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教会 》__林献羔灵音丛书 ……点击这里用繁体中文阅读

读经:“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林前1:2)

“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林前10:32)

“教会”这个题目,看来是很简单,其实又很深奥,是个“奥秘”(弗3:4-6),因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可惜许多人信主多年,对教会这个重要的真理,还是模糊不清!

有许多人认为教会就是礼拜堂,也有不少的人认为只要有几个人一同聚会,就是教会。

还有一些错误:有人认为旧约的以色列人就是新约的教会,所以,他们说耶稣的时候已经有了教会,到圣灵降临后,教会才传到外邦,他们又认为启示录第四章后所说的“圣徒”都是教会的失败者留下经受灾难。以上种种,都是错误的认识。

我们当认识教会是个隐藏的奥秘(弗3:5)。如果我们认识教会的地位是何等的高、何等的荣耀,我们就会尽肢体的责任,靠基督“联络得合式……。”(弗4:16)

如果我们要详细讨论对教会各方面的认识,就比较复杂。现在我们只谈谈对教会基本的认识。至于教会的历史、教会怎样产生宗派与“教会合一”等问题,容后再谈。

愿神藉着这小册子,使我们对教会的认识有正确的态度,并尽我们作肢体的责任、运用基督所给的恩赐、让圣灵的大能大力运行在教会里,使“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6)


第一章  对教会的认识↑↑↑点此处返回目录

一个基督徒,最要紧的是认识基督。但如果我们只认识基督而不认识教会,还是不够。当西门彼得认识“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之后,耶稣说:“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注意个“还”字,这是根据13-17节彼得认识了基督,耶稣“还”告诉彼得有关教会的事。

在未讨论对教会正确认识之前,让我们先谈谈“错误的认识”。

一、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

1.圣殿不是教会

以色列人在旷野造会幕;他们入了迦南,由所罗门首建圣殿;犹大被掳归回(公元前538年)后,由所罗巴伯领民重建圣殿(拉3:8),公元前515-63年被毁;希律王在公元前20年,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到公元70年被罗马焚毁。

会幕是圣殿的前身。会幕与圣殿是预表教会,但不是教会。

圣殿分外院、圣所与至圣所3部分,圣所与至圣所有幔子隔开。这都不是教会。耶稣时,有希律圣殿,但没有教会。

2.会堂不是教会

犹太人被掳归回后的20年间,没有圣殿,犹太人建会堂,用来敬拜神。待圣殿重建后,圣殿与会堂是并存的。耶稣时代有圣殿,也有会堂(不称礼拜堂)。圣殿只一间,会堂就有许多(太4:5,23“各会堂”)。圣殿或会堂可称“一间”,教会只能称“一个”。

3.礼拜堂

许多人认为“会堂”、“礼拜堂”或“教堂”就是教会。可惜英文圣经A. V.把教会译成Church(教堂),这就使人误以为教会是建筑物!丁道尔英文译本译Congregation,达秘Darby圣经译作Assembly(集会),这就清楚了。

有人根据Church(教堂)说:“到教会去”、“你在那一间教会聚会”、“盖建教会”等等,这都是不对的。

教会不是建筑物,不是“一间”、“两间”,礼拜堂才是一间一间的,教会只能说“一个”。

教会是有机体,有生命的,能听见:“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太18:17)“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徒11:22)教会不是砖头,教会是能听见的。

教会会祷告:“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徒12:5)

教会会“惧怕”:“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徒5:11)

教会会“念书信”:“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西4:16)

教会会问安:“亚细亚的众教会问你们安……。”(林前16:19)

教会不是砖块,教会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要再称礼拜堂为教会。

4.宗教团体

许多人认为教会是人组成的社会团体,这又是错误的。

(1)宗教:

有人把教会看为各宗教的一教,例如佛教、回教、道教、儒家(后称儒教)、基督教。其实圣经没有说教会是宗教之一。不过,按世人把宗教排列时,也把教会看为宗教之一。

(2)基督教:

圣经没有“基督教”几个字,只有基督,只有教会。但为了与各教有分别,所以人把教会称为“基督教”。

(3)教会:

其实圣经原文也不应译成“教会”,因为我们得救不是“教”出来的;教会不是“有所宗而施‘教’的‘会’”,难怪佛教、道教、回教也称他们的会为“教会”。他们认为这是专为传道和听道而有的会,成了“圣品阶级”hierarchy.

教会不是“施教的会”(后详)。

5.团契

有不少的人认为只要有两三个人奉主的名聚会就是教会(太18:20)。

耶稣从来没有说,两三个人聚会就是教会。耶稣只说:“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原来耶稣在上文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15-17节)你带一两个人同去,就是3个人。他若“不听他们(3个人),就告诉教会”,这就说明3个人就不是教会。

学生团契、流动聚会等都很需要,但不一定是有形的教会。后面我们要详细讨论。

二、正确的解释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错误的认识,现在我们要讨论正确的认识。

请我们首先注意,教会是“人”而不是“物”。

1.希腊原文ekklēsia 爱克克利西亚

新约是用希腊文写的,这个希腊字是有它的背景的,而新约又有浓厚的犹太背景。

这个字的前段ek爱克,是“从其中召出来”的意思;克利西亚klesis(名词)的动词kaleo克利阿,是“呼召”的意思(含有“集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神从世界上呼召出来的集会”、“蒙召出来的一群”),是有生命的:“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林前1:2)这就是教会的真意。

旧约七十士译本,由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希伯来文的qahal,旧约出现123次,这字的字根是“召集”的意思。旧约经常译成“大会”或“会众”(利10:17,民1:16,14:5,申4:10,18:16,31:30,士20:2,王上8:14),是被神召集在一起的人。英文圣经译作congregation或assembly,这特别是用在以色列人身上的。

亚伯拉罕“蒙召出来”:“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创12:1)以色列人“蒙召出来”:“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出3:8)

新约基督徒是蒙召离开罪恶和死亡:“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弗4:1)上文是说教会的:“但愿祂在教会中……。”(弗3:21)到4:1说“既然蒙召”,是教会“既然蒙召……。”

这个希腊字“爱克利西亚”,新约共有115次:有3次指一班人或一会众(徒19:32,39,41),这是指不信的会众说的;有两次指以色列民在旷野的情况(徒7:38)、“在会中我要颂扬祢”(来2:12);其它110次是指新约教会(福音书3次,使徒行传19次,书信62次,启示录 ---……点击这里用繁体中文阅读26次)说的。

1世纪时,这个希腊字的希腊文是指着某种聚会或任何聚会说的。

2.召会

我们谈过“教会”,原文是“召出来的人聚集在一起”(徒15:14)的意思。那里有人被神召出来归入祂的名下(指圣灵时代),那里就有教会了。中文译作“教会”,本来不大恰当,教会不属一般“宗教”。一般人心中的“教会”有如“教导协会”,被认为是一群知识分子接受一位宗教专家的教导,好像是“教”出来的。这不能表达原文的意思。

“神的教会”应译作“神的召会”才对。但如果称“神的召会”,就很容易被认为“神召会”或“地方召会”。“神召会”是教会的一个宗派,是“灵恩派”。所以中国人仍沿用“教会”。我们姑且也用“教会”二字,但应当认识到,“召会”才有原文的意思。

3.旧约没有教会

旧约只有预表,也隐约地可以看见教会。

(1)夏娃预表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创2:21-24,弗5:22-32)。

(2)利百加(创24章)也是预表教会是基督新妇。

(3)亚西纳(创41:45):

亚西纳是法老的女儿,法老把她给了约瑟为妻,预表外邦教会归基督。

(4)西坡拉(出2:21-22):

西坡拉是米甸祭司的女儿(16,21节),她是外邦人。摩西娶了她,预表基督将要娶外邦教会为新妇。

(5)押撒(书15:17-19):

她得了“上泉下泉”,预表承受产业。

(6)路得:

路得是个外邦女子(得1:4),以色列人波阿斯(2:1)娶了外邦女子路得为妻(4:9-10)。这又预表基督将要娶外邦教会为新妇。

(7)亚比该(撒上25章):

她“就作了大卫的妻”(42节)。这也是预表基督要娶教会。

(8)以色列人被拯救脱离埃及:

他们过了红海,出埃及(出14:21-25),在旷野敬拜神。这是预表教会蒙救脱离罪恶,在世界上敬拜神。

(9)旧约的圣殿预表教会:

教会是人不是建筑物;旧约圣殿是建筑物,但圣殿是预表教会(林后6:16)。

(10)“在会中”qahal(诗22:22):

召会,确是指教会说的,被希伯来书2:12引用,表明基督与教会是一体的。

4.四福音预言教会

四福音书只有马太福音两节提了3次教会:“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们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18:17)

在耶稣的时候还没有教会,因为耶稣说:“我要”,这是预言。之后,四福音再没有提教会了。

5.五旬节圣灵降临(徒2:1-4)成立第一个教会(徒1-2章)

五旬节是从基督复活算起。基督复活后,在地上有“四十天之久”(徒1:3)就升天去了(9节)。“当下,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进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马可楼)……都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12-15节),包括使徒们(13节)。他们在那里祷告、聚会、选出马提亚补犹大之缺(26节),计有10日。40日加上10日,共计50日。一旬10日,五旬为50日。到2:1 “五旬节到了”。五旬节就是圣灵降临的日子。五旬节圣灵降临,不在圣殿,不在会堂,而是在“马可楼”里(徒1:12-13,2:1-2)。

当圣灵降临之后,圣经就很自然地把所有的人称呼为教会,教会就出来了:“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7)“他们”二字,原文作教会:“天天加给教会”。

从五旬节圣灵降临立教会开始,直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罗11:25),基督再来到空中,把教会接到空中(帖前4:13-18),教会就不在地上了。

6.七年灾难没有教会

基督再来到空中,全教会被提到空中之后,地上就进入七年灾难了(启4-19章),地上再没有教会了。七年灾难中有许多人信耶稣,他们是“圣徒”,但不是“基督徒”。他们是灾中的得救者,但不是基督的新妇。

7.三一神的工作

(1)教会是父神在创世以前所计划和安排的:

“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弗3:4-11)旧约时,教会是隐藏的,但藏在神的计划里。

神创造万有是为了教会;我们得蒙救赎也是为了教会。

(2)教会是基督所救赎与建造的:

耶稣拯救我们,不只是为了我们个人,而是为了要得着祂所深爱的教会。

祂曾预言祂要建造教会:“……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

教会是因祂的死而产生的;教会是因祂复活的生命而被建造的。

(3)教会是圣灵把我们浸成基督的身体: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浸(原文是‘受了浸’),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3,参弗4:3-4)。

8.教会的所属

(1)教会是属神的:

“……牧养‘神的’教会”(徒20:28),“……是‘神的’教会”(林前10:32),“……‘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林前11:16),“……还是藐视‘神的’教会呢”(林前11:22),“……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林前15:9),“……怎样极力逼迫残害‘神的’教会”(加1:13),“……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提前3:15)。

(2)教会是属基督的: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罗16:16)。

(3)教会是众圣徒的:

“……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林前14:34)。教会不是属某个人的,而是属“众圣徒的”(原文是复数)。

当然,教会也是属于圣灵的。可以说,教会是属于三一神,也是属于“众圣徒”的。

(4)长子的教会:

“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的教会”(来12:23原文),这是全教会的局部,是在天上的。

圣经没有给我们看见“圣灵的教会”,只有神的教会,基督的教会等。


第二章  无形的教会↑↑↑点此处返回目录

所谓“无形的教会”,是指历世历代蒙召出来的基督徒(太16:18)。

有人称之为“宇宙教会”或“普世教会”,但圣经没有这样的称呼;甚至“无形的教会”,圣经也没有这个称呼。但我们没有更好的称呼来称呼这个,姑且按圣经的意思来称“无形的教会”。

圣经只说“教会”(弗1:22-23,3:10,21等),这些经文,原文是用单数式的,是指普世无形的教会说的。无形的教会只有一个。

一、是神国的一部分

神的国有时也称天国,或“国度”(彼前2:9)。

旧约没有神的国或天国;耶稣时只是“天国近了”(太3:2,4:17,10:7),证明还没有天国。

马太福音13章提到“天国的奥秘”(11节),这里说的不是天国,也不是教会,乃是基督教的缩影,包括真假的信徒。真信徒才是教会。至于奥秘的天国就是指教会说的,亦可说是圣灵的天国,因为今日是圣灵的时代。当耶稣再来后,祂要立的国度是圣子的天国,那时,教会要与主同掌王权,与天国大有关系。因此,教会在那时还没有产生。

现在让我们谈谈神国的3个时期。

1.圣灵的天国

当五旬节教会产生之后,神的国或天国是指圣灵的天国,就是教会时期。教会对旧约的人是个奥秘——基督受苦与得荣之间的事(彼前1:9-12),是个隐藏的奥秘(弗3:5),这个奥秘最先是启示给保罗知道的。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扫罗迫害教会(徒9:5),就是迫害基督——头,身体就感到痛苦。教会是由犹太人与外邦人因信基督而合成的(弗2:11-16),这就是个奥秘,乃是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的(弗3:1-11)。旧约的人不知道,连在福音书里,耶稣也没有把这奥秘说给门徒听。现在藉着教会显明这奥秘(6-11节)。

教会又称神的国或天国,是圣灵的天国。

2.圣子的天国

“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西1:13)

教会是神国的准备时期,现在我们在地位上已被迁到祂爱子的国里。当基督再来之后,祂要在地上立千禧年国。那时,我们当然也要同进天国的,这是圣子的天国。

3.圣父的天国

当千禧年国完了,基督“就把国交与父神”(林前15:24)。这是圣父的天国,那时三一神同掌王权,直到永永远远。

现在教会就是圣灵的天国,彼得前书2:9称之为“圣洁的国度”Holy Nation.

我们既然在圣灵的天国里,得以进入爱子的国,将来必得进天国。永世的天国(圣父的天国),当然我们都要在那里享永福了。

二、神的家

教会不只是神国的一部分(圣灵的天国),也是神的家:“倘若我躭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

家Oikos,有时指建筑物,但通常是指“家人”household说的。

1.神的居所

“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藉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前2:5)。

(1)       房角石:

教会是灵宫,“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2:20,参彼前2:6-7)教会不是物质的圣殿,而是属灵的圣殿。单个的信徒是“活石”,这灵宫是由许多活石建造成的,但房角石乃是教会。

或者有人根据马太福音16:18说彼得才是磐石:“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原来这节经文的“磐石”二字,原文是petra,意思是大石;彼得二字,原文是Petros,意思是小石,彼得不是磐石。他自己说:“祂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徒4:11,彼前2:8)保罗也说:“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罗马教说彼得是那磐石,但圣经说他只是“柱石”(加2:9)。耶稣的意思是——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彼得所认的基督,并不是建造在彼得的身上。

(2)成为主的圣殿:

现在所说的圣殿,不是指犹太国的圣殿,也不是指今日的会堂,而是指教会说的。这是用建筑物为比喻,例如教会是“圣灵的殿”(林前3:16,6:16),又是“灵宫”(彼前2:5);有“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教会为维护真理、发扬真理,使人从教会得真理。

每一个信徒都是神的殿(林前3:16,6:19),这与全教会合起来的殿是有分别的。不过,这两样都是神的居所。旧约的圣殿是神的居所(出40:34-35),特别是至圣所。

2.“神家里的人”(弗2:19)

我们是神的孩子,孩子就要听从父亲。如果我们不听“万灵的父”,就要受管教(来12:7-11)。

我们既然都是家里的人,就当相亲相爱、彼此照顾与服事(彼前4:10,5:2)。

三、一个新人

“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5)教会只有一个(弗4:4),是基督的身体。

1.是全然新的

教会不是众旧造的集合体,而是全然新的:“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西3:10-11)这两节经文的“不分”,原文是“没有”,就是没有国籍之分、文化之分、阶级之分,而是全然新的。

2.“使两下归为一体”(弗2:14-16)

“因祂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弗2:14)这里的“两下”,不是头和身体,也不是父神与我们,因为“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16节),这“两下”应是以色列与外邦:“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2:12)如果说两下是指我们与神,这就解不通这节经文了。是否使两下——我们与神——归为一体,又与神和好了呢?这是怎样讲呢?所以这两下必是指信耶稣的犹太人与外邦人(12-14节)而言。他们因信耶稣,就没有间隔,自然地成为一个新人——教会了(加3:28)。不信的人,就分犹太与外邦;但信的人,在教会里就不分犹太人与希利尼人了。

教会是两下(两方)归为一体的。

不信耶稣只信旧约的以色列人是“犹太教”,信耶稣的以色列人是教会的“一下”(一方)。

不信耶稣的外邦人是世人,信耶稣的外邦人是教会的另“一下”(另一方)。

耶稣“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为要将两下(犹太基督徒与外邦基督徒)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弗2:14-16)。这里所说的“新人”,不是指我们信耶稣后所得的新生命;这个新人,是指全教会说的。

四、基督的身体

基督是头、是元首:“使祂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祂的身体……。”(弗1:22-23),“连于元首基督”(弗4:15),“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弗5:23),“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祂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8),“不持定元首”(西2:19)。

人不能是教会的头;总部、机构也不能是教会的头,惟有基督是头、是元首,教会的一切都是由头(基督)来供应和指挥的。

“教会是祂(基督)的身体”(弗1:23),“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适”(弗4:16),“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西1:24)。

基督的身体本来是个新人,但“新人”是着重“两下归为一体”,而专题谈身体是着重头与身体的关系。

1.是身体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不是“尸体”corpse:身体和头是分不开的,一分就变成了尸体了。

基督的身体是必须有基督生命的,身体只不过是生命的器皿。基督和教会才是“一个奥秘的大人”。

2.不是人为的组织机构

身体不是个组织,而是生命的有机体organism;身体绝不是社会组织organization.

无形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不是人为的“组织”。

严格地说,基督的身体是指有形的教会说的(后详)。

3.身子就是基督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林前12:12)请注意,这里不是说“教会也是这样”,而是“基督也是这样”,所以也可以说,“身体就是基督”。

扫罗逼迫教会就等于逼迫基督:“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徒9:4)扫罗明明是逼迫教会(基督的身体),但主说是逼迫祂。为什么衪这样说呢?

原来教会是基督的彰显:“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基督在教会的里面,教会在外面彰显基督的生命和性情。

按个人来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1)这不是假基督的冒称,而是属灵的彰显。每个基督徒是个“小基督”,全教会(身体)就是基督,因为头和身子原是一个的。

4.个体代表全体

这是采取旧约的观念。

“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么?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么?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林前10:16-17)

整体是“一个”,“一个饼”;个体是在全体的里面diversity inunity:“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林前12:14)“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林前12:12)

5.是圣灵浸成的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了)浸,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3)

许多人追求“受圣灵的浸”:“约翰是用水施浸,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浸。”(徒1:5),但这节经文是耶稣在圣灵降临之前说的。祂说:“但不多几日”,就是在祂升天后10日圣灵降临时,他们都受了圣灵的浸(徒2:1-3),同时“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2:4)圣灵把教会浸成基督的身体。从此以后,凡有信耶稣的,圣灵都把他们浸入基督的身体里了。我们无须再求圣灵的浸(详看灵音小丛书《正确认识圣灵》)。

6.个别圣徒是肢体

整个教会是身体,个别基督徒是肢体,但我们是不能单独作肢体的(林前12:12-14,弗5:29-30)。有人是手,有人是脚,有人是耳,有人是眼(林前12:14-16)。肢体不是人工组成的,而是“互相联络作肢体”(罗12:4-5)。我们不能各顾各,只顾自己:“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林前12:25,参弗4:16)我们应当“彼此相交”(约壹1:3)、“彼此相爱”(约13:34-35)。我们不要像蝴蝶飘飘自命清高,而要像蜜蜂成群联络。癌症是由于我们身体中一些细胞不受约束,只顾自己的发展、只知接受而不供应,就成了毒瘤,最后变成了癌。

我们应当学习不要单独作基督徒,而是要接受身体生命的供应,也当学习供应出去。我们聚会不要单独坐在一边,没有交通。有人聚会只观望,什么都看不惯,只晓得批评。请记住,教会(身体)当彼此联络,共同扶持,互相供应。

有些基督徒自暴自弃,说:“我不是这个材料”:“设若脚说:‘我不是手,所以不属乎身子。’”(林前12:15)另有些基督徒自高自大,说:“我用不着你”(林前12:21)。有人只讲道,而不愿听别人讲道。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12:26)我们应当彼此相助,彼此相关。

如果我们活在“身体”里就会受保护。撒但常常攻击个别信徒。请注意:“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教会)。”(太16:18)如果我们不互相联络作肢体,就很容易被撒但胜过了。

肢体是神所配搭的:“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林前12:24)有许多人说:“我们要互相配搭”,但圣经却说是“神”所配搭的。我们不能配搭,我们只能服从神的配搭。我们不要荒废自己的恩赐,也不要轻视或践踏别人所得的恩赐(林前12:15-22)。

7.建立与长大

“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16)“建立”与马太福音16:18的“建造”,原文是同一个字,英译build. 耶稣用一班有恩赐的人来建造与成全圣徒。

个别圣徒容易被魔鬼攻击,但全教会魔鬼就不容易进攻,只有“被建造”的教会才能胜过阴间的门(太16:18)。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这里不是指个别基督徒的“长大成人”,而是指整个“基督的身体”(教会)得以长大成人——一个“长大的新人”说的。

五、基督的未来新妇

(弗5:24-32,启19:6-9)

1.教会现在是个童女

“……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童女”,原文是单数,指教会现在是“一个”童女。

许多人把“十个童女”(太25:1-13)解作教会,这是不对的。教会是“一个”童女,但马太福音25章是“十个”童女。教会现在是童女(林后11:2),也是基督的身体;等到她与基督结婚的时候,就是基督的“新妇”,但那10个童女在基督再来到空中后,还是“童女”。教会是“金灯台”(启1:20,2-3章),但那10个童女是“拿着灯”的(太25:3-4)。10个童女只是“陪伴”的人罢了。

2.朋友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约3:29)

神曾称亚伯拉罕为朋友(赛41:8,雅2:23)。

耶稣在世的时候,称门徒为“朋友”(约15:15),但当祂复活后,就称他们为“弟兄”(约20:17),而不是“朋友”了。

到基督与教会结婚的时候,所有旧约的得救者都是“朋友”。施浸约翰虽然是耶稣的先锋,但他也不过是“朋友”(约3:29下)。

3.教会是基督的未来新妇

教会现在还未与基督结婚,所以没有正式被称为“新妇”,而只称“童女”,直到基督再来到空中,经审判后,与基督结婚才是正式“新妇”,现在只是基督的“未婚妻”。

4.教会是身体又是新妇

有人说:“教会既是基督的身体,怎能同时又是祂的新妇呢?”

但这是不难解释的;夏娃是从亚当的肋骨(创2:22)出来的,她是亚当的身体,后来便成了他的妻子了(24节)。所以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后来又成了祂的新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亚当是尘土造成的(创2:7),但夏娃不是直接用尘土造成的,神是从亚当身上“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创2:21)造成夏娃。骨头预表复活的生命,所以耶稣在十字架上,“祂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约19:33-37)

不是所有的基督徒(包括新旧人)都是教会,而是所有基督徒的新生命才是教会。

教会现在是基督的身体,将来才是祂的新妇,正如夏娃是从亚当的身体出来的,之后就成了他的妻子一样。

神在亚当犯罪之前为他造了配偶夏娃。原来教会是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弗1:3-4)所计划的,所以教会是与罪无关的。但因为罪恶是从一人入了世界,基督就要为所爱的教会舍己(弗5:25)。

基督与教会:头与身体是“一而二”;基督与新妇是“二而一”。

教会必须顺服基督(弗5:24):正如身体要顺服头、妻子要顺服丈夫一样。

5.全教会是新妇

有些人说:“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能作‘新妇’,只有那些得胜的、圣洁无瑕疵的基督徒才是新妇,正如利百加具备很多条件才能成为以撒的妻子(创24章)。”

我们说,所有的基督徒都要成为基督的新妇。利百加只是个预表。预表必须有新约特别是书信为根据。如果没有书信的根据,旧约的例子不能成为原则。我们可以学习利百加的优点,但不能说,没有她的优点,我们就不能作基督的新妇。

书信只有以弗所书5:22-33提基督的新妇。这段经文没有一句说,要具备条件才是新妇。正如教会是需要主的话来洗净自己,但我们绝不是靠洗净来成为教会(新妇)。相反,这段经文只说教会是妻子(24-32节),“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32节)这里是说到夫妻的关系,保罗并不是说,“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的得胜者说的”教会是基督的未来新妇,这是绝对没有疑问的(25节)。基督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26-27节)这就能成为一个荣耀的教会。圣经从来没有说,要我们成为圣洁才是新妇。

6.与基督结婚

教会现在是个童女,等候基督再来,教会被提到空中,经审判后才与基督结婚。那时,才正式是新妇。

不过,将来称新妇,不是称“基督的新妇”,而是称“羔羊的妻”(启21:9);不称“基督婚娶”、“基督之婚筵”,而是称“羔羊婚娶”(启19:7)、“羔羊之婚筵”(9节)。

在将来结婚的时候,要特别纪念“羔羊”。神的羔羊在十字架的救赎大功里是永远有功效的。在最欢乐的一天,我们也不忘记:我们之所以能成为祂的妻子,是完全因羔羊的救赎而得的!


第三章  有形的教会↑↑↑点此处返回目录

读经:太18:17,徒8:1,3,罗16:1,5,林前1:2,林后1:1等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无形的教会”(宇宙教会、普世教会)只有一个。从五旬节圣灵降临设立教会直到基督再来,所有真信的人都是属这一个教会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有形的教会”。这是指各地的教会,就是城、乡、区的教会,城里也有“家里的教会”(林前16:19)。一般人称之为“地方教会”,因为这是地方性的。

有形的教会又称为“金灯台”(启1:20,2:1等)。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是真光;祂升天之后,教会有如月亮反射太阳光:“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我们是世上的光。教会(月亮)反照基督(太阳)的光,光照大地。

一、称 

1.“地方教会”

有人说:“教会只能以地方名为名称,例如罗马教会、哥林多教会、以弗所教会等,因为新约指地方教会有90次之多。”

本来称“地方教会”也不太合适,因为教会不是属地方的,例如罗马教会不是属罗马,而是属神的。

请注意,圣经不是说“哥林多的教会”,而是“在哥林多神的教会”(林前1:2,林后1:1)、“在罗马……”(罗1:7)、“在以弗所……”(弗1:1)、“在安提阿的教会”(徒13:1)等,都有个“在”字,英文圣经有个“in”字。

但中文圣经有许多地方没有把个“在”字译出来:“耶路撒冷的教会”(徒8:1,11:22);启示录 ---……点击这里用繁体中文阅读2-3章:“以弗所教会”(2:1)、“士每拿教会”(2:8)、“别迦摩教会”(2:12)、“推雅推喇教会”(2:18)、“撒狄教会”(3:1)、“非拉铁非教会”(3:7)、“老底嘉教会”(3:14)!原来以上的经文,原文都有个“在”字:“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在以弗所的教会”、“在士每拿教会”、“在别迦摩教会”、“在推雅推喇教会”、“在撒狄教会”、“在非拉铁非教会”、“在老底嘉教会”。可惜中文圣经没有把个“在”字译出来,以至很多人都说“地方教会”,好像教会是属地方似的!

没有一个教会是属地方的。“我已将祢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约17:14,参16节)属神的人是“在”世界而不“属”世界。教会就是一群属神的人,就是“在世界而不是属世界”;是“在”地方而不“属”地方。

至于省、区、洲的众教会,圣经就没有加个“在”字:“加拉太的众教会”(林前16:1,加1:2)、“马其顿的众教会”(林后8:1)、“亚西亚的众教会”(林前16:19)。因为各地教会都是“在”而不是“属”于各地;大地区的教会当然也不是属乎地方而是属于基督的:“基督的众教会”(罗16:16)。也有“在各处各教会中”(林前4:17)。省有众教会、地区有众教会、洲也有众教会,因为省、地区和洲是有很多城市的,所以是“众教会”。不过,圣经没有“教区”。第2世纪,人们渐渐偏离真道,到天主教时,他们以“教区”(许多地方教会大联合)来破坏各教会的独立。

2.有形教会

司可福称之为“有形教会”,因为这是与“无形教会”有分别。但一般人(包括福音派)虽然知道“地方教会”不是属乎地方的,他们还是用“地方教会”这个称呼。

因为圣经没有固定的名称,所以我们姑且也采用“有形教会”或“地方教会”。

二、一地有多少教会

这是历代都有争议的问题。

1.一城一个教会

有人强调每一个城市或每一个乡村只能有一个教会,因为罗马教会、哥林多教会、以弗所教会、腓立比教会、歌罗西教会、帖撒罗尼迦教会等,原文都是单数式的。在启示录 ---……点击这里用繁体中文阅读2、3章里我们所见有7个教会,都是以地方名来称呼的,而且每个地方也只有一个教会。他们就根据以上的榜样来定规,每一个地方只限一个教会,其它的都是宗派,或称“半路凉亭”。

我们说,圣经只有这样的例子(榜样),但圣经没有说,各地只能有一个教会,多出来的就是宗派或“半路凉亭”。也没有“地方教会”的称呼。教会是不属地方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个地方有多少个教会不是问题,神不是看一地有几个教会;因为在人看是有许多个,但在神看全世界只有一个教会。

2.家里的教会

(1)不是:

① 不是家里的“聚会”:

聚会(太18:20),可没有组织、没有受浸与擘饼;教会是有的。两三个人聚会,不一定有牧养,他们还要摆进教会里,得供应。

② 不只一家人:

一家人不一定都信。一家人只在家里“崇拜”,但聚合多人才是聚会。家里教会,更不能是一家的。人数不限:少则两三个人,多至120人,或更多不等。

③ 不用合在一起:

亚基拉百居拉家里的教会,不用合在罗马城的教会里一同聚会,其它3家的家里的教会也不用合在城的教会里。

(2)是什么:

一城有城的教会,也有家里的教会,可知一城不能限制只有一个教会。

圣经有4处提到“家里的教会”:“百基拉和亚居拉”的(罗16:3-5)、“亚居拉和百基拉”的(林前16:19)、“宁法”的(西4:15-16)和“腓利门”的(门1-2)。

有人说:“百基拉和亚居拉家中的教会(罗16:3-5)就是当时的罗马教会;亚居拉和百基拉家里的教会(林前16:19)就是当时的以弗所教会,因为那时他们已搬到以弗所居住(徒18:18-19);宁法家里的教会(西4:15-16)就是当时的老底嘉教会;腓利门家的教会(门1-2)就是当时歌罗西的教会。所以一个地方还是一个教会。”

这样强解可以吗?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罗1:7),他最后向各人问安(罗16:3-16)。他先“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3节),后来他“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这怎能是罗马教会呢?他的信是向罗马教会各人问安,提到百基拉和亚居拉夫妇时,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显明他们家中的教会就不代表在罗马城的教会。

“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她家里的教会安。”(西4:15)前面“问老底嘉的弟兄(老底嘉教会)和宁法,并她家里的教会安”,注意“并”字。如果宁法家里的教会是老底嘉的教会,便不能说“并”,只能说“就是她家里的教会安”。

罗马城有在罗马教会,也有“百基拉和亚居拉家中的教会”;老底嘉有在老底嘉的教会,也有宁法家里的教会等。所以一地方不一定只有一个教会。

家里的教会,不限地点、不限人数、不限时间。神注重心灵的敬拜,不注重地方的华美(约4:21-24)。

3.一地方不一定只有一个教会

初期一城一个教会,后来发展迅速。有些城市有几万个基督徒,怎能聚在一个房间成为一个教会呢?他们会分成各聚会点,但都是在同一个城市,而不一定一城只有一个教会了。

如果硬性规定一城只有一个教会,这些人只不过要人承认只有他们是该城的教会,而其它的都是“宗派”或“半路凉亭”了!

三、身体与肢体

福音书和使徒行传没有说,“教会就是祂的身体”,只有保罗在书信里用这个比喻。当他写筋骨相联的比喻(弗4:16,西2:19)的时候,这时,路加医生正与他同在(西4:14)。以弗所书4:12“成全”二字原文是医生接骨的术语。

“身体”这个比喻,可以指古今中外无形的教会,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了。

至于罗马书12:4-5,哥林多前书12:12-17所说的身体与肢体的比喻,很难用于无形的教会。这几段经文的比喻,主要是用于地方教会的。

无形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古今只有一个。

有形教会,肢体互相联络、服从神的配搭。所以以上两段经文是对地方教会说的。

四、地方教会的组织

无形教会(普世教会)不是一个组织,也没有组织,但地方教会是有组织的。

神没有把复杂的组织给地方教会。地方教会的组织主要是长老与执事。

初期教会不一定有了组织才称为地方教会: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等教会,在未立长老之前也称为教会(徒14:21-23)。

1.长老elder

旧约已有长老(王上21:8-12,结7:26):这是指灵性高的智慧人,他们是以教师的身分来教诲人。他们在各支派中作长老。

会堂有长老为师傅。

教会的长老,不是效法犹太人的会堂组织。

从教会开始,到保罗写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的时候,已有30多年,教会的组织就定型了。

(1)长老就是监督:

“保罗从米利都打发人往以弗所去,请教会的长老来。”(徒20:17)这些以弗所的长老到了保罗那里,保罗就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徒20:28)所以说,长老就是监督。

保罗吩咐提多要“在各城设立长老”(多1:5),第7节就称他们为监督:“监督既是神的管家……。”长老就是监督。一个教会可以有几位监督(腓1:1),但没有指定数字。

长老是位分,牧养群羊:“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彼前5:2)监督overseer(达秘译oversight)是职分:“‘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提前3:1)监督的职分,主要是在上面往下看,监督群羊,看有没有出乱子、走错路(提前5:17)。如果有,当立即带回正路。

作长老的一般应该是该地方教会的人,而不是从别地调往的。

第5世纪的耶柔米、19世纪的Lightfoot认为:监督是职分,重在工作;长老是身分,重在灵性。

长老主要是灵性的“长”进和“老”练,重在灵性的牧养并教导(徒20:28)。监督主要是管理:“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5)

天主教、东正教和部分基督教称监督为“主教”。但圣经只有救主而没有“教主”,也没有“主教”。

有人认为:长老是希伯来的背景,所以用在犹太教会里;监督就用于外邦教会里,例如提摩太在以弗所、提多在革哩底,他们都有监督的职分。

(2)长老治理教会的原则:

要持守真理:“……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3)“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就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又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了。”(多1:9)“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徒20:30)

有人强调“教会合一”,不要与人分裂。但前面几节经文给我们看见,有人用悖谬的话引诱圣徒,长老要带头为真道“竭力争辩”、“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教义或要道doctrine),就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又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了。”注意,不是为谬论争辩,而是为“真道”,不只争辩,而是“竭力争辩”,要“驳倒”那些为谬论争辩的人,使人脱离败坏与迷惑。

长老要牧养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彼前5:2)不是讨人喜欢(加1:10),要“作群羊的榜样”(彼前5:3),不是作老板。

又要殷勤治理(罗12:8),“也为全群谨慎”(徒20:28)。

要同心合意按真理而行,并不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

不是每一位长老都有“话语的恩赐”,可能有些不善于讲道,但主要是“管理”、“照管”。

(3)长老的设立:

圣经最初未说长老如何产生,而是突然出现长老:“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徒11:30)

后来使徒在各地选立长老:“二人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徒14:23)。保罗也吩咐提多设立长老:“……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设立长老。”(多1:5)

一地教会的长老不能兼管别地教会的事务。

长老是由圣灵设立作监督的:“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徒20:28)

不是众人举手或投票选举长老,而是按需要拣选与设立的。

旧约提按手最多的是利未记1、3-4章,意思是“联合”和“传递福气”,例如以撒给雅各祝福(创27:27-29)。联合与传递就是交通。

受浸要有按手:受浸是表明不属世界,按手表明进入基督的身体里。

长老不是按手设立的。圣经按手的原则是:

①按手在执事的头上(徒6:3,6)。

②按手“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徒13:2-3)。

③保罗在长老面前给提摩太按手使他得恩赐(提前4:14,提后1:6)。

但圣经没有按手设立长老。按手是分派属灵的恩赐或分派职分。

一般设立长老,是圣灵藉着人设立的,但也有圣灵设立长老为监督的(徒20:28)。在使徒时代的教会,一个教会的监督(长老)都是多数的:“和诸位监督”(腓1:1)。但圣经没有规定一地的教会有多少长老。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一地的教会只有一位长老也是可以的。

圣经没有女长老(女监督)。

(4)长老是终身的:

年老退休,这是规例,但长老(监督)是没有退休的,因为长老是终身的。

但如果长老因犯罪而被控告:“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提前5:19-20),可以提出终止。或因长老健康不佳,自己也可以提出终止(参民8:23-26的原则)。

2.执事

执事是重在服事人、帮助人(罗16:1-2),特别负责帮助圣工的正常进行。

(1)原文diakonos:

是用人或仆役servant或deacon,达秘译作minister(帮助)。

广义:包括话语的执事(例如使徒、先知、牧人和教师)并事务的执事。

狭义:只重事务,是服事主的。

(2)使徒行传初期,有管理饭食的: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徒6:3)虽然这里没有提“执事”二字,但他们是管理饭食的仆役,是管理教会事务的通称。这是当时教会的需要,而不是永久性的。那时有几千人,才选出7个有好名声的。

(3)初期教会有:

服事人的执事:“……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彼前4:11)

话语的执事:“我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是照神的恩赐……。”(弗3:7)

圣经没有“董事”和“董事会”。我们还是称“执事”才对。

本来教会的事务,每个信徒都应该参与的,但圣经给我们看见有专称的执事。

(4)执事的产生:

有许多地方教会选立执事是以投票或举手选举,这不是圣经的作法。圣经给我们看见,要以基督为主。对要选立的人,“先要受试验”(提前3:10),原文是“仔细查看后挑出来”,再由长老认定,“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提前3:8-10)

(5)执事的功用:

不是执事会(有称董事会)决定聘请牧师与否。现在教会的执事多半不作圣经所指示的服事,而是要当教会中的掌权者或决策者。

执事,原文是“服事的人”,就是服务员。他们不是支配监督,而是监督的助手(腓1:1);他们是服事人、帮助人,不是指挥人、支配长老。执事的服事,要像服事主。他们处理教会的事务,但也在教会有属灵的侍奉。

(6)女执事:

“女执事(原文是女人)也是如此……。”(提前3:11)

有人说:“‘女人’,是指执事的妻子。”

但应该说,是“女执事”。如果是执事的妻子,圣经就会说“执事的妻子”。

圣经有女执事,但没有女监督(女长老),也没有女牧师。

3.基督的恩赐

“祂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弗4:11-12)

这5种有些是职分,有些不是职分,但总的来说是恩赐。至于12节“各尽其职”、16节“百节各按各职”是指各圣徒被成全后所当尽的职责。

基督升天之后“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弗4:8),第11节的5种恩赐就是“基督的恩赐”,就是5种人,5种有圣灵恩赐的人,基督把他们赐给教会。

这5种人也是话语的执事,他们都是传福音、传讯息、传神的话语,而不是行神迹的。这5种人分作3类:

(1)使徒和先知:

他们是立根基的(弗2:20)。只有基督是根基(太16:18-19)。当使徒们立好根基之后,现在教会就没有使徒和先知了(详看灵音小丛书之四十一《恩赐》)。

(2)传福音的:

本来每个基督徒都要传福音,但基督另把一些有传福音恩赐的人赐给教会。当教会认出他们是有传福音恩赐的人时就分派他们作为“传福音的”。

(3)“牧师和教师”:

这两种恩赐,原文虽用一个定冠词the,但有类同也有分别。

“牧师”,原文是“牧人”。圣经只有这一节译作“牧师”。新约原文有18次译作“牧人”poimenas,指普通的牧羊人。以弗所书4:11“牧师”可译“司牧”或“牧者”。

牧人只有牧养的恩赐,而不是受按立的一种职分,又不是个称呼。监督或长老是职分;牧者是个恩赐。

“教师”:不是学校的教师(老师)。这是基督5种恩赐的最后的一种,也可以称为“教导的”,但不是个“称呼”。教师是有解经与教导的恩赐。

牧人和教师是相辅相成的:牧人重在灵性的栽培和牧养;教师是注重解经方面的培养。

圣经没有说教会聘请“牧师”和按立“牧师”。如果有聘请牧师和按立牧师,为什么又没有聘请“教师”和按立“教师”呢?圣经也没有说封立信徒为传道人、为牧人、为教师。

长老应当兼作牧养和教导的工作(徒20:28,多1:9,彼前5:2)。

圣经没有“牧师”,也没有“主教”和“圣品人”。

五、聚

教会的特点是聚会。有人单独作基督徒,而不参加聚会,因为他们没有认识教会的特色是聚会。

1.单有聚会不是教会

请紧记,“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不是教会,只不过“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这是流动聚会,“因为无论在那里”,不是固定地点,也没有长老执事等。而且在16-17节说到“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若是不听他们(两三个人),就告诉教会”。可见那两三个人也不是教会,他们只是个“小组”。

“到了耶路撒冷”(徒15:4),是一群偶合的人、“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2节)到了耶路撒冷。这几个人是被教会送行:“于是教会送他们起行”(3节),“到了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并长老都接待他们”(4节)。可见那些旅行的几个人不被称为“教会”。

2.教会必须有聚会

(1)“教会”,原文是“召出来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教会是必须有聚会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原来当时的希伯来人(犹太人)是在逼迫当中,希伯来书的作者尚且叫他们“不可停止聚会”。可惜有些人平安无事,也停止聚会!当他们初停止聚会时,也许感到不安,但慢慢就“惯了”。他们不知道主来的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这就是更当“不可停止聚会”,因为聚会是能持守信心的。

(2)摆进地方教会里:

圣经有流动聚会:两三个人的小组聚会、校园团契等,但我们还需要摆进地方教会的聚会里。一城不只有一个教会,注意,老底嘉有老底嘉教会,又有宁法家里的教会:“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她家里的教会安。”有人认为这两个教会是同一个教会。但请注意“和”字、“并”字,可以说,绝不是一个教会,而是两个教会。

初期教会还没有组织起来,但他们有固定的地点聚会;后来教会有了完善的组织,有长老、执事,又有受浸与擘饼(一般说是礼仪),也有固定地点聚会。

如果你长期不参加地方教会的聚会,就是脱离了地方教会,你就不是合神心意中的基督徒。

读属灵书籍、听录音带、在车上看聚会影片,个人祷告读经与灵修,都很重要,但不能代替聚会。

(3)团体的恩典在聚会里:

“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

不聚会得的只是个人的恩典,只有聚会才得到团体的恩典。

信徒有神的同在,但聚会有神特别的同在(与神交通没有阻隔),带来特别的福气。马太福音28:20包括“个人”的同在;马太福音18:20是“聚会”的同在。所以停止聚会是很愚蠢的。

(4)聚会彰显“身体”的作用:

哥林多前书12章说“身体”,14章说到“身体的作用”。“……一人焉能追赶他们千人?二人焉能使万人逃跑呢?”(申32:30)按道理说,1人追赶千人,2人就只能追赶2000人,为什么2人能追赶万人呢?原来神给我们看见,2人合起来,力量就大得多了。我们个人的力量不大,但聚会是团体,团体的力量极大。

我们不要学佛教徒上山修道,作隐士式的基督徒。这就很难有长进。

单独作基督徒好像一件东西的零件,发不出丰富光辉。丰富光辉只在教会里才有。

教会是神的居所(弗2:22)、是灵宫(彼前2:5),个别信徒是“活石”,石头不能与灵宫脱离;个别信徒是肢体,是肢体就不能与身体脱节。所以我们要摆进教会里。

3.教会各种聚会

(1)主日聚会:

每日都可以聚会,但主日信息是主要的。信徒必须参加。主日聚会是以敬拜和听道为主。

不要太迟来。应当顺服招待的人。除了有特别情况可对招待者说明,其他人不要挑选好座位。

聚会不要四望、谈话、吃东西、睡觉。不要抱成见来参加聚会。

(2)擘饼聚会:

这是主要的敬拜:纪念主为我们舍身流血。“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徒2:46)这里的“擘饼”,是擘饼聚会。

① 擘饼聚会分两段:

擘饼前到主面前纪念主。

一个饼代表主的身体,一个无酵饼。不应加酵成面包,因为酵是代表罪恶的。平时我们可以吃面包,但纪念主就不当用面包。

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林前11:23下-24上),不应把面包切成小粒。是“饼”,不是面包;是“擘”,不是切。

一个杯,杯里盛葡萄汁(原文作葡萄酒,太26:29),这是代表主的一泉血。当拿起一大杯葡萄汁祝谢后,就可以分成许多小杯,递给各信徒喝。

在这纪念主一段,当有诗歌、感谢和赞美。这不是“求”时候,更不是求耶稣再流血。

擘饼后(第二段)到父前。

第一段是我们接受主;第二段是父接受我们,而不是我们接受父。这时,我们当赞美圣父。唱赞美父神的圣诗。

正如我们的得救,先到主前,接受主血的代赎,然后再到父面前(罗8:14-16,约壹2:23)。

② 饼的两方面:

哥林多前书11章的饼是代表主自己的身体:“……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林前11:24)这饼是代表主耶稣肉身的身体。

哥林多前书10章的饼代表教会:“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林前10:17)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当时刻纪念祂的死。我们是祂的身体,在擘饼聚会里有交通。

(3)主日学Sunday School:

有成人主日学和儿童聚会。

(4)祷告聚会:

要同心:“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18:19)“同心”,原文是“和谐”。祷告会,不论有多少人,都应当专一、同心为重要的事祷告。

要真实:有些人领祷好像讲道一样,也有人在领祷时好像解经一样,一边祷告一边解经。这是给人听而不是给神听。

要简短:领祷的不要太长。耶稣在约翰福音17章是长祷,但比许多领祷的还短。使徒行传4:24-30,以弗所书1:17-23的祷告也不会太长。有一位姊妹领祷太长,慕迪先生用唱诗来打断。司布真先生说:“最不合式的是有人在很长的祷告中来求神赦免他的短处”,这是指公祷的。

太长的时候,有些翻来复去,还有些虚假,比不上私祷的真诚。

要开声:参加祷告会,不单听别人祷告,也要把握机会开声祷告。不要声音太小。

其实在祷告会同心祷告,得蒙应允要比私祷大得多、蒙恩大不知多少倍。

(5)传福音聚会:

这是对未信和初信的人,使他们认识什么是福音,使他们信福音得拯救。

本来每一位信徒都尽量抽时间来参加福音聚会。信徒参加福音聚会,不是为听道,而是坐在不信者的旁边或中间,在听道的时候为他们祷告,使他们受感动,相信耶稣为救主。又帮助他们翻阅圣经。散会时,主动与他们谈道。如果他们愿意相信就带领他们决志。以后要多跟进,以免流失。

福音聚会,最重要是找一个地方,轮流为聚会祷告,直到散会。

(6)查经聚会:

有教会查经会,又可以分为几个小组查经会。查经会,可以按卷查考,也可以按题目(要道)查考。

(7)交通聚会(林前14章)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2:42)“交接”,原文是“交通”。各地教会应有交通。

“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林前14:29)

在交通聚会中,可以发问,但“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14:26)。有恩赐的人可以讲话,但要造就人。

(8)青年聚会:

在教会聚会中,应当有“青年聚会”,让青年人能够和老年人合得来,不要自骄自傲或自恃,但也不应有自卑感。青年人应多追求长进,服从神的配搭,起来侍奉,在教会里起着大作用。

教会不应是婚姻介绍者,但青年聚会应有正确的辅导,以免青年人误入歧途。

(9)妇女聚会:

一般说来,教会的妇女占大多数,妇女追求长进的也不少。所以要对妇女有很好的栽培。

4.聚会的原则

我们不是随便聚会,因为聚会是有原则的:

(1)归主名下:

“奉我的名聚会”(太18:20),原文是“归我的名unto my name.” 这是归主的权柄之下。主是中心,我们聚会是朝见主,聚会不是归某人的名下。因为主的肉身(骨肉)不在,才要归祂的名下。聚会归主的名下,主的灵就在我们中间。

(2)造就人:

“……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14:26),说方言是造就自己(参看灵音小丛书《方言问题》),聚会是造就人。许多人认为参加聚会是造就自己。其实主要是为造就别人。当然,顾及别人得造就,自己也会得到造就的。

六、圣 

本来称“圣礼”也不大合适。受浸归入基督是个“见证”;擘饼是纪念主。还有其它。但一般人都把这些说是圣礼。请注意,表面是礼仪,但重点是见证和敬拜等。

1.水礼

中文圣经把“受浸”译成“受洗”。原来圣经是浸,全身浸入水里。“耶稣受了浸,随即从水里上来……。”(太3:16)如果洒水,就不用下水,也就不会“从水里上来”,可知耶稣是受浸。

直到公元312年,罗马君士坦丁皇上台后,停止逼迫,信主的人日渐多起来。后来有一老人患病,不能下水,所以用点水来代替了受浸。

本来“洗”比“浸”更干净:洗衣服比浸衣服干净。但圣经不是说“洗”,只说“浸”。其实“点”水不是“洗”。如果是洗,就得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但圣经说“浸”,就不用“洗”。

受浸,表明已死了就与主同埋葬:“所以,我们藉着浸礼baptism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罗6:4)“埋葬”是要全身埋葬,点水在头上,不是埋葬,所以要用“浸”来代表埋葬。

有人说:“无论是浸是洗都是个仪式,主要是重在心灵。”当然,仪式对而心灵不对就不好,但心灵对为什么还要跟随罗马时代的更改呢?为什么不按圣经原来的方式去作呢?

还有,不要以为受了浸就等于毕业了。得救的人应当受浸。或者说,受了浸是等于通过了入学试,开始上课。我们得救受浸,是第一步,以后就当追求长进,在属灵的事上是没有毕业的,我们应当“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详看腓3:12-14),一直跑天路,直到见主面。

2.擘饼

一般人称“圣餐”,但圣经没有“圣餐”二字。圣经除了圣父、圣子、圣灵之外,还有圣殿、圣城、圣山、圣徒等,惟独不称“圣餐”和“圣母”。神知道天主教要称马利亚为圣母;天主教有做弥撒(圣餐),他们认为经祝谢后,饼就立即变了耶稣的肉、葡萄汁就变了耶稣的血。所以圣经没有“圣餐”二字,只有马太福音26:26,马可福音14:22,路加福音22:19,哥林多前书11:20的标题(人加上去的)用“圣餐”,但内文不是这样。近来有的新译本也改称“设立主餐”(太26:26,可14:22,路22:14的标题)。

圣经只说:“主的晚餐”(林前11:20)、“主的筵席”(林前10:21)、“擘饼”(徒2:42,46,20:7)

擘饼不是什么“礼仪”,而是最重要的敬拜,是纪念主为我们流血舍命赎我们的罪,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详看灵音小丛书《擘饼》)。

3.其它圣礼

(1)婚礼:

基督徒的婚礼是个见证,见证神、荣耀神,所以基督徒不应在婚前同居。

当注意:婚礼时间不要太长、礼序不要太多、献诗或音乐节目不要太多。要有简单而隆重的程序。

(2)追思会:

不要称“追悼会”。新约不用“悼”字。可用追思会、告别会,也可以称“欢送会”。追思会的仪式丝毫不能改变死者的情况,只是藉机会对亲友传福音,让参加聚会的人感到有安慰和盼望。

(请详看灵音小丛书《拜祖先与孝顺》)。


结  论↑↑↑点此处返回目录

教会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我们已经简单扼要地谈过无形的教会与有形的教会。

“宗教”、“基督教”、“教会”、“地方教会”这些名词,都不太合适,但因为没有更合适的称呼,所以我们也用这些名称,不过希望我们谨记正确的意义。

按地方教会,一城不限一个教会,但当以地名、路名或街名来称呼。各教会是独立的,但要有交通。不要说自己所在的教会是正规教会,其它的都是“半路凉亭”或宗派。旧约圣殿的金灯台是一个灯台分7枝;启示录 ---……点击这里用繁体中文阅读2-3章7个教会共7个金灯台。但写给每个教会(灯台)的信,也是对众教会说的:“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启2:7,11,17,29,3:6,13,22),所以各教会应当有交通。但那些讲异端的,我们就要防备。

当我们对教会的真理有所认识之后,就要“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又要努力传福音。

教会有权柄堵塞阴间的门:“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小石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基督)上;阴间的权柄(原文是‘门’),不能胜过他。”(太16:18)教会有权柄堵住阴间的门,不让阴间的东西冲出来。教会又有权柄捆绑与释放(太16:19):把阴间的事“捆绑”,不让带进教会里;把被阴间的死亡与不和睦所捆的人“释放”出来。

虽然个人靠着圣灵也能胜过阴间的事,但圣灵给教会的权柄更大,所以我们不应停止聚会、与身体脱节。个人与撒但争战,比不上全教会与撒但争战。以弗所书6:10-18是对全教会“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来与魔鬼争战:“你们要靠着主”(10节)。作个孤军作战的基督徒是何等的愚昧呢!长期在病痛中不能参加聚会的基督徒,弟兄姊妹应该多探望,与他们有交通,彼此勉励。没有病痛的弟兄姊妹,不要藉口太忙而不聚会。因为将来要受亏损的,而且现在的损失也很大。希望“那些停止惯了的人”(来10:25),早日回转,把自己重新摆进教会里,在“身体”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己也增长起来。在教会里所蒙的恩,远胜过单个基督徒所蒙的恩。

至于教会简史、宗派与合一等问题,以后我们还要讨论。

愿神藉这小册子唤醒我们,使我们对教会有所认识,不要在聚会里作个旁观者、批评者,而是起着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的作用。正如右手不要批评左手,不要轻看脚趾,应当互相帮助,使全身健壮起来,荣耀归于至高神,阿们!

 

      一九五四年初版

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