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体进化论
刘良淑



  《解体进化论》(Dismantling Evolution: Building the Case for Intelligent Design)于二○○三年出版,被誉为是一本迟来的好书,特别能帮助一般读者了解「智慧设计论」的概念。本书的作者孟卡斯特(Ralph O. Muncaster),大半辈子怀疑圣经,现在却创立了「信仰有力根基(Strong Basis to Believe)」事工,经常在大学、机构演讲,着有《一位怀疑者对神的寻求(A skeptic's Search for God)》,以及「检验证据系列(Examine the Evidence)」护教小册。

  筑桥的概念

  孟卡斯特在大学的主修之一为工程设计,他曾设计测试滑雪板皮靴固定装置的设备,而得过奖。因此,测试结构是否坚实一直令他着迷,而桥梁则是他特别注意的设计。每一道桥梁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设计,因为架桥是一件马虎不得的大工程,每一根梁、每一个螺栓都要十分坚固,足以载重,哪怕只有一处松动,整座桥便有坍塌之虞。

  桥梁和进化论有什么关系?作者认为,这两者都是用来跨越空间的,将原本互不相连的两处衔接起来。作者分析,就进化论而言,它所要衔接的断崖可分为五大段:1

  1. 由混沌的无生物,到第一个细胞所需的元素基本排列
  2. 由无生命的第一个细胞基本排列,到有生命的第一个细胞
  3. 由原为无性生殖的单细胞,到具有性生殖能力的单细胞
  4. 由单细胞有机体,到多细胞有机体
  5. 由多细胞有机体,到一千七百万种生物

  进化论所提供的桥梁结构,为「偶然」、「时间」、「突变」、「天择(natural selection)」。作者在本书中逐一检验,这样的结构是否坚实,足以建构跨越这些断崖的桥梁。

  达尔文的假想与存疑

  一百五十年前,达尔文凭着当日所能观察到的生物结构与关联性,推出「进化论」的假设,认为,在混沌的万有中,有一处刚好集中了形成生物基本细胞所有必要的化学元素,于是「第一个细胞」出现了。再经过几亿年,这个细胞经过突变,形成了更复杂的细胞,再继续不断突变,成为多细胞的生命,又经过天择的筛选,适者生存,继续突变,至终为现今多变化的生物界。

  孟卡斯特幷没有责难达尔文,他认为,就当时的科技资料而言,达尔文所提的假设似乎是合理的解释。而且,在《物种原理(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一书中,达尔文也诚实的指出,他的理论可能有一些问题──而直到今日,这些仍是科学界的难题。例如,他提到「天择应当是由无以计数的微小、可传承、有利于其存在的改变造成,这些改变能够存留而且累积。……但,为何地壳里找不到大量的改变过程中的形式?」2 如今化石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可以作出相当完备的显示,根据出土的二十五万种生物,许多进化论者不得不承认,渐进式的改变幷不存在,反而是在历史里的某几个阶段中,突然出了极大量的改变(如:赛武纪爆炸Cambrian explosion)。3

  孟卡斯特指出,达尔文的「天择说」有其贡献,因在小范围内("micro" sense)是正确的,直到今日,「育种学」仍根据这理论来改良品种。然而,从一种生物变到另一种的理论,却始终无法找到证据。因此,在《物种原理》一九七一年版的序言中,英国生物学家马太斯(L. Harrison Matthews)写道:「相信进化论和相信创造其实有雷同之处,亦即,跟随者认定该理念必定正确,然而,直到现今为止,却仍旧无法提出证明。」4 

  近代科学的发现

  近代的物理学、天文学、分子生物学、数学、统计学的进展,提出许多理论与数据,对进化论十分不利。以下仅举数例:

  之一:宇宙的时间与空间

  进化论在一九二五年时风靡全球,而当时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无论就时间与空间而言,宇宙都是永远存在,而且是无限的,这观念与进化论一拍即合。然而这几十年来,近代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统计学等,提供了许多「硬证据」(即,有实验为凭,与掺杂猜测的「软证据」不同),推翻了这个对进化论非常有利的假设。

  爱因斯坦一九一五年发表的「一般相对论」,和宇宙起源关系密切;根据这物理定律的推演,宇宙会向外扩展,而且有一起始。当时他本身尚无法接受这观念,而企图修正;但是不久之后,另一位科学家胡伯(Edwin Hubble)根据「红位移」现象,发现最远的星云的确在远离地球。于是科学界推出「大爆炸论(big bang)」,作为宇宙形成的模式,认为宇宙是从无而突然开始存在的,而且不断向外扩张。大爆炸的理论可由测量最远星云扩张的速度来作测试,而近年来透过五种不同的实验方式,都同样得出宇宙的年龄在一百四十六亿至一百五十一亿年左右。5 

  之二:细胞内结构的对掌性

  按照进化论的说法,最早的生命是由一个细胞形成。一百五十亿年的时间,是否足够让构成整个宇宙为数达1054的重子(baryons),在合适的时间、按合适的顺序凑合起来,提供生命所需的条件?

  如今对于细胞的研究,已经深入其内部DNA、RNA的结构。人的DNA有三十二亿配对,现代一般细菌约有一亿两千八百万DNA配对,而最早的化石细菌中只有五十万;有人猜测,可能拥有十万DNA配对,便可形成生命体。然而,DNA内部结构之复杂,让人叹为观止。拉开DNA的螺旋串里面,可看见类似阶梯的结构,两条侧边是由磷酸盐和醣组成,而「梯级」则为核甘酸(necleotides)。核甘酸有四个成份:胸腺嘧啶(thymine, T)、腺嘌呤(adenine, A)、鸟粪咸(guanine, G)、胞嘧啶(cytosine, C),而其组合总是TA、AT或GC、CG。换言之,每一串DNA中的核甘酸都必须具「右旋」的分子定位(molecular orientation),整串才能产生作用。这种必需性被称为「对掌性」(chirality)。另一方面,细胞中的胺基酸排列也有类似的要求,但蛋白质链则需「左旋」连结,才能发挥功能。

  由自然界观察,胺基酸的排列一般是随机的,左旋与右旋各半。若要形成第一个细胞,其中所需要的一百多个有效蛋白质,要由几千个胺基酸组织起来,而这些胺基酸的排列,必须突然百分之百变成左旋;同时,十万个核甘酸也需要同时呈现右旋,才能组成DNA。换言之,第一个细胞的形成的机会,相当于随意丢十一万次铜版,而每次落下来都是正面朝上!用数学表达,概率为1033,113分之一。「对掌性」的难度已经困扰科学家一百多年,从进化论的角度从来没有提出过令人满意的答案。

  进化论桥梁的脆弱环节

  探讨由混沌的无生物,到第一个细胞所需的元素基本排列,除了「对掌性」的难题之外,还有需要正确的原子来构成可用的DNA、RNA、蛋白质链的问题、这些原子必须同时、同地出现的问题等等。在这些因素综合的衡量之下,若要随机自然生成一个最简单的细胞,概率为10112,827分之一。孟卡斯特提出一种计算法,测试一百五十亿年内随机形成一个细胞的可能性,而他的答案是「零」。6

  即使所有成份都齐全了,由无生命的第一个细胞基本排列,到有生命的第一个细胞,仍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鸿沟。例如,一个刚断气的人,他全身所有的细胞成份尚未改变,但他却失去了生命。因此,生命体和仅有其物质成份的组织显然有所不同。究竟生命从何而来?或许,对刚断气的人即时予以电击,他的心跳还可以恢复,然而,电击毕竟不过是一个步骤,生命本身的来历仍是个难解之谜。

  至于由原为无性生殖的单细胞,到具有性生殖能力的单细胞,跨越这道鸿沟的难度,超过一般人的意料。进化论假设第一个细胞不具细胞核,繁衍的方式是「二元分裂(binary fission),自行一分为二,各自再成长。但大多数具细胞核的较复杂细胞,是用「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核先形复制,整个细胞再分为二,各自含有一新的细胞核。以上两种属于「无性生殖」,然而「有性生殖」则复杂得多,细胞要先产生雄性与雌性的配子(gamete),各含整个细胞一半的DNA,然后再与异性的配子结合,以形成新的细胞。进化论认为,有性生殖有产生突变的可能,而导致愈来愈复杂的生物。然而,原本为无性生殖的细胞,从那里得着「资讯」,导致它的组织产生变化,而变成有性生殖的系统?若说头一个细胞是受到另一个具不同特性的细胞冲击与结合而形成,即便如此,孟卡斯特指出,在庞然宇宙中,两个极小的细胞(约一英吋的五万分之一)能随机这样结合,其概率几乎不存在。7由此可见,进化论所主张生命是由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发展的说法,从起头就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接下来的两道鸿沟,即由单细胞有机体到多细胞有机体,以及由多细胞有机体到一千七百万种生物,在详细解析之下,困难度更是有增无减。更何况近代一位著名的进化论人士,英国萨西克斯大学生物系荣誉教授斯密司(John Maynard Smith),曾表明:「进化论的天择说幷未预测生命体会愈变愈复杂,只是说,它们在当前的环境中会愈来愈适于生存和繁殖。」8 换言之,生物在其本身品种中变化是可能的,而变成另一种更复杂的生物,其实并无理论根据。

  总之,进化论所提出的建构桥梁机制几乎没有任何支撑的力量,无法承受硬证据的压力检验,目前已经濒临解体。

  智慧设计论──唯一的另外选择?

  拥护进化论的学者如何面对科学新证据的挑战?孟卡斯持认为,他们基本上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鸵鸟式,不去理会这类挑战,坚持进化论已是确定的真理。第二种是太空式,把众多难题推到地球以外,猜测生命形成的要素首先在外太空出现,然后再落到地球。至于「外太空的生命如何形成?」这问题就不在他们考虑之列了。

  其实,许多人明知进化论有许多可疑之处,但仍旧找出各种理由来解围,宁可抱持这套论理不放,也不愿考虑「智慧设计论」的可能性。孟卡斯特追述自己在探究这问题时的心理过程,起初他同样极不情愿去面对,因为进化论不单是他从小接受的理论,而且已经成为他的人生哲学:既然万物乃是出于偶然,毫无目的与方向,他就可以为所欲为。而一旦他钻研下去,发现「智慧设计论」更合理,那么,他就感到饱受威胁,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必须面对设计自己的那一位,向「祂」负责,过一个要交帐的人生。或许这正是死守进化论阵营、丝毫不肯让步或放弃之人的心结!

  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恩福杂志》执行编辑

  
  1. Ralph O. Muncaster, Dismantling Evolution, p.34。 
  2. Charles Darwi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pp. 95, 172。 
  3. 现今「新达尔文派(Neo-Darwinianism)提出「顿点均衡说(punctuated equilibrium)」作为化石的解释,即,进化发生于「合适开始(fits and starts)」的时间,有时很快,有时很慢,有时完全静止。 
  4. L. Harrison Matthews, introduction to Charles Darwin, 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 p. xi。 
  5. Hugh Ross, The Creator and the Cosmos, p. 60。 
  6. Muncaster, p. 143。 
  7. 同上, p. 38。 
  8. J. M. Smith and E. Szathmary, The Origins of Life, p. 15。

返目录

你的位置:福音家园->>生命灵粮