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告神的名

  在求告 名的人中有撒母耳(诗九九:6)

自然界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所生存的环境,与发展生长有关。撒母耳是哈拿从祷告来的儿子,他自然也成为祷告的人。这使他能与开国的摩西和亚伦并列。

锡安山不是以高大着名,而是因为神的拣选,在那里建造 立名的圣所。以色列也不是甚么泱泱大国,是因为他们得蒙神的拣选,有神作他们的王(诗九八:4),成为与万民有分别的圣民,与他们亲近,赐给他们公义的律法(申四:6-8),可以遵行而得福(诗九八:7)。

在这短短的诗篇中,有三次分别提到耶和华“本为圣"。可见我们该多么看重神圣洁的属性(诗九八:3,5,9)。不仅在旧约时代,在新约中,有更多的经文提到圣洁的重要。

摩西,亚伦,撒母耳,都是以色列在王国以前最重要的人物,他们都有中保的身分,为神的子民祷告。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圣洁的品格。神可以用才能平凡的人,但不能用不分别为圣的人,因为那违反神的本性。圣经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

摩西在可拉党造反的事件中,向神说:“我并没有夺过他们一匹驴,也没有害过他们一个人"(民一六:15)

撒母耳服事完了他那一世的人,在即将退出领导地位的时候(撒上一二:1-18),可以坦然的向人民说:

  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 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中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

这是多么清洁的告别辞!众民都见证他的廉洁公正。我们多么希望,所有的领袖人物,都能有这样的见证;在位的时候就不会因此而被造反革命,下台以后,也不会受审判而判刑。

撒母耳不迎合人的心意,只讨神喜悦;神对他说甚么话,“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遍以色列地"(撒上三:21)。这是真认识神的人;是改变时代的领袖。当教会放弃圣洁原则,而注重伶俐人的时候,不能避免的就走上世俗路线,看民意测验,讨人的欢喜。这样,也就不能求告神,而仰望人。

你目前的位置:福音家园首页 >> 信仰宝库>> 圣经研究–于中旻博士着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