動”與“靈恩運動的發展”兩段; (2) 三者的關系是︰“聖潔運動”產生了“五旬節運動”,“靈恩複興運動”是“五旬節運動”的第二波。
3. (1) “新正統主義”反對“自由神學”,但也不愿回到“正統信仰”,所以被稱為“‘新’正統派”;“新自由主義”認為“自由神學”已過時,不能符合二十世紀的需要,必須更新,所以被稱為“‘新’自由派”。 (2) “新正統主義”強調神的超越,“新自由主義”強調人的存在;這兩派都不相信聖經本身就是上帝的話,它們都以“存在主義”為理論架構,都接受“高等批判學”批判聖經。雖然它們也使用基督教詞匯,但與正統福音信仰背道而馳。
4. (1) 見本課第五段“基要主義與福音主義”。 (2) “新福音主義”是“福音派”中有些人士采取開放方式解釋基要真理,不堅守“聖經完全無誤”與“主耶穌是唯一的道路”立場。此妥協的“‘新’福音派”作法,與正統福音派的保守立場是南轅北轍。
5. (1) “普世教協”是自由派的作法;“洛桑福音會議”是福音派的路線。
(2) 見本課“二十世紀宣教運動”段。 (3) 教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展望,看似黑夜已深,其實白晝將近,正如破曉時分︰“黎明的光,越照越明”。因為主必快來,教會要廣傳福音直到地極,迎接主來。
最后更新時間: 2002 年 5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