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穷乏

  但我是困苦穷乏的(诗七O:5)

真正的祷告,是从急迫需要的心里倾吐出来的。虽然没有华美的词藻,也不曾刻意安排,并且也不冗长,但不会缺乏真诚,也不失效果。

“困苦"和“穷乏",不是甚么值得羡慕的经验。但圣经中多次提到(诗九:18  四O:17 八六:1),也常说到神眷顾这样的人(诗一二:5)。这是指物质上的缺乏,但表示完全仰望,倚靠神的人(太五:3路六:20)。先知耶利米奉神的命向君王传的信息,更说:“为困苦和穷乏人伸冤",是认识神的真正意义和必然表现(耶二二:16)。

贫穷本身不是品德;但感觉自己无倚无靠,对神单纯的仰望,是蒙恩的条件。马利亚的“尊主颂"说:神“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3)主耶稣在 第一篇讲道中,向本乡的人宣告弥赛亚的事工,是“传福音给贫穷的人"(路四:18)。

困苦穷乏的人,是没有钱财,不能帮助别人的人;所以也缺乏朋友,因为世界的情形,是人都想自己的好处,如果不能够从你身上的甚么好处,他会想:这样的朋友有甚么用!就离开你而去。所以贫穷的人,很少朋友。不幸,在教会中,也不免这样的事;因此雅各以为那是犯罪得罪神的,该受无怜悯的审判(雅二:1-13)。不过,这不是第一世纪独有的事件。

眷顾贫穷,自然是好事。所罗门王向神祈求,使他能有智慧,按公义审判,“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辈,压碎那欺压人的"(诗七二:4)。这真是王者的仁慈。

同情穷乏人,固然是好;按公正审判贫穷人,固然是好;大卫却说:“但我是困苦穷乏的"(诗七O:5)。他不是要推却帮助别人的责任,像世人一样装穷。他是向神祈祷,承认自己的贫穷,看自己是一无所有的。以一国之尊的王,能有这样的存念,多么难得!

我们没有大卫的王位,尊荣;恐怕也难达到他一半的属灵程度,但更缺乏这样的自我认知。圣经说:“神拣选了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8,29) 又说:“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加六:3)求主使我们认识自己,才可蒙恩。

你目前的位置:福音家园首页 >> 信仰宝库>> 圣经研究–于中旻博士着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