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儿子:浪子与良子?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路一五:11)

圣经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这样说来,两个儿子也无一例外。圣经说义人存在的的机会不高于零,我们不能说有百分之五十。“不用悔改的义人",只是假定的状况,实际并不存在;自以为义而不悔改的,倒不缺乏。

浪子的改心

浪子的堕落,不是从离家才开始;当他心里一有了“我应得"的念头,就已经离开了父亲。在外的放荡,流离,困苦,使他学会了一件功课:知道“我不配"(路一五:12,19),是改心的开始,使他转向,归回,进到父亲的爱和父家的丰盛。放荡,耗尽所有,穷苦,放猪,饥饿,吃豆荚,都还不够,必须知道自己不配。因为不配得而得着,正是“恩典"的意义。

慈父的爱心

父亲不是不知道儿子,但他爱儿子,愿意儿子知道自己;“就把产业分给他们"。父亲尚在而要遗产,是很忤逆的事,但慈父没有拦阻。浪子穷困归来,父亲远远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相迎拥抱。父亲不加责罚,而且“快乐起来"庆祝设筵(路一五:12,20,24)。

良子的狭心

大儿子行为良好,只是弟弟离家他不曾寻找,弟弟回家他不肯见面。他对父亲的抱怨是,我服事你(我应得),“你并没有给我";“你这个儿子"(不配称先生令弟)败坏,在外流浪归来,“你倒为他"(不配的他)宰牛欢庆!(路一五:29,30)以为别人不配,自然应得是法利赛人的心理。但父亲不管他的不认兄弟,仍然说:“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一五:32)

两个儿子都是浪子,并没有差别,没有一个是良子;所差的,只是悔改的浪子,与不悔改的浪子。如果自以为是良子,那就是走上了浪子的道路。

今天,你是真的回家了吗?是否已经穿上了华美的义袍,戴上了权柄的戒指,上面有父亲的名字?是否脚上穿了福音的鞋,有分于享受神家的一切丰富?如果不,是甚么拦阻不能得到神的恩典呢?自知不配,才可得恩典;如果自以为应得,恩典对他就失去了意义,是迈上作浪子之路的第一步。

你目前的位置:福音家园首页 >> 信仰宝库>> 圣经研究–于中旻博士着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